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作文輔導最顯著的優勢集中體現在公平性、及時性和交互性上。在實驗中,我們可以利用學生網站開辟試驗基地,建立試驗網頁,創設多條師生交互渠道,力圖借助網絡技術的優勢,實現作文教學由情趣激發與啟動到情趣傳遞與交流,最后到情感反饋與評價的完整過程。階段性成果表明,本實驗在激發學生寫作熱情,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方面產生了相當大的作用。
【關鍵詞】網絡環境 網上作文實驗 作文批改 作文講評
近來,借助計算機網絡對學生進行作文輔導實驗,你會發現一片作文教學的新天地。筆者就如何才能在作文教學中激情激趣,讓學生真正產生寫作的欲望甚至沖動,做了以下探討:
一、網絡作文的優勢
(一).公平競爭,激發自我意識
傳統課堂作文教學要求“全民”參與,但是受課堂條件限制,作文指導或訓練往往難以顧及每一個人,特別是方方面面都不突出(無論優點還是缺點)的學生很容易被忽略,課堂似乎只成了少數寫作精英巡展的舞臺。然而,網絡卻打破了這種局限,給了每個人亮出自我,展示自我的空間。
網上作文實驗面對所有參加實驗的學生,讓他們每個人都有權發言,每個人都有機會露臉,每個人都能脫穎而出,每個人都能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欣賞、贊美、鼓勵、鞭策。正是由于使每一個學生都看到了自已的成果和力量,深切感受到了自己的獨立存在,找回了失落在課堂的自尊,增強了在線寫作的自信,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了所有學生的寫作積極性,特別是強烈激發了平時課堂作文中“名不見經傳”者的創作熱情。而老師則給每一個學生具體評價,針對不同問題個別點撥,回復每一封“人民來信”,將關注投射到每個人的心靈,把期待寄托于每一篇作品。
網上作文不僅公平而且公開。個人的創作軌跡、發展變化、風格特點清晰可見,教師對自己、對他人的評價公開陳列,整個集體的思想情感、創作氛圍、創作水平可以清楚感知,這樣的寫作環境無疑給每個學生建立了相對完整的“寫作檔案”,使他們的寫作行為充滿自我意識。
(二).時效性強,燃燒創作熱情
傳統作文教學側重于寫前指導和寫后分析。如果學生要想隨時提問,隨時質疑,隨時表達,隨時修改;老師要想隨時解惑,隨時點撥,隨時評價,隨時鼓勵,這在傳統課堂教學中都是難以實現的。然而網絡環境卻給它提供了實現的條件和場景,從而客觀上激發了學生的強烈興趣。
參加實驗的學生普遍認為網上作文輕松愉快,特別是能很快看到自己和同學的作業,能很快得到老師的評價、同學的點擊。經常有不少同學發送作業之后,馬上點擊老師信箱,追著老師評析,遲遲不愿下線,一旦老師發布“最佳寫手”信息,為某些同學加“星”,就立刻爭相點擊,先睹為快。
寫作情況除了能從老師那里得到及時反饋,聊天室也是“最新消息”的發布地,同學們隨時可以從這里獲取他人的寫作動向、進程、結果等方面的信息,及時給與自己相關的寫作提示,便于準確定位。
(三).交互性強,心靈之火不滅
作文是一個情動于心而發之于文的完事過程。動情才能投入,動情才能動人。網絡輔導的基本思路就是有效利用網絡技術,力求在師生交互、生生交互的作文活動中,構建一個情感交流,智力交鋒,相互啟迪,設問釋疑,輕松和諧的“場”,使老師更加貼近,甚至盡量切入學生寫作的流動過程,及時把握學生寫作的思維動向,使輔導點撥盡可能的深入到學生心中。同時,通過這個富含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交流基地”,融化寫作這塊“堅冰”,讓它能夠逐漸從學生的心底自然流出,使寫作最終成為生命的一部分。
1.師生互動、創設“激”情氛圍
實驗中,老師從發布公告,布置作業開始,直到接來信,加入聊天,評價作業,即時反饋,各個環節都有意識快速傳遞激情,力求用誠摯感染學生,為學生創設一個現代戰爭各顯其才、相互欣賞的情感空間。因為教師們始終相信,情感與心靈的認同有時比單純的文章評析更能打動學生,如果師生之間真情涌動甚至惺惺相惜,作文教學定會獲得最佳效果。
2.生生互動,增強“激”情效果
網絡試驗讓我們師生之間互動起來,擺脫單一的授受式關系,同時更讓生生之間相互開啟心智,激蕩情感,比學趕幫,爭顯個性。這種互動關系的影響力同樣不可小視。實驗中經常可以看到以下情景:
一個人的作業引發多個人的靈感,相關文章連續飛來,形成擂臺;
一個人的情感抒發打動了另一個人的心,引來“唱和”之作;
一個人受夸獎超額完成任務,激發多個學生的好勝心,作業都交雙份,甚至更多;
一個人的寫作風格帶動了多個人的創作嘗試,力求超越自己。
二、網絡激情作文策略
以互聯網為特征的現代信息技術正改變著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語文教學領域,它同樣顯示著無比強大的生命
力。幾年前,我和許多同行一樣,感到寫作教學中存在一些顯而易見卻又很難解決的問題:學生生活面狹窄,孤陋寡聞,作文題材單調;作文講評很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泛泛而談,學生態度淡漠。總之學生怕作文,老師也怕作文。但隨著校園網的投入使用,本人在寫作教學中積極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大膽改革傳統的寫作教學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確有“東方風來滿眼春”的感覺。
(一).利用網上資源,建立學生個人素材庫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生活的單調直接導致作文題材的狹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成了他們永恒的題材。只有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積累,才能使他們在寫作時左右逢源,洋洋灑灑。誠如葉圣陶所言:“胸中先有一腔積蓄,臨到執筆,拿出來就是。”但由于種種因素的限制,經常讓學生進行課外活動,走出校門去觀察社會、體驗生活是不現實的。而合理利用網上資源,無疑為學生觀察世界、了解生活打開了一扇神奇之門。無窮的網上資源,真可使學生體會到“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感覺。
(二).創設虛擬社區,學生參與批改、講評
1.作文批改
批改的目的在于指出學生作文的優缺點,揭示寫作規律,啟發學生進一步提高讀寫能力,調動寫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運用網絡技術,在校園網上創設虛擬社區,將學生的作文以帖子的形式放在網上,教師就能自如地進行全面瀏覽,然后進行重點批改、典型批改,同時可以很方便地組織指導學生相互批改。這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減輕教師負擔;又能在一種民主、開放的環境中使學生全面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在批改的過程中,可以取長補短,集思廣益,提高評論文章和修改文章的能力。
2.作文講評
講評是每次作文的總結,目的是讓學生從寫作規律上認識自己作文的優缺點,明確努力的方向。然而傳統的作文教學方式,講評時學生也無發言權,只是教師一人泛泛而談,把每次作文的優勢作一般介紹,至多讀幾篇代表作進行分析比較,因此很多同學印象模糊,甚至感到評講與己無關,收效不大。而在校園網上創設虛擬社區后,學生作文放在網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互看互批,學生參與了批改效率大大提高,作文評講就能做到趁熱打鐵。并且學生可以仔細分析研究批改過的作文以及批改意見,進而參與講評,各抒己見,互相啟發,取長補短。這樣,就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評論能力,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增強了寫作的欲望,激發再創作的熱情。
心理學研究證實,成功體驗能增強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激發學習的熱情,使學生變得更堅強自信。學生的文章得到發表,就能使他們品嘗到成功的甘甜,體會到價值被肯定的感覺。可以說,這是對學生寫作的最好激勵。以因特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作品的發表提供了更寬闊的舞臺和更便捷的途徑。
(作者單位:浙江省永康市油川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