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80年代女已屆適婚年齡。作為一名生于70年代的男子,我要說,我堅決不娶80年代女子。80年代的女孩子們,幾乎都是獨生女。獨生女們從小就被慣著寵著,天生的以自我為中心,舉手投足間莫不透出一股王者之霸氣。哦買糕的,你是想娶老婆還是想娶女王?
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在大學舞會上,70年代出生的女生們羞怯得像一只小鹿,心神不寧地等待著男生的邀請;而80年代出生的女生們搖身一變成了獵人,看中哪位男生就主動出擊,毫不遲疑。我行我酷,是她們的行事法則;愛了就愛了,是她們的口頭禪(后面還有一句“做了就做了”,且按下不表)。
她們以“新新人類”相標榜。小背包要挎在屁股后面,走起路來背包上的各種小動物隨著背包一顛一顛。露臍裝最好是一年四季都穿著,年輕沒有什么不可以,對不對?至于吸煙喝酒,那就更加不在話下,沒點酒量別指望能灌倒她們。
只要財力方面沒問題,她們總能緊跟巴黎紐約的腳步。享樂就這樣簡化為享受名牌。其實仔細想想,這只不過是想用錢來證明自己而已。她們所標榜的個性,如此蒼白。同樣,她們的思想也是那么的似是而非。后現代是她們的最愛,可是你隨便去大街上找一位80年代的女孩子,問她什么叫后現代,如果她能說得清楚的話,我就輸你一塊錢。
生于80年代,她們的成長與市場經濟同步。找工作的時候,她們很精明地往外企擠。是啊,工作不好找,不信你去招聘會上看看,哪個外企前面不是靚女如云?她們中的佼佼者,像小鳥一樣在外企之間跳來跳去。然而她們也深知好景不長在,在外企做白領,也算是吃青春飯,不充電不行,于是參加各種各樣的學習班,基本上是流行什么考什么。這樣做的好處是手里有一大堆證,用以增加自己的就業資本。至于究竟學到了什么,誰會在乎呢?
參加這類學習班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順便釣個金龜婿,參加這樣的學習班的男士,要么是青年才俊,要么是事業有成,這種人平時不太好找,學習班里倒是滿坑滿谷,隨便挑一個都是上上簽。至少在她們眼里,我這樣的是屬于下下簽的,如果不發生奇跡——比如說世界上只剩下我一個男人——她們是不會考慮屈就的,因而我也樂得說一句,堅決不娶80年代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