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質教育盛行的今天,人們越來越感覺到,心理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心理教育,可以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其社會性發展。心理教育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老師發現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及規律,能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
【關鍵詞】心理教育 素質教育
在素質教育盛行的今天,人們越來越感覺到,心理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心理教育,可以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其社會性發展,提高學生的品德水平;通過心理教育,可以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激發其強烈的求知欲,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頑強的學習意志,樹立學習的自信心,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和創造力,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智力發展,提高其學習效率;通過心理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提高運動能力。
一、找準切入點,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
1.學生心理脆弱,意志力不強
堅強的意志力在學生運用正確的道德觀念克服不良品德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許多后進生之所以不能抵制錯誤言行的影響,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紀律渙散,關鍵在于其自身意志薄弱。現在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都是家中的寶貝,掌上明珠,從小在蜜罐中長大,很少經歷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越來越脆弱。
2.學習上依賴心理嚴重,缺乏獨立自主的精神
每當做題和寫作,需要動腦時,他們不是靠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去解決疑難,而是等待別人做好答案,去抄現成的,長此以往,學習對他們來說,毫無興趣可言,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就喪失了。缺乏獨立精神還表現在自己的事情不能自己做,而是由家長代做,經常有家長到學校去送作業,送書,送鉛筆盒等學習用品,家長還不停地自我檢討,說忘了幫孩子放進書包里。這種現象現在是相當普遍的。
3.生活中自私心理嚴重,缺乏自制力
學生考慮問題,總是從自身角度出發,很少從班級利益出發。同學之間不能互相體諒,經常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臉紅脖子粗;地上的廢紙,經常找不到主人,這種例子舉不勝舉。
二、對癥下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1.抓住有利機會,創設困難情境,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
學校每年一度的清明節掃墓活動,是鍛煉學生的好機會。學校可要求學生不帶水壺,更不帶吃的,并盡量徒步去英雄山,以實際行動學習先烈們勇敢頑強的毅力,不怕困難,勇于進取的精神。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這種苦他們是很少吃過的,一開始他們可能很有勁頭,可一會兒就能叫苦連天,恨不能一屁股坐在地上,這時老師要鼓勵學生堅持下去,堅持就是勝利,雖然感到很苦很累,但是堅持就能感受勝利后的喜悅,并且切身體會到只要有毅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2.多鼓勵少批評,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劑,將人的一切潛能涌動起來,將各部分功能推動到最佳狀態。而鼓勵就從根本上扶植孩子的信心,是培植孩子信心的沃土。但是老師的鼓勵要適度,鼓勵過度會讓學生沾沾自喜;鼓勵過輕,觸動不了學生內心,學生無動于衷,收不到預期的效果。為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認識自己,重視并發揮自己的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的空間。鼓勵就是給學生一個機會鍛煉及證明自己的能力,在鼓勵的作用下,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潛力,并不斷發展各種能力,成為學習、生活中的成功者。
3.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體驗成功的快樂。
如何使學生在個人或團體的具體活動中達到預期的目標,體驗成功的快樂呢?教師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應確力其為之努力能夠達到的目標,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一下子提出很高的要求,使學生望而生畏,而應從較低的要求開始,讓學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品嘗成功的“滋味”。比如語文課上可以開展朗讀比賽等,鼓勵每個學生大膽地走向講臺,用聲音,用表情來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膽量和自信,又為學生提供了一次表現自我的機會。學生只有在一次次展示自我的過程中,自信心才能不斷增強。
4.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培養自控能力
許多學生作業差,紀律松散,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遠大的理想,缺乏積極進取的動力。因此,老師要結合學生自身心理特點,引導他們樹立遠大志向,并引導學生把實現理想同努力學習,積極鍛煉身體,嚴格要求自己結合起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了自控的行為和意識,就能指揮著自己,管理著自己,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從而做學習的主人,不畏艱難地去實現一個又一個目標。
5.結合教學,對學生滲透思想教育
比如小學語文課本中《烏塔》一課,講述了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而且旅費的一半是自己打工掙的,這對十歲左右的中國小學生來說,是一件不敢想的事情,老師可提議開一個辯論會,“對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和見解?”持贊成和反對意見的同學們可展開爭論,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老師不必對這個問題統一答案,贊成也好、反對也好,學生都可以結合課文或生活實際講出自己的理由,最終讓學生認識到國情不同,教育方式不同,家長的觀念不同,對問題的看法也不同。持贊成態度的同學也不必盲目去效仿,只有在生活中處處表現出獨立自主的能力,遇事冷靜、機智,才是讓家長放心的關鍵,也是家長放心讓你出門的第一步,所以同學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去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獨立自主的能力,對自己今后的成長才會有好處。
多年的經驗告訴我,當今成長中的青少年面臨著日益增長的心理壓力,幫助他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職責。教師只有發現并掌握少年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才能對癥下藥,開啟學生的心智,最終實現教育的目標。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幼兒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