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初中數學 數學教學 學生思維
一、注重基礎知識
掌握創新本領和創新方法,離不開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所以,培養學生具有創新能力,要注重基礎知識扎實,才能事半功倍,若基礎不實,則欲速不達。
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至關重要。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要給每個學生創造獲得成功的機會。使每個學生增強信心,產生動力。
有了自信心做前提,教師要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想創新。創新意識即推崇創新、追求創新,時代的發展需要創新。在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精心創造情境,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和欲望。學生只有創新意識是不夠的,還要不怕失敗和挫折,敢于創新,在教學中巧妙構思,精心設問,激活思維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學生的創新經常會出現不切實際,甚至“反常”的情況,教師也要給以鼓勵和引導,絕不可一棍打死,要珍惜學生的“童真”,否則,學生連想都不敢想,還會有什么創新呢?
在今天的課堂教學中,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使師生之間在真誠與平等的氛圍中進行討論。如何做到這些呢?
1.教師要善于發問,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為學生樹立榜樣。
恰當地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開啟思維。在教學中善于提出問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積極思考。
我在教學中,采取如下幾種方法激勵學生質疑問題。
① 激趣設疑,誘發思維
創新與興趣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興趣越大,創新能力就越能夠發揮出來。
②變序設疑,啟發思維
這種設疑,打破事物發展順序,變由因導果為由果導因,把事物的緊要部分提到前面,從而形成懸念,以此啟發學生思維。
③抓詞設疑,引導思維
抓住重點詞語,引導學生圍繞這個詞語設置問題,理解數學概念和規律。
④層層設疑,訓練思維
設計的問題一個接一個,一問套一問,相互串聯,促使學生立即進入思維狀態。
⑤想象設疑,發散思維
在教學中,一方面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要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設置疑問,訓練發散思維。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的方法以假設、猜想,設計方案為最優選擇。
2.為提出問題留下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在教學中發現,一些學生不愛提問。這是因為,一方面是現在課業負擔重,沒時間思考問題;另一方面是教師滿堂灌,沒有留給學生提問的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因此,在教學中必須給學生創設觀察的情境和思考的余地,讓他們有機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三、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1.加強遞進思維的訓練
所謂遞進思維就是從簡單的概念、圖形著手,通過對命題條件的改變(加強或減弱),層層推出命題的一些新的結論。經常地、多方面地組織學生進行這種遞進的教學思維訓練,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重視直覺思維的發展
直覺思維是未經過一步步分析,無清晰的步驟,而對問題突然間的領悟,理解或給出答案的思維。通常把預感、猜想、假設、靈感都看作直覺思維。
總之,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上,教師應在教學中設法鼓勵學生進行猜想的愿望和能力。這樣,學生的思維激活了,就能受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慶市六十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