漆鋼有較好的藝術資質和敏銳的藝術感覺。其書作中透出的“唯美”指向和輕松的以態就趣,使他在當今書壇眾多的青年俊彥中,顯得更為出色。我曾以為“少年老成”非詭即偽,漆鋼之書固不能以人書俱老論,揚少壯之力并得意氣揮斥之長,靈便的筆致顯示了他優秀的書才和較好的發展潛力。

書法作為人生命跡化的形式,輕松自然不僅是風格的簡單認定,它直連人的才智、心性。小才大任何談輕松?心障牽掛焉論自然?就自然而言本有若干層境:稚子作書本無法障,天真無邪不萌心障,故輕松自然本是一切兒童共享的“公共才能”,但通融物我,深積厚淀,至足之溢的輕松自然,當是更高階段,因為此時之人之藝,聚集了更多的內質、膽魄、心智、修為。就這個意義上來說,漆鋼要走的路還很長。因為更高境界的每一邁進,都意味著人的潛能的更大開發和心性向著更真、更善、更美、更慧的完善。
藝術未達至境時,缺點和特點總是一體難分的,這對漆鋼和當代書壇不少優秀書家來說都不例外。所以,藝術內質的深化和表現形式上的純化,當是漆鋼在學問小課堂、人生大課堂中時刻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