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概念和規律是人們對自然界中的現象和過程進行分析、推理、歸納總結出來的,初中學生的認知結構簡單,抽象思維能力差,對事物的認識往往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難以把握事物的本質。這就要求教師在傳受知識的同時將學習方法滲透到課堂教學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他們收集資料、實驗觀察、交流討論的習慣,逐步提高他們獲取信息能力、實驗探究能力、分析綜合能力以及改革創新能力等。
【關鍵詞】學習障礙 物理教學 教學質量
在各門課程的學習中,感到物理較難,是初中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現象。究其原因,除少數是智力因素的影響外,大部分則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障礙造成的。常見的學習障礙包括:缺乏物理學習的興趣、學習方法不科學、錯誤思想的影響、多動癥和不良情緒的影響等五方面。下面就初中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這五方面的特征及排除策略淺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一、缺乏物理學習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是學好一門功課的保證。初中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容易激發起學習興趣,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物理概念和規律越來越多,概念和規律所包含的道理也越來越深刻,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部分學生在這些困難面前漸漸失去繼續學習的興趣。另外,如果教師采用的教法陳舊,靠滿堂灌,搞題海戰術,上課缺乏激情和活力,考試題目過難,偏題怪題過多,這些都會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甚至使學生放棄物理課的學習。
怎樣才能使學生持久地保持對物理學習的濃厚興趣呢?首先,教師要熱愛學生,用心靈與學生溝通,讓學生親近老師,親近物理。其次,教師要不斷提高教學藝術水平:詼諧幽默的語言表達、簡潔美觀的板書板畫、規范熟練的實驗操作、嚴密的推理、透徹的剖析,這些都能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魅力,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第三,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采用討論交流 、實驗探究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給學生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求知環境。再就是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評價模式,不僅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結果,還要考查學生的學習過程,考試題目要注重實際應用,難易要有梯度,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
二、學習方法不科學
這類學生主要表現為,其他學科成績都不錯,物理這門課雖然用了許多時間,費了很大精力,但成績總難以提高。他們認真地去背概念、記定律、寫公式、抄例題,卻沒有真正理解它們的物理含義,更談不上應用和創新。
這就要求教師在傳受知識的同時將學習方法滲透到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他們收集資料、實驗觀察、交流討論的習慣,逐步提高他們獲取信息能力、實驗探究能力、分析綜合能力以及改革創新能力等。這樣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中,也就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
三、錯誤思想的影響
初中學生思想單純,辨別是非能力差,如有的學生認為物理知識枯燥難學,而且學之無用,不學物理,將來也照樣能干成事業。針對學生這些錯誤思想,教師一是要注重思想教育,讓學生認識到不管從事哪種行業,都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物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在生活、生產、醫學、軍事等諸多方面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另外,教學中還要把書本知識與社會實際相聯系,如講電路時,可讓學生觀察教室里開關對電燈、電扇的控制作用,以及樓道內聲控開關、光控開關對電燈的控制作用,引導他們討論上述各元件應當是怎樣連接的,分析他們的工作原理,這些豐富生動的事實既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體會到知識就是力量,從而把精力集中到物理學習上來。
四、多動癥
這類學生主要表現為自控能力差,聽課精力不集中,小動作很多,作業潦草、零亂,但對故事書、游戲機、小玩具等癡迷。對這部分學生教師在課堂上要及時提醒糾正,并合理安排課堂結構,講解時間不易過長,注意分散難點,不斷變化課堂活動方式,不斷提出有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多設計一些實驗讓學生觀察或操作。經過長期的訓練,讓學生努力克制自己,提高自控能力,逐漸將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
五、不良情緒的影響
一個人的智慧與情緒密切相關,心情不好時接受能力和記憶能力會相應下降。家庭的不和睦、父母老師的批評、同學之間的矛盾、異性的不正常交往、學習成績的不理想,這些都會影響學生的情緒,勢必會造成學習成績的下降。對有這種學習障礙的學生,教師要先做細心地調查,找出其情緒障礙的癥結,對癥下藥,解除憂慮,使他們身心舒暢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成績很快就會提高。
以上幾種學習障礙在許多學生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如果教師能充分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發現每個學生的心理及情緒的變化,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和教育,這些學習障礙就會排除,最終達到大面積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目的。
(作者單位:山東陽谷縣第二中學;山東陽谷縣四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