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由頭】
“當代讀者最喜愛的100位華語作家”公選接近尾聲。在即時投票前20名中,韓寒、郭敬明、安妮寶貝三位青春文學寫手的票數超過蘇軾等人。很多人對排名表示不滿,甚至稱文學巨匠和“毛孩子”出現在一起,實在是中國文學的悲哀。
【觀點爭鋒】
質疑——這也叫韓寒“超過”蘇軾?
稍微懂得一點概率學知識的人,看到這個統計數字,不大可能將這樣的評選結果當回事。全國13億人,識字的應該有8億左右吧。按照最保守的推測,全國有1億文學愛好者,僅有萬人喜愛韓寒、郭敬明勝過蘇軾、李清照,不過1%的比例而已。如此微不足道的比例,還是在當代的語境里投票。假如一千年之后,我們的后人也舉行類似的投票,我相信李白、蘇軾、李清照、曹雪芹還是極有可能當作候選人,而當代這些“毛孩子”作家們,除非日后有特殊成就,否則,怕是那個時候,沒人知道韓寒和郭敬明是何人。
寬容——應對韓寒少些“排斥”
他們憑什么就不能超越古人?所謂長江后浪推前浪,超越前人是件大快人心之事,正好能夠說明我們的文學事業在進步。不可否認,目前的韓寒,其作品的文學底蘊與蘇軾、李清照、朱自清、徐志摩相比,的確存在很大差距。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知道,作為“80后”的青春文學寫手,其出書速度之快銷量之大,確實令不少人驚嘆。在同時代的人群中,韓寒無疑已經非常優秀了。今天的韓寒,還處于不斷成長之中,對于他身上存在的缺點和弱點,我們更應該多些寬容,少些“排斥”,讓他在文學的道路上健康成長!
反思——作家排名不是文學是炒作
在文學的浩瀚海洋里,不為人知并非就沒有價值,不流行未必就是不好的。古人的許多傳世之作甫一問世并非就立即能夠受到公眾熱捧,有的在當時足能紅極一時,卻未必在今天仍舊能賽過那些流行作家。這種所謂的評比,不過是一種身著文化“馬甲”的娛樂化選秀,是一種地地道道的炒作。這是一個娛樂選秀輩出的年代,不排除文學需要與時俱進,但浮躁與媚俗向來是文學的絆腳石。簡單點說,在“娛樂至死”的邏輯命題里,文學涌進娛樂選秀的陣營,就算再如何花哨,也絕非文學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