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在課堂教學中,很少有學生主動向老師“提出問題”,大多數學生不是沒問題而是提不出問題或課堂上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很少,學生基本沒有時間提問,像這樣提不出問題或提不出好的問題,就等于沒思考,又怎能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呢?因此,培養學生的“提出問題的能力”成為當務之急。
【關鍵詞】化學教學 培養 提問能力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曾說過:“學問,就是學習問問題。但是,在學校里學習一般是讓學生學答,學習如何回答別人已經解決了的問題?!睈垡蛩固挂苍浾f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有問題,才會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p>
學問、學問,要會學,更要學會問。學生提問,必須通過生活、實踐及學習中獲得的感性認識與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產生激勵碰撞后產生的,學生提問,說明學生已經進行了一番思考,而學生提問的目的是為了探索一個新的、未知的領域,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至關重要。學生提問的數量及提問的質量也直接影響了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成敗。
根據調查了解,現在課堂教學中,很少有學生主動向老師“提出問題”,大多數學生不是沒問題而是提不出問題或課堂上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很少,學生基本沒有時間提問,像這樣提不出問題或提不出好的問題,就等于沒思考,又怎能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呢?現根據我在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的體會與大家一起探討如何培養學生的“提出問題的能力”。
一、學生提不出問題的原因
1.無疑可問
片面追求升學率觀念束縛下的教學是結論性教學,教師講,學生學,很難激發學生的思維。學生從不懷疑書本給出的知識或老師、專家傳授的知識,迷信于權威、迷信于書本,從不奢想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甚至面對本來就有的多種答案問題,也難以產生探究多種答案的意識。
2.不敢問、不知怎樣問
有些學生由于心理膽怯或自卑,不敢向教師或同學提問,害怕受到訓斥或嘲笑,干脆獨自一個人把問題深埋在心底。也有部分學生由于基礎知識較差或缺乏應有的思維能力,碰到問題不知怎樣提出來,更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問題。
3.沒有機會問也懶得問
課內沒有學生提問的時間和空間;課外缺少提問的環境和氛圍。有極少數學生由于基礎知識較差,不懂的知識太多,問題成堆,干脆自暴自棄,懶得提問題。
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方法
1.發揚民主,優化提問環境,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營造民主的氛圍,解除學生的心理顧慮,對于個別性格內向的學生更應鼓勵和關注,并結合教材適時地向學生介紹一些著名科學家敢于提出問題,攀登科學高峰的事例,從歷史的角度說明提出問題的重要性。學生們提的問題不管如何幼稚可笑,那都是提問的萌芽、思維的火花。我們講鼓勵提問,關鍵在于呵護提問的火花,尊重每一個提問。這就是說,只有贊賞每一個提問,認真回答每一個提問,恰當地評價每一個問題,才能真正的鼓勵提問,養成學生敢于思考、敢于質疑、敢于挑戰權威、敢于提問的好習慣,積極地主動去探索知識的奧秘,成為自覺的學習者。
比如,我們在學習高三教材中,“重要的氧化劑和還原劑常見反應”時,教材將“向硫酸亞鐵溶液里滴加幾滴濃硝酸”的反應方程式中的硝酸的還原產物寫成二氧化氮,有一個學生看完教科書后認為這個反應方程式書寫有問題,有的學生取笑說:“這是教材,不是盜版資料”,言下之意教材還會有問題嗎?我并不急于打斷這個學生提出的問題,而是虛心聆聽,讓提問的學生說明為什么?他講到:“幾滴濃硝酸滴入硫酸亞鐵的溶液中,難道硝酸的濃度不變嗎?硝酸濃度一旦降低,還原產物就不會是二氧化氮了?!笔聦嵣?,教材中的反應方程式肯定值得推敲,像這樣讓學生發表意見而耽誤一點時間是值得的,學生能提出問題,表明他們在動腦,在用心去思考,這才是真正的學習,相反,若用一句“下課再說”來搪塞,學生會覺得老師對自己提出的問題沒有足夠重視,下一次就有可能出現有問題也不想問的情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創新意識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就會受到遏制,長此下去,學生問問題的動機也就沒有了。
2.培養探究興趣,讓學生樂問
亞里士多德說:“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边@就是說,質疑是思維的導火索,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它能使學生的求知欲由潛在狀態轉入活躍狀態。對于疑和問,疑是條件,問是結果。因此,課堂上要使學生樂于提問,教師就要培養學生質疑的興趣,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使他們自覺地在學中問,在問中學。學生只有對學習探究發生興趣,才會產生學習探究的內驅力,才會去思考去發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而利用學生所收尋到的學習資源創設質疑情景,無疑是一種能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茖W探究的問題有三種:一是學生根據教師、教材或其他途徑給出的問題進行探究;二是學生從所提供的問題中得到啟發而提出的新問題;三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毫無疑問,學生自己發現并提出的問題,最有興趣、最有動力去深入探究。教師的指導工作,重點應該放在設計讓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的情景上,而不是在設計問題本身上,應著力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這樣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勇于置疑、大膽創新。
3.教會提問技巧,讓學生善問
“授人于魚,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用?!币箤W生善問,必須“教以漁。”課堂上,有時學生提出的問題抓不住要領,有時提出的問題太簡單,沒有思維價值,有時冥思苦想提不出問題。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也就是教師要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讓學生了解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提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教給學生提出問題的一般思維方法,即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從異常中發現問題;改變命題提問;假定條件,探求結果;通過歸類找出規律;通過對比找出異同;透過現象,分析原因。學生提問技巧的培養應該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只要我們在平時的化學教學中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時刻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一定能得到充分的激發。當然,就中學生而言,囿于知識積累的程度,我們沒必要也不可能要求學生提出一些當今化學領域的前瞻性問題,我們所言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主旨是要讓學生在探索化學世界的過程中,在掌握了一些基本化學理論和化學方法的同時,保持著對前人所做工作的一份“平視”,努力發現現有理論的一些不足和缺陷,努力保持著對化學世界奧妙無窮變化的好奇和探究,進而使其樹立起熱愛化學、獻身化學、發展化學的信念和決心。這才是我們的根本目的所在。
(作者單位:浙江杭州市余杭區杭州二中樹蘭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