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時代呼喚創新型人才,而創新型人才的關鍵在于教育創新。筆者就當今計算機教育的現狀,針對如何在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談了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創新能力 教育理念 教育環境 創新思維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時代呼喚創新型人才,而創新型人才的關鍵在于教育創新。創新教育是指以創新人格的培養為核心,以創新思維的激發為實施手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基本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為主要特征的素質教育。如何培養出創新人才是當今社會的新要求,也是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筆者就當今計算機教育的現狀,談談如何在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育教學中所提的創新,并不僅僅是指學生進行什么樣的發明創造,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探索式的學習進程中,體驗、發現知識、技能中的“新”,突破自己知識技能的局限,創造學習方法的“新”,這些“新”都可以歸結為在學習、探索、研究、合作中擺脫不合理的種種束縛,成長為新式的獨立的“學習者”和“創造者”。
一、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是創新教育的前提
多年來,舊有的教育教學思想,培養出了一大批人才,但是已經不再適應現階段由后工業時代向知識經濟轉型期間的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教育的創新與變革是時代的需要。在教學中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教育理論、教育思想體系的變革,具體到教師個體教育觀念的轉變,要求教師應該認識到,教育不應該僅僅是訓練和灌輸的工具,它應該是發展認知的手段。素質教育的實施,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都應得到了極大的尊重,由于學生積極參與,由于每個學生的創造性都受到重視,教師的權威將不再建立在學生的被動接受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教師借助學生積極參與以促進充分發展的能力之上。
教學活動實際上是師生間的雙邊活動,甚至是教材、學習目標、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多邊活動。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這個原則始終是課堂教學卓有成效的前提。優化課堂教學手段,是調動學生情緒的媒介,是組織好課堂教學最重要的因素。如果計算機教師基本功扎實,能準確地解答學生所提的各種問題,激化學生躍躍欲試的心理,就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之進入最佳思維狀態。
如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教師不但要熟悉計算機在過去和現在的應用,更要對將來的變化有較全面的了解;又如介紹應用軟件的安裝與使用時,不但要求學生掌握所學應用軟件的安裝與使用,而且特別要多介紹一些其它學科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安裝使用的操作方法;另外應指導學生掌握通過幫助文件來熟悉應用軟件的使用方法;在講解計算機的存儲設備時,可將光盤、優盤等穿插進來,讓學生能了解最新存儲設備。
因此,計算機教師更不能滿足于已有的知識和技能,一定要不斷的進行學習和提高,提高業務素質,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時期計算機教學的要求。
二、營造良好的創新教育環境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
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教學環境,這包括教學心理和計算機教學環境的營造,當學生的思維活動和結論超出教師所設計和期望的軌道時,教師不應強行把學生思維納入自己的思維模式之中,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歡迎學生與自己爭論、交流,要給予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使學生逐步具有創新的意識。
同時我們還應注意創設創新教育的大環境,使之與創新能力培養相適應,計算機教學應該是一個開放式的教學體系,教師要注意計算機發展的最新動態并把它及時地反映在平時的教學之中,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作為一種工具,其教學從課內擴展到課外,從校內擴展到校外,要加強與其它學科的交叉滲透,將計算機巧妙地用于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加強學科創新能力之間的有效遷移,以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創新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說,各學科教學之間應加強聯系與合作,使學生的創新能力達到整體提高的目的。
計算機教學本來就是一個寓教于樂、上機實踐的活動過程,所以培養學生的興趣只是一個起點。如何保持學生的興趣,是個漫長的過程。計算機教師如何影響學生,幫助學生分析其優勢和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循序漸進,逐步走向成功,并讓這種成功的感覺一直激勵他們,期間有著許多環節。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在處理課堂教學時,針對教材的特點,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過程,充分考慮各個教學環節,把知識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組織每一課堂教學時,可設計高潮來調節課堂氣氛,這種高潮設置的時機沒有一定的模式,教師可視具體情況靈活確定。
三、激發創新思維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
學生學習,要有正確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習才會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只有產生了興趣,才會有動機,這樣思維活動得以啟動運行,獲得信息,檢驗信息,使自己的知識水平由量變到質變,才能結出豐碩的成果,因此計算機教學中,我采用多種方法激活學生的思維。
1.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在每一節課前給學生布置本課時要完成的任務,用完成這個任務作為動力,驅動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達到自主學習和掌握知識的目的。
2.利用技能競賽來強化能力的培養:爭強好勝,使學生對競賽性的活動很樂意參加。因此,對于文字輸入練習這一節,學生學起來枯燥無味,針對這一現象,利用好恰當的契機,組織一次漢字錄入競賽,利用計算機本身的考試軟件進行競賽,人人上機,看誰的速度快,這樣一來,你追我趕,促進了鍵盤操作及漢字錄入的熟練程度,有助于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和敢于冒險挑戰的精神。
(二)靈活結合教材,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計算機課程具有靈活性、實踐性、綜合設計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中,我結合教材,大膽進行教學設計,注重激發學生創新思維,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計算機教師要在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基礎上,加強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同層次學生的探索和創新欲望不同,在教學中利用新舊知識的聯系,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并設計一系列具有啟發性的問題。
在進行課程綜合設計時,教師要充分挖掘培養與訓練創新能力方面的內容,提出恰當的計算機綜合設計課題,這些課題應滿足如下要求:一要有適當難度;二要在教和學方面富有探索性;三要能培養與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綜合設計中要啟發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使學生逐步養成獨立獲取知識和創造性地運用知識的習慣。總之,利用計算機教學中的創造教育的因素,大膽地讓學生自由發揮,挖掘其潛在的創造因子。依據教材改革課堂結構,優化教學設計,以先進理論來展現全新的教學思路,讓學生創造思維與個性長足進步,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素質的提高。
(作者單位:山東博興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