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人才輩出。年輕畫家的作品尤富朝氣,很有想法。女畫家席宏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席宏光,1995年畢業于河南大學工藝美術系裝潢設計專業,因父親支援鎮江新區的開發建設,她亦來到了鎮江大港這塊熱土,在鎮江新區大港中學任美術教師,并兼任新區美術教研員。她深知,作為美術教師,其藝術修養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學生是否能接受到真正的藝術熏陶,只有自身精通藝術、實踐藝術,才能帶給學生真正的藝術感受。所以,她除了認真從事藝術教育工作外,還利用業余時間,刻苦專研工筆花鳥和水彩畫,創作了大量作品,她不僅是一名優秀的藝術教育工作者,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更是一位出色的女畫家,她的作品反映了她獨特的藝術風韻和較高的學術水平。

中國畫是以線造型為主要特色的一門繪畫藝術,線的表現手法成為中國畫的重要藝術語言之一。畫好中國畫首先必須解決好線造型這一關。畫家要對客觀事物的形體、結構及其生存規律等諸多客觀因素加以詳盡的體察分析理解,并將其外在特征和內在精神通過藝術家的藝術思維進行強化、提煉、夸張,整理后,用藝術語言重新表現出來。從席宏光作品中可以看出,她在這方面是下了一番苦功的。她在從事工筆畫之前,畫了大量的白描,其態度一是一絲不茍,以鍛煉自己線造型的能力。她說:“我畫每一根線,都是憋著一口氣,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隨意,不敢松勁。”因此,她練就了一手勾線的好功夫。看她畫面的線條,勾得極細而有力度,無疑是從十八描的高古游絲描中變化出來的。她的工筆花鳥畫大多是畫在絹上的。不同于在熟宣紙上畫畫,由于材質的不同,除了要有造型能力和工筆畫技巧,還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要有虔誠的態度和克服困難心性。一片墨、一塊色,都要一遍又一遍地渲染和罩染,少則七、八遍,多則數十遍,不然,是很難出效果的。席宏光卻不厭其煩,極有耐心。

工筆畫是我國傳統繪畫的重要門類,歷來亦有精品存世,古人積累的重要經驗,形成了特定的藝術表達方式和藝術語匯。工筆畫是藝術家運用精工細作的方法進行創作的,偏重寫實造型,但它又不同于西方的寫實再現,它雖工整細致,卻并非如實地面面俱到,它要求“致廣大,盡精微”,要記住“謹毛而失貌”。它要求色彩亮麗鮮艷,卻也要淡雅素凈。席宏光的工筆花鳥,格調高雅,線描精到,色彩亮麗,艷而不俗,在立意、構圖、造型、設色上獨具匠心。她用精致柔細的線勾勒輪廓和結構,表現花葉的正反俯側,造型婀娜多姿,花態含情,生機昂然,充滿活力。如:《梅花與小鳥》,構圖飽滿,充滿張力,花枝交錯,穿插有致,花蕊吐艷,芬芳似錦,小鳥依偎私語,極富人情味。再如:《蘭花與蝴蝶》,蘭花葉片柔轉自如,交疊穿梭,疏密有序,蘭花或含或放,如纖纖玉指,嫵媚動情,有清香幽然,撲面抒懷,兩只粉蝶飛舞其間,畫面靜中有動,一片祥和溫馨。又如:《秋色賦》中的菊花,其花瓣似在舒展玉臂,風姿無限,花枝扶疏,巧繪天機。

席宏光尤愛畫荷花,她喜歡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喜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境界。她的荷花畫出了荷的美與高潔,畫出了蓮的清雅與端莊。

她除了畫工筆花鳥,還畫水彩畫,題材有靜物、風景、花卉等。她的水彩畫,其藝術語言質樸無華,亦如鄉間村姑,有一種天然的美內在的美。她以女性畫家特有的細膩和溫情,表現了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如《和尚塘》、《有玉蘭花的靜物》等,無論是綠色釉罐上柔美的高光,云淡風清的天空,還是綠茸茸的草坡,清亮的水塘,都猶如一支支悠美的樂曲在委婉地傾訴著生活的恬淡與美好。

仔細品讀席宏光的每一幅作品,都能感覺到畫面的文靜、雅逸和純凈,畫中有詩,畫中有情,畫中有境,情景交融,還能感受到濃厚的鄉村生活氣息和畫面透出的溫文爾雅。她把自己對江南農村、對生活的感悟,把自己的文化修養和心靈的向往都融化到畫面中,寄托于筆端丹青了。

席宏光是一個勤奮的畫家,翻開她的速寫本,你能看到精心描繪的人像、風景、樹木、農舍······每一幅都那么認真,那么虔誠,無一草率之痕跡。她在一幅速寫中記著這樣的文字;“壬午五月廿三日寫,險將母雞煨糊”,從中不難看出她的刻苦和專心。一個年青的女畫家,能如此摯著和虔誠,相信未來必有大進。
200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