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高等教育的研究中,做好大學生始業教育為重點的中學與大學的銜接教育已引起人們的普遍重視。本文根據我國研究生教育現狀,提出研究本科與研究生階段銜接教育的必要性。通過我們近幾年在做好本科與研究生階段銜接教育方面的實踐與探索,展示出做好本科與研究生階段的銜接教育是值得研究,效益客觀和大有可為的。
【關鍵詞】本科生 研究生 銜接教育
隨著我國研究生教育規模的不斷壯大,高等院校的研究生生源必然呈現多樣化。有本?;蛲庑5膽獙蒙蜌v屆生;有基礎扎實的優秀生,也有學習科研能力并非全面而考研能力強(特別是那些因高考不理想,在普通高校就讀,集中精力準備考研類似高考應試式)的學生;有少數經過較好的實踐鍛煉,具備較強動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同學,但比例更多的只是從此山門到彼山門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另外,碩士研究生的學制僅僅只有2到3年,學校對學位論文和在校期間發表學術論文都有較高的要求,時間短任務重。在讀研究生對畢業后的社會期望值過高,導致心理偏差,從而引起心理健康問題,產生亞健康和不健康心理狀態。不論是何種情形,總是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各類不足,存在著從本科的基礎學習到進入研究生階段從事科研學習的銜接問題。為做好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和高層次研究型人才的培養,具有一定研究生培養規模的高等院校需要考慮和研究如何做好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的相互銜接,制定相應的方案和措施,完善研究生培養過程,顯得非常必要。
如何使兩種不同要求的教育學習階段銜接得更為連貫,我們近年來對本科與研究生銜接教育做了一些實踐探索。
一、研究生導師直接指導準研究生的本科學位論文設計
教育部重點高校中,本科生免試進入研究生階段科研學習的比例較大,占當年學校錄取研究生總數的20%左右。自2004級起,我們嘗試這部分同學的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直接由即將擔任其研究生階段科研學習的導師指導完成。這種培養方法實施后,可帶來多方面的有利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本科生提前走進實驗室,對實驗室的儀器及研究生階段的科研和學習環境有較為透徹的了解與把握。相對于其他方式入學的研究生而言,這部分同學的學制相對延長為3~4年。
2.提前與導師及同實驗室的學哥學姐溝通交流。提前與導師接觸,讓導師了解其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習科研興趣所在和科研能力水平等,有利于安排今后相關的科研任務。通過與學哥學姐溝通交流,容易了解明晰自己的不足,在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的過程中,培養研究能力。
3.較早加入科研團隊,培育科研興趣與動力,給其他同級同學樹立了榜樣,對推進整體研究生學風建設起到了培養核心骨干的作用??傮w上說,這部分同學普遍提前進入研究生階段的課題論文研究,科研業績較好;因而這種銜接教育方式的實施,受到研究生本人與導師的廣泛支持與歡迎。
二、社會實踐
為使即將來我校繼續攻讀碩士或是博士學位的應屆本科畢業生了解國情,增加社會閱歷,我們積極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
1.本校本科畢業生的準研究生同學,可參加由校組織的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自2002年開始,我校在組織研究生暑期掛職鍛煉和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時,積極吸收本校本科畢業的準研究生參加,或者要求推薦免試研究生深入到全省各地區進行為期近兩周的社會實踐。
2.對錄取進入我校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的外校應屆本科畢業生,學校在寄發的錄取通知書中提出暑期社會實踐要求,進校報到時,學校查驗其暑期實習單位開具的實習實踐證明和個人的實踐報告。
3.對歷屆畢業生,因其社會經歷不同且復雜多樣,年齡跨度很大的特點,學校要求其結合各自特長,缺什么補什么,哪點薄弱,跟近哪點。正如愛因斯坦所說“學?!蹦繕耸冀K應該是青年在離開學校時, 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一個專家。社會實踐能夠使大學生將自己與社會融為一體, 把服務他人與教育自我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實踐中塑造自我,完善自我。
三、做好研究生入學的始業教育
研究生的入學始業教育工作要有規范性,實時性,針對性和指導性;學校應從不同層面上做好研究生新生入學的銜接教育。
1.有學校層面的教育活動。研究生入學始業教育主題報告,彰顯學校的辦學求學精神,強調做研究是研究生培養的核心,研究生必須要喜歡研究善于研究,強調科研精神。
2.有學院層面的教育活動。入學始業主題報告中,強調變本科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從書本學”為“從研究學”,學術論文是通過做研究歸納總結才寫出來的,不是憑空捏造寫出來的,不是靠“寫”出來的;研究生階段不僅僅是本科階段的機械延伸與延續,不是所謂的“大五”或“大六”, 不在于課程考試得了多少分,極力“扼殺”高分低能學生等。
3.各個研究所的入學教育活動,介紹近年來研究所在該領域取得的成就和未來的研究方向和重點,安排與其導師見面,介紹近年來課題組的科研情況,課題申報情況和發表的學術論文情況,定位學生的學術論文水平;請學習優秀的學哥學姐介紹自己的科研學習經驗。
此外,還擬邀請圖書館老師定期做高效利用校圖書館網絡資源專題報告,常見的英文和中文數據庫的檢索和使用方法。做常見常用軟件應用的專題輔導,如Flash制作軟件、FrontPage制作軟件和Adobe Photoshop圖象處理軟件的使用等,彌補研究生檢索、表達交流等重要研究技術手段的不足。
四、增加、豐富、提煉高年級研究生與研究生新生的交流活動
從學生黨員入手,新生入學的第一個月學校即組織為期一周的大型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進一步明確責任與義務,真正在研究生的學習生活中起好模范作用。從學生層面讓學生自己組織安排交流活動,讓研究生新生完全融入到研究生階段的科研與學習中去,由高年級學生牽頭組織活動,盡可能吸收研究生新生參加。學生自己組織的活動囊括學術講座、科技創新展望和各類設計大賽等各個方面,由校博士生會和研究生會協同組織。學校相應的管理部門出臺政策支持學生學術活動,采取鼓勵手段引導研究生新生參加。發揮研究生小班的積極性,要求研究生小班定期舉辦班級或黨支部的學習討論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努力使研究生適應新的學習與生活,將研究生新生完全納入整個研究生大家庭中,建立研究生相互交流學習的良好環境氛圍。
綜上所述,從研究生新生的錄取開始,就積極引導做好研究生與本科生階段各個方面的銜接教育,使研究生新同學擺正心態,踏實科研,有利于節約研究生寶貴的青春光陰,有利于高校優良學風的建設,有利于研究生素質的全面培養。從已有的實踐來看是非常必要和大有可為的。值得我們探索,值得我們研究。
參考文獻:
[1]漫昌學. 略論社會實踐活動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綜合專輯),1994,增刊.
[2]王蕾,楊曉明. 我國研究生人才培養工作現狀分析[J]. 中國冶金教育,2004,(6).
(作者系浙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教授;
浙江大學機能學院研究生科科員、碩士;浙江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