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當一項技術需要學生“做一做”才能掌握時,學生學習技術技能的興趣最濃,而當運動技術過于簡單或過難時,學生就不會特別感興趣。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運動技術學習的興趣,成為目前體育教學的重點。
【關鍵詞】體育教學 運動技術 學習興趣
新體育課程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運動技術傳承為載體作為主要教學思想。離開了運動技術傳承,體育教學就會失去達成目標的基礎。因此,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學習領域目標,結合運動技術具體內容的教學,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促進目標的達成。
一、游戲化處理教學內容
游戲具有趣味性、娛樂性,它能把運動技術教學的目標潛移默化地融入到教學中,使學生不但能夠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術和技能,而且能夠發展學生的智力,促進和提高學生的社會交往和社會適應能力。例如,小學低年級學生模仿能力很強,對于各種體育活動充滿了好奇心,具有強烈的運動學習的動機,是學習運動技術的大好時機。但是,他們剛剛接觸體育教學,注意力往往和玩聯系在一起,教師針對學生的身心特點,將各種簡單的運動技術動作的學習,融于充滿樂趣、活潑生動以游戲為主的教學過程中,即教師應采用具體形象的教學法,促進學生掌握簡單的技術動作。
二、創設情境,激發誘導
過去的教學過程是:教技術動作——學技術動作——完成技術動作。但很少考慮技術動作是學生在什么樣的心情下學會的,有時還要有些懲罰因素。這種學習方式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新課程理念要求采用詩情畫意的情境進行誘導,在游戲快樂中學習。例如,小學低年級孩子們特別喜歡童話故事,我們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先用童話故事,把學生的思維引入童話故事的意境中,在意境中滲透教學內容的學習,使單調的技術學習變得有聲有色。
創設情境要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如果教師不努力使教學內容變得具體生動、形象、直觀,就很難讓學生發生興趣,也很難讓學生理解接受。因此,運動技術教學內容要通俗化、形象化。用生動形象的比喻來闡明動作要領,用生活展現情境,以實物演示情景,用語言描述情境,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順利完成教學目標。例如,在前滾翻教學中,教師用一句順口溜來描述整個技術動作“兩腳蹬地要低頭,團身要緊像皮球”,為什么像皮球呢?學生對此并不是完全理解,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演示:一塊磚頭丟出去并不滾動,一個皮球丟出去滾動好遠。一目了然,學生就知道前滾翻動作技術為什么要團身成球形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加深了理解。
三、依據學生差異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當一項技術需要學生“做一做”才能掌握時,學生學習技術技能的興趣最濃,而當運動技術過于簡單或過難時,學生就不會特別感興趣。但是,由于學生本身受遺傳、心理、環境、體育基礎等的影響,存在著差異,在認知水平上具有層次性。同時,由于運動技術本身也具有層次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遵循該項目運動技術所形成的一般規律,充分了解學生所選項目的現有運動技術水平、身體素質及學習期望,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提出不同的運動技術要求,熟悉內容,心中有數,該講的要講透,使學生學好、學會。要根據學生實際體育技術水平和知識的層次特點,因材施教,不降低要求,也不隨意提高,對教學技術環節、內容合理加工、化難為易、化繁為簡,使學生易于學習和掌握。
四、采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技術教學
由于受場地、器材以及教師本人素質能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運動技術示范的不夠完整,動作要領細節交待的不清楚。這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和體育課件讓學生觀看正確的、完整的動作技術。
觀看多媒體是體育教學中直觀教學手段之一,它具有逼真、形象、美觀、新穎等特點,使學生經歷欣賞——羨慕——向往——渴望——實踐的過程,這些優美的藝術造型、簡明的文字介紹,加上生動的語言解說,給學生全新的感受,刺激學生的活動欲望和學習熱情。
五、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運動技術傳承為載體
運動技術是科學鍛煉方法形成的前提,學生對一項運動的興趣是從技術運用體驗成功開始的,他在運動過程中體驗到合理運用技能的有效性,并不斷地積累成功體驗,就會產生運動興趣。
運動技術的掌握需要通過教師的講解和示范進行傳授。新課標下要求教師在技術的傳播中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不斷創新。教師要通過創設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的適宜的教學節奏和教學過程中將教材的趣味性和難度性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嘗試、探索、調查、實驗、合作等,使學生產生想學、想練、樂學、愛學的學習情感和積極向上的志向,獲得愉悅歡樂的情緒體驗。
六、教學組織形式、方法要多樣化,教學內容要豐富多采
在技術教學中,教師無論采用何種教學形式、教學方法,都應把他們對體育活動的直接興趣轉移到他們認為枯燥無味的學習技術動作上去。例如,在教學中,利用學生對籃球競賽的興趣,先讓他們進行籃球比賽,抓住他們由于不能控制球而失掉很多進攻和防守的機會而感到苦惱時,再講明學習基本技術的必要性,進而進行正確示范、講解,這樣就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這個技術動作的積極性。
七、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
教師在技術、技能教學中要努力創造一個輕松、熱烈的人文環境,和諧統一、心情舒暢、歡樂主動、自覺向上。
和諧統一,指師生之間關系融洽,配合默契,友好相處,達成互動;心情舒暢,指老師學生都有一個好心情,精神抖擻應對所學技術 ;歡樂主動,指教學內容、練習形式、教法組織能夠引發興趣;自覺向上,指教師把技術課上成高質量、高水平的課,圓滿完成教學任務。良好的教學氛圍能夠使學生產生活躍情緒,活躍情緒又能提高學習效果。教師在教學中朝氣蓬勃的面貌、民主的作風、和藹可親的態度、熱情友好的語言都是創造良好和諧的教學氣氛的重要條件。
體育與健康新課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初始動機,是有效學習的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效果。因此,我們在運動技術教學中要認真研究學生年齡、生理、心理特點,學生的愛好、特長、接受能力等,實施過程中能體現師生合作互助,努力營造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保證學生學習方法多樣化,促進學生學習,并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
(作者單位:山東魚臺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