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異步教學 生物學 課外實驗
異步教學是一種嶄新的現代教育模式,它是一種強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探究的方式獲得知識的現代教育方式。在異步教學中,學生是整個過程的主體,教師是以指導者、參與者的角色參加教學活動的。生物課外實驗是生物學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生物學教學內容的組成部分。
課外實驗是指由于課時或者實驗條件的限制,在課內無法完成而可以在課外進行的生物學實驗,由于課外實驗不受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因此,它有利于擴大學生的視野及知識面,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
一、生物 課外實驗的教學指導
1.擬訂教學計劃(步驟),準備充分
生物課外實驗在講述新課之前或者之后都可進行。教師必須擬訂好實驗計劃和做好實驗前的物質準備。如《觀察蒲公英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生長情況》課外生物實驗,教師或學生需要在實驗前準備好必須的材料和用具。如生長良好的蒲公英,潮濕肥沃沙土,兩個花盆,玻璃罩,并找到背風向陽和向風蔭蔽的地方。
2.按照擬訂計劃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
要求學生按照擬訂的計劃進行操作、實驗過程進行觀察,如實記錄。
3.將學生課外實驗的成果應用于教師教學工作之中。
學生課外實驗所取得的成果,往往是課堂教學內容的有益補充。因此,將學生所得成果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對生物教學有很大幫助。
二、生物課外實驗實例:“觀察蒲公英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生長情況”
(1)實驗目的:了解表現型是基因型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2)實驗材料:一株生長良好的蒲公英(帶根),潮濕肥沃的沙土。
(3)實驗用具:3個大小相同的花盆(分別用A、B、C表示),玻璃罩。
(4)實驗內容:生物基因型、表現型與環境的關系。
(5)實驗步驟:
①選取一株生長良好的蒲公英,將其根刨出。
②在同一直根上切取相似的兩段根,埋入裝有潮濕沙土的花盆A中催芽。
③蒲公英發芽后,將兩段根取出,分別移栽到裝有等量潮濕沙土的花盆B(最好加蓋玻璃罩)和花盆C中培養。
④將B花盆放在背風向陽處;將C花盆放在向風蔭蔽處。
請學生自己設計表格,完整記錄此實驗的全過程,并要求學生根據觀察敘述B花盆和C花盆的結果及分析產生這一結果的原因。
三、指導生物課外實驗的體會
(1)生物課外實驗能鞏固和加強生物課堂教學功能。
(2)生物課外實驗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為培養生物科技人才做準備。
(3)生物課外實驗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總之,在異步教學指導學習原則下能正確指導學生課外實驗,對于教學具有積極的意義。
(作者單位:貴州黎平縣第一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