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作文教學 作文訓練 寫作能力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訓練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訓練。它既是語言文字的訓練,也是認識水平的訓練。在這個訓練過程中體現著聽、說、讀、思、寫諸多方面能力的培養。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體現著學生整體素質的高低。學生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小學生有著很強的表達欲望,學生們在一起往往有說有笑,滔滔不絕。但與之矛盾的是,作文課上他們卻常常口叼筆桿,眉頭緊鎖,冥思苦想,下筆艱難,最后不得不涂沫幾筆,敷衍了事。其實,學生并非缺乏生活素材,也不是不會遣詞造句,而是由于我們訓練方法的陳舊、單調,訓練內容的枯燥乏味,大大限制住了學生的寫作欲望,使他們失去了對作文的興趣。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應調動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樣化、綜合性的訓練形式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寫作空間和氛圍,激發他們作文的積極性,從而能動地去反映他們多彩的生活。
一、“幫助、引導”學生掌握作文方法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作文方法的幫助引導,不僅讓學生“學會”,而且要讓學生“會學”。怎樣對學生進行作文方法的幫助、引導?一要指導學生讀寫結合,掌握寫作基本規律。新課改要求老師不能只是教教材,而要用教材去教學生領悟方法及提高能力。除此之外,還應引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積累各種知識,開拓視野、學習作者認識事物和寫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學會觀察、積累素材,讓學生生活化。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讓小學生對事物觀察由隨意性、輪廓性和片面性變為定向有意性。
二、指導學生學會觀察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中學生寫作文,也不能脫離生活。中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可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一提起寫作文就有畏懼心理,總覺得無話可說。這是為什么呢?歸根結底是平時不留心觀察。寫作時冥思苦想,也寫不出好文章來,只有去胡編亂造了。而虛構的作文是不真實的,自然沒有感人的力量??梢?,觀察生活是寫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細致、認真地觀察生活,才能直接從生活中獲取鮮活的寫作素材,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營養。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生活熱情,而且對學生將來從事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研究,以及從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生活本身是豐富多采的,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客觀生活的反映,這種反映是以人的心理為中介的,對小學生來說,則主要是內心世界的種種心理表象。表象在小學生作文中起著巨大的作用。小學作文教學應著力促進兒童的自覺表象活動的發展,使他們能逐步獲得盡可能穩定、鮮明而深刻的印象。
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的積極性
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的。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在這一前提下,指導學生留心觀察,認真體驗,引導他們積極運用學過的各種觀察方法。讓學生在生活中增長見聞,豐富感受,練習表達。教師要充分相信孩子,不要做任何內容的限制,放手讓他們去觀察自己喜歡的東西。
總之,作文教學可以培養、訓練學生多方面的素質,這些素質是通過完成作文這個載體來實現的。如果教師能以多樣性和綜合性的訓練形式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創作的熱情,幫助學生克服畏懼作文的心理和厭煩作文的情緒,學生將會自覺主動地視作文為需要,視作文為樂趣,作文教學就真正達到了目的。
(作者單位:山東菏澤牡丹區何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