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個才女。在讀初中時,作文極好而數學極差,幾次考試都不及格。為了對得起父母和老師,她硬生生地把數學題死背下來,三次小考,數學都得了滿分。數學老師卻認為,她成績的提高是因為作弊。她是個倔強而又敏感的女孩,并不懂得適度地忍耐更能保護自己,就直言不諱地對老師說:“作弊,對我來說是不可能的,就算你是老師,也不能這樣侮辱我。”
結果,被冒犯了的老師氣急敗壞,單獨給她發了一張她根本沒有學過的方程式試題,讓她當場吃了鴨蛋,之后,老師拿蘸了墨汁的毛筆,在她眼眶四周涂了兩個大圓餅,然后讓她轉身給全班看。又讓她去大樓的走廊上走一圈。
這一事件的結果是:其一,讓她休學在家,自閉了七八年,嚴重時,連與家人同坐一桌吃飯的勇氣都沒有;其二,養成了她終生悲觀、敏感、孤獨的性格。盡管她成為著名的女作家,一生走過48個國家,寫了26部作品,用她的作品幫助很多人樹立起豁達、堅強的人生信念,但她自己始終走不出心靈的陰影。
另外有一個才女,少年時同剛才提到的人一樣,讀初中時,國文也出奇地好,曾在年級的國文閱讀測驗中得過第一名。但數學相當糟糕,面對數學課本,就像面對天書,她戲稱自己為天生的“數學盲”,并且斷言無藥可救。
她跌跌撞撞地讀到初三時,數學要補考才能參加畢業考。她知道事態的嚴重,卻無法左右事態的發展,只好整晚不睡覺,把一本《幾何》從頭背到尾。
第二天,上數學課時,老師講到一半,忽然停下來,在黑板上寫了四道題讓全班演算。這沒頭沒腦的四道題在下午補考之前出現在黑板上,又與正在教的內容毫無關系,再笨的學生也能猜到老師的良苦用心。
于是,她忽然就成了全班最受憐愛的人,幾位同學邊笑邊嘆氣邊把四道題的標準答案寫出來,教她背。她努力背會了三道,在下午的補考中得了75分,終于能夠參加畢業考,終于畢了業。后來,初中最后的那堂數學課連同數學老師關切和憐愛的眼神,一并成為她生命中溫馨美麗的記憶。
這里,第一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三毛,第二個故事的主人公是席慕蓉,她倆都是我深愛并曾為之癡迷的女作家。
三毛很不幸,她碰到的是一位看重成績而忽視人格的、具有強烈權威意識的數學老師。他為了維護自己那點可憐的尊嚴而濫用權力,給完全沒有防范能力的三毛在精神上以致命的一擊,讓她窮盡畢生精力都無法從那種傷害中復原。
席慕蓉則非常幸運,她的數學老師并沒有因為她在數學方面的不足而全盤否定她,于不動聲色中放了她一馬,讓她有條件在更適合自己的領域里振翅高飛,用自己的詩、畫和文章吸引和陶冶了無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