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作為班級的教育者和組織者,在班集體的發展和學生的健康成長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刻影響著每個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班主任應當要多多反思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質修養,使自己的思想觀念、道德品質、心理品格能夠符合新時期社會發展的要求,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班主任 愛心 寬容
有人說:“當教師的不做班主任,并不是一個真正的教師。”這句話充分說明了班主任的作用之大。本人也深切地感悟并信奉著這句至理名言。在這七年的教學中,筆者每天面對著張張朝氣蓬勃的小臉,總是心花怒放。在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教學生活中,本人也有一絲不成文的感受和不成熟的思考。
一、班主任要德才兼備
“智如泉涌,行可以為表儀者,人之師也”。這句話說明: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來源于兩方面,一是真理力量,二是人格力量。
首先,教師要自身具有良好的知識與文化修養。這不僅要求教師要有深厚、扎實的專業知識,以達到傳道、授業、解惑的目的,同時也要求教師應具備廣博的其它門類的知識與技能,也就是說,要努力想辦法做到讓學生在驚嘆中來認識你、了解你,要做學生羨慕的教師。事實上,受學生喜歡的老師大有人在,不過,喜歡和羨慕顯然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如果你做到了能讓學生羨慕的話,在你的周圍自然就會有一批學生對你投以欽佩的目光,為你的才華而嘆服,從而被你所吸引,成為你忠實的追隨者,進而信任你所傳授的一切的一切。
其次,對于一個班主任來說,自身的知識再淵博、能力再強,可如果沒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健康的人格做基礎,就不會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甚至會出現反作用。孔子說:“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教書必育人,育人必育己。小學生的可塑性、模仿性強,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即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主任要求學生做高尚的人,那自己更應該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熱愛教育事業、甘做人梯的精神,有忠誠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樣學生才能信服。
再次,班主任應當要多多反思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質修養,使自己的思想觀念、道德品質、心理品格能夠符合新時期社會發展的要求,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需要。
教師淵博的智慧和高尚的人格給學生以正確的方向,從而使學生對教師產生敬佩之情,折服于老師的言行舉止,也就自然而然的“親其師而信其道也”。
二、亦師亦友,以誠相待
要想搞好班級管理工作,與學生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班級管理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這就要求班主任應以師長和摯友的面貌與學生相處,做到亦師亦友,以誠相待。其主要表現在:
1.班主任要有一顆愛心
夏尊先生說過:“教育如果沒有愛,就等于無水之地,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為師愛生是天職”。是啊,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因此,作為一名老師,尤其是一名班主任,首先應該是愛孩子。有人說:“愛學習好的學生是高尚,愛學習差的學生是神圣”。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親近和愛。對全班同學,無論他是出生于干部權貴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無論他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或是令人頭疼的后進生,都應該一視同仁。教師不要吝惜自己的愛,學生是一粒花種,只要你給他們澆一滴愛的雨露,他們就會生根發芽,最終會開出鮮艷的花朵。
總之,作為教師,既要喜歡“春光明媚,鳥語花香”,又要容得下“烏云密布,電閃雷鳴”。因為,站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群天真無邪、爛漫如花的孩子。
2.班主任要有一雙賞識的眼睛
一位美國教育家說:贊許猶如陽光!是的,每一位學生不論其個性品質如何,無一例外地都渴望得到老師們的關注與肯定,賞識、鼓勵和贊許。尤其是后進生,他們更希望得到老師們的贊許。陶行知先生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如果教師對學生太刻薄,只會造成師生間的對立。因此,班主任在教學和班級管理中,要用敏銳的目光捕捉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并用賞識的態度及時給予肯定,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我班有個男生不愛學習,課間還愛打鬧,但他聰明伶俐,非常愛勞動。有一次,在他打掃衛生時,我對他說:“你打掃的真干凈,如果你的學習也能這樣棒該多好。”沒想到從這以后他勞動更積極,學習也很有進步。這說明賞識會促進每一位孩子的發展。設想如果每一個老師都不以先入為主的印象給班級成員定性,那么在我們施教過程中,就會少一些偏見,多一些平等;少一些歧視,多一些尊重;少一些冷眼,多一些贊許,那么每一個孩子都將均衡地享受到溫暖的陽光。
3.班主任要有一對傾聽的耳朵
心理學表明:人在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渴望別人尊重的愿望。作為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須尊重學生,傾聽學生的呼聲,了解學生的疾苦,急他們之所急,想他們之所想。這樣就能取得學生的信任,才能夠使學生敞開心扉與我們進行心與心的交流。
三、諄諄教誨,春雨潤物
如果學生犯了錯,大多數老師常用的方法就是把學生叫到辦公室去批評一頓。這樣做,不但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還會使學生與你產生對立情緒,對自己的管理工作極其不利。因此,教師應學會止怒,不要把孩子犯錯看得太嚴重,有時他這樣做可能只是想引起老師的注意,我們要學會不要輕易生氣,應當寬容學生的“可愛的缺點”。在他們犯錯時,不要去諷刺、挖苦,而是要諄諄教導、耐心地去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潛移默化中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一次自習課上,我發現幾位男生不好好學習在那兒聊一部電視劇,我沒有點他們的名,只是讓他們將自己的零用錢掏出放在桌子上,然后把窗子打開,命令他們把自己的錢用力扔到窗外,他們都莫名其妙,不知我在搞什么名堂。在他們疑惑不解之時,我說:“叫你們把錢扔掉,別說是一元錢,就是一分錢,你們都覺得可惜!可是時間就是金錢,一寸光陰一寸金,為什么浪費時間就如此慷慨呢?”一石激起千層浪,他們好像一下子就明白了珍惜時間的道理,并向我保證:以后再也不浪費時間了。就這樣在簡單的幾句話中教育了孩子,起到了春雨潤物的作用。
四、愛嚴相濟,以勤精業
在前面提到:教師要有一顆愛心。這種愛是一種公正的、理性的愛,而不是溺愛。因此教師應寬嚴相濟。俗語說得好:“業精于勤,荒于嬉”。做好班主任工作,要體現一個勤字。即勤了解、勤觀察、勤發現、勤解決。這就要求班主任做到腿勤、眼勤、嘴勤。要經常深入學生學習、生活的教室,勤與學生溝通,勤向科任老師了解,勤同學生家長聯系,從而做到及時了解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防患于未然,解決問題于萌芽狀態,不使問題與矛盾擴大和激化,不給班級管理工作留下隱患,確實做到“以勤精業”。
通過筆者七年的努力,也有點滴成績:2003年被評為“濟南市優秀班主任”,所帶的六年級二班也被評為“濟南市先進班集體”;所教學生有多人被評為“濟南市優秀班干部”和“濟南市三好學生”。
史煙飄過,回看今天。班主任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因此,班主任要用自己淵博的知識去吸引學生,用愛心去感動學生,用言行去感染學生。作者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教師播下的-種子,必將在孩子們的身上開花結果。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遙墻鎮北河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