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鋼 重慶江津市人,1967年生于重慶。中國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重慶市書法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重慶市書法家協會創作評審委員會主任、重慶市書法家協會青年創作部主任、《重慶書法家》編輯、重慶市文聯委員、四川美術學院國畫系書法大專班特聘書法教師。書法作品入選全國第六、第七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全國第六、第七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二屆楹聯書法展,全國書法百家精品展,中日第七屆自詠詩書展,\"巴蜀風\"十五人藝術展,重慶、新加坡書法交流展。獲首屆當代書家評展二等獎,全國第七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獲提名獎,第一屆重慶書法藝術獎。


漆鋼是我比較熟悉的一位青年書友,沉著而內秀,書法有著扎實的功底和顯著的個人追求,為1998年巴蜀十五人晉京展的作者之一。他的書法以帖為基而兼取隸意,格致樸雅清曠,意態大度松活,秀逸而寓生拙,奇變不失天機。不難見出其對漢晉風骨意韻的心領神會和對明清勢變的選擇化取,而作者放曠樸和的襟抱自在其中,這些,我以為都是很寶貴的。我未曾和漆鋼談過關于他的書學經歷與他的主觀追求,但他作品的外狀內蘊,卻使我隱約地感到四川兩位著名先賢的書法:謝無量和顧印愚。謝書已為當代書壇所熟悉,顧書曾為沙孟?!督倌甑臅鴮W》所推贊,而時人多不曉。漆鋼的長處還在于對作品整體的把握,盡管在眾多的作品中難免偶有渙散之虞,但他求奇變而能以內在意韻的連貫流暢為旨歸,較之于其他一些年青作者之為出奇而失于擺布,就高出一籌了。在日后的創作中,能否增益線的渾勁而減損其尖露,并更好地處理攲與正的辯證關系?這是我的一點私見,僅供漆鋼參考。謹祝漆鋼文、書兩進,在創作與研究中取得更出色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