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些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自我表達能力作為前提。本文就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做了探討。
【關鍵詞】數學教學 培養(yǎng)表達能力
目前,新課改要求中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能有自我發(fā)展的空間,并積極提倡探究、交流式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但從課堂實施的情況來看,往往會出現一種怪現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詞不達意,或往往只是用一、兩個字、詞或公式,干巴巴地回答,表達不通暢;書面表達也是不注意條理,寫得亂,寫得糊涂,并且總是不能緊扣題目本身,不但缺乏了最起碼的完整性,更談不上應有的條理性和內容的準確性;從中考試卷的變化趨勢來看,學生對題目的閱讀理解和靈活應用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要求學生能對已給的條件和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和整合,但是許多學生都不能讀懂題目,不能把一些應用性問題抽象轉化成數學問題。
另外,在國外,許多教師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他們認為口頭表達能力是現代復合型人才的基本素質。思維敏捷,能言善辯是個人尋求發(fā)展機會的重要條件,也是事業(yè)成功的保證。
所謂表達能力,是指運用語言文字闡明自己的觀點、意見或抒發(fā)思想、感情的能力。它包括口頭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數字表達能力、圖示表達能力等幾種形式。它幾乎就是數學學科的能力的綜合和體現。數學語言的表達,對學生而言也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的一種反映,現在的新課程下的數學教育已經不同以往,它關注的是學生對知識的應用,更貼切我們的生活,但不少的學生仍然一味的認為數學就是算,就是公式,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很被動,只是一味麻木的應用老師講的方法和死題型。一旦改變,學生會束手無策,因此時常出現只要老師把題目講解一下,學生都能夠根據自己已經會的數學知識來接替,也就是說,學生不會把和實際相結合的聯系抽象轉化成我們平時的純數學的問題。這就是學生缺乏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所造成的直接后果。
數學是模式的科學和語言,是一種文化。作為文化和語言,就要用數學語言進行交流、傳播,表達的準確性體現著思維的周密性,表達的層次連貫性體現著思維的邏輯性,表達的多樣性體現著思維的豐富性。眾所周知,能力和思維相輔相成,而思維的發(fā)展同表達能力的發(fā)展又緊密相關,這說明要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通過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促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因此,我們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有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的意識。除具有自然語言表達能力外,而且更要具有運用數學語言(文字和口頭)表達數學思維過程和結果的能力,即會讀數學,會寫數學,會說數學,抓住精確的數學語言與用詞,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仍應結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斷爭取把學生培養(yǎng)成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表達。大膽的給學生向其他同學展示他思考、解題過程的機會,故意設計一定的教學情境與空間讓學生自由的發(fā)揮,讓學生暢所欲言。本人在新課程實施的教學過程中,一直注重學生數學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具體做法和體會表述如下。
一、教師自身觀念的改變
曾經有學生在課后對我這樣說到:“其實并不是我們不想把答案說完整、說具體、說準確,也不是自己不會說或說不清楚,而是不少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關心答案和數學性的詞語,當我們學生回答問題時,往往剛站起來只說了內容的一部分(純答案),或者即使因為不會而只能回答出答案的一部分的時候,教師為了趕課堂進度和時間,馬上就會揮揮手示意學生:哦,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正確的……”然后教師自己就會幫學生完成其實學生完全知道的標準答案。這就在不知不覺中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表達的積極性。不少的學生都會在今后的回答問題中,一般只會說答案中教師感興趣的一部分,對于答案的剩余部分,學生知道老師會為自己作補充的,說不說都無所謂。更讓我驚訝的是還有學生說:“其實我們知道正確的語言敘述,但有時候不高興,嘴上回答的和心里想的都不一樣,但自己在做題目的時候就會按照正確的思路去表達。”我忙追問為什么?學生的回答讓我感到啞口無言:一般情況下,老師只要聽到我們說的答案的幾個關鍵字、詞就行了,老師喜歡并愿意聽到他們自己歸納出來的答案……
因此,我們教師首先必須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肯定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數學教學中能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不斷克服表達意識上的認識偏差。我們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或教學評價中對學生的表達要求認識不到位,只追求答案、結果正確就行,對學生的書寫、表達或其他語言敘述都采取無所謂的態(tài)度。學生成了“答題機器”,忽視了對學生的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就徹底剝奪了學生展示、表達數學的權利和機會。直接妨礙了學生智力繼續(xù)、全面的發(fā)展,甚至會影響受教育者一生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這在無形之中就誤導了學生。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完全違背了新課程本來想體現的以學生為體的教學理念。
所以我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必須首先做到:
①讓學生清楚的用語言表達數學的解題程序;
②讓學生用語言有條理的敘述解題的思考過程;
③讓學生提高說理能力,清楚表達解題思路,從而掌握綜合思維能力。
教師的表達意識是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的首要條件。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表達意識,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意識和表達能力為目標,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大膽突破,從教師自己做起,確立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
二、身教重于言教
1.語言方面要規(guī)范
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注重數學語言的規(guī)范。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教師的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表達能力,教師的語言是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學需要、遵循語言規(guī)律的職業(yè)語言。北京師范大學林崇德教授在研究教師各項能力的重要性時,得出的結果是語言表達能力位列26項能力之首。這說明教師在教學中語言表達對學生的影響力是多么重要。
這就給我們教師的語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務必注意自己語言的純潔性、準確性、激勵性、啟發(fā)性。尤其是教師語言的準確性,教師的語言要正確、科學、簡練。所謂正確,就是要觀點明確,語意清晰,敘述得當,推理符合邏輯。所謂科學,是指語言要符合教學大綱和日常的生活實際。所謂簡練,是指語言要言簡意賅。另外,作為數學教師,應注意語言的條理性、邏輯性、連貫性。總之,數學教師的語言要與時俱進。
2.板書要規(guī)范
俗話說“好樣難學壞樣易仿”,一個教師如果課堂的板書隨隨便便,糊里糊涂,那么相當一部分學生的作業(yè)也肯定是亂七八糟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思想表達,時間一長,甚至可能出現學生思維清楚,但不會書面表達的惡果,那么教師將成為誤人子弟的罪人。所以,老師在黑板上寫清概念的理解、定理的推導、例題的分析和解答時,要注意條理,結構嚴謹,將會使學生受益不淺。
三、注重營造一個和諧、愉快、民主、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1.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有些學生由于緊張,每當教師提問或被選中板演時,本來會做的題目都會想不出來,或者結結巴巴說不出來。所以營造輕松、民主的課堂氛圍,消除學生不敢說的心理障礙是讓學生暢所欲言的第一步。而且現代教育大力提倡素質教育,這樣首先要求我們教師更新教育觀念,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教師要以自己的主導作用來促進學生主體性地位的具體體現。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要有符合學生自己客觀努力的相應評價,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和支持,不可吝嗇。我們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實行多元化的發(fā)展的評價,從客觀上保護學生表達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到學習中去。
2.嘗試教師角色,迫使學生學會表達
記得有一次,在初三中考考前輔導的數學課上,我看到有兩三位后進生圍在一次中等生的周圍聽他講某道習題,我于是上前問他們有什么問題?需不需要我的幫忙?讓我意外并感到不惑的是,那兩三位后進生竟然都希望仍由那位同學為他們講解。后來我問他們原由?回答是:學生也有他們自己的學習性數學語言。有時候同學之間比師生之間更容易溝通,講解比教師講的更容易理解,于是,從新課程實施至今,我堅持采用讓學生嘗試教師的角色,讓他們在課堂上做一會兒教師,來講解一個題目或某個小知識點,自己坐在學生的座位上和其他同學一起傾聽。前提是要讓全班盡可能多的同學聽懂。在此過程中,允許其他同學提問,讓他來解釋。這樣一來,每個同學都會充分準備,字斟句酌,生怕自己表達不清或者是表達不好,反復練習。板書也是巧妙設計、精心準備。等所有學生都嘗度過后,還要評出誰表現最出色(即使是臺下同學聽懂率較高)的幾位同學,以此來激勵他們。這樣的活動雖然在組織上要花費很多精力,準備時間較長,活動周期也較長,但學生反映較好。并且我還發(fā)現一個小細節(jié),現在只要上黑板講課的“老師”步伐慢一點,都會受到其他同學的督促和批評,充分為完成課堂教學節(jié)省時間。這說明學生是愿意表現自己的,他們愿意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只要我們教師給他們提供機會。這樣的活動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并能使課堂表現出“師生共鳴”的和諧氣氛。
3.用興趣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鼓勵學生參與課堂交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學習任何知識和技能都是從興趣開始的。在課堂上,老師的話題如果非常符合學生的興趣,那么學生自然會集中精力,與老師共同來探討這些問題。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興趣,以興趣促進交流,在自然環(huán)境下提高學生的表現欲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另外,學生的主體作用也被充分利用起來了,也就達成了培養(yǎng)學生愿表達、會表達、善表達的能力。
當然,教師仍要在教學的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尤其切不可剝奪學生閱讀性審題(讀題)的權利。比如在“誰的包裹多”的內容中,我就讓多位同學扮演引例中的老牛和小馬,讓其它的同學評比哪組扮演的更形象?這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另外,我們也可以在課堂之余,根據需要讓學生寫一些相關的學習心得,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等。也可以給布置一些充分能鍛煉表達的題目,比如數學小論文:四邊形王國等,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的科學性、規(guī)范性。
當然,在努力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的同時,教師不能一味地只考慮如何培養(yǎng),而忽視其它主觀因素。總之,一個數學問題的產生是有條件和原因的,每當學生用語言表達一個新知識的產生過程時,就必須要講清楚前因后果,因此說理表達訓練,本身就是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好方法。
隨著新課程的逐步推廣與實行,數學教學觀念的更新,教育方式的創(chuàng)新,新的教學模式的變化發(fā)展,我們數學教育領域正處于一個重大的轉折時期。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最大限度的開發(fā)學生的潛能,使學生盡快掌握學習方法,是目前數學教師急需要解決的迫切任務,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是一個重要的方面。通過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完全可以幫助學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作者單位:山東滕州市東郭鎮(zhèn)育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