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行星是哪一顆呢?木星再次榮登榜首,其質量(1.89×10千克)比太陽系中其他所有行星的質量加在一起還要大,足見其質量之大。
因為木星體積巨大,其內部組成又與太陽有幾分相似,所以木星也被稱作“沒有變成太陽的行星”。木星周圍有比水星還大的木衛三等衛星繞著它旋轉,形成恰如太陽系的“小太陽系”。
木星與太陽的本質區別在于木星內部不發生核聚變反應。假如木星質量達到太陽的哪怕僅8%(太陽質量約為木星的84倍),那么,在木星內部就會開始核聚變,木星就會像太陽那樣發光。如果這種情形發生,太陽系將成為有兩個太陽圍繞共同的重心沿各自軌道運轉的雙星系。
盡管木星沒有發生核聚變反應,從其中心到半徑70%范圍內的氫卻仍然在超高壓下變成了“液態金屬氫”。什么是液態金屬氫?氫原子是由其中心的質子及繞著質子旋轉的電子所構成。通常情況下,電子很難跟質子結合。但是,如果將氫原子置于高壓下(要把常態的氫變成液態金屬氫,必須要有相當于幾百萬個地球大氣壓的極大壓力),那么多質子的電子也會在其他質子的周圍來回轉。也就是說,液態金屬氫處在金屬內部電子自由活動的狀態。
土星內部的部分氫也在同樣的高壓下變成了液態金屬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