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班主任 “親子”教育 關愛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每個班主任必須思考的首要問題。通過十余年的教學生涯,我總結出教師與學生如做到“親子教育”,那么,你是一名稱職的教師。
一、擺正心態——把孩子當孩子
剛上班時,我覺得班級就像一個軍隊,它得有一個運籌帷幄的將領,學生就像軍人,服從是他們的第一職責。可是理想和現實相差太遠,班里的事層出不窮,不是今天這個不戴校微,明天那個忘戴紅領巾,就是這個作業忘記帶了,那個的書找不到了……孩子由于怕受懲罰嚇得不敢進校門,經常有校管組的同學來找我。每次聽到這樣的消息我都暴跳如雷,對學生訓斥一頓,然后進行相應的懲罰。我也由滿腔激情到激情殆盡。
但是,孩子畢竟是一個孩子。看著孩子的笑臉,我覺得自己也輕松了許多,我突然意識到,要把孩子當孩子,不能對他們要求過高,要多一些關愛,讓孩子在班里有家一樣的溫暖。
想通了以后,我鄭重地告訴學生我在班集這個群體中,老師只不過是領頭雁而已。我既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比如,班級有什么大事要決定,我就召開班會,班級大事大家拿主意,然后集體作決定。后來,我們修改了班規,大家出謀劃策,然后舉手表決。因為是學生自己制定的班規,所以學生都自覺遵守。
因此,學生自覺多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少了。誰也不愿去違反自己作出的規定,即使犯了規也甘心受罰并力爭少犯。慢慢地,同學們的自覺性、集體榮譽感在無形中形成了。
二、蹲下身子——把自己當孩子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來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來和孩子保持一樣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不僅如此,我覺得我們還應當把自己當孩子,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會更細心地、主動地創造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了解、剖析、關愛孩子,為孩子提供最適合的教育。
我接過這樣一個班:課堂教學時,孩子們規規矩矩、課堂上安安靜靜地聽老師講課,作業認認真真地完成,這些行為習慣倒是一點也不讓我操心。可是,面對著他們課堂上只求知不思考的眼神,課下對老師的“視而不見”,我覺著問題嚴重。于是,我主動與孩子們接觸。
一次課間休息,我看見女生在跳皮筋,我走了過去,“我能參加嗎?”孩子們一言不發,只是靦腆地笑笑,我跳了起來,可是像在唱獨角戲,他們都看著我,一動不動,見狀,我忙招呼他們:“我來撐筋兒,你們跳。”慢慢地學生不那么拘束了。
后來看見女生跳繩、跳皮筋,男生打沙包、“瘸步逮人”我都主動要求參與,他們也慢慢地由圍觀到有了好玩的游戲主動邀我參加,由畏懼到親近,我們的關系越來越融洽。課堂上他們暢所欲言,課下和我無話不談。
在教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關心,學會做事,學會生活的過程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內容是復雜的,任務是繁重的。但只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完善自己,是完全能夠干得非常出色而游刃有余的。
(作者單位:山東東營市東營區黃河辦東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