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手說,他太喜歡鄭智化的《水手》。他覺得歌里有自己,有自己的無奈,滄桑和堅強。所以,他叫自己水手。
水手出生在一個并不富足的家庭。父母對他期望很高,他們希望水手努力學習,將來功成名就,光耀門庭。對于父母,水手始終覺得自己有愧,父母為他付出太多,他卻未曾回報,因而,十六歲的水手少年老成,透露著成熟與穩重。可水手不喜歡學習,他覺得學校生活不適合自己,他也曾嘗試著努力去做好,然而一頁頁試卷卻無情地否定了他。想要做好卻無能為力,想要放任卻不甘墮落,漸漸地,水手學會了忍耐,學會了在痛苦中無聲地掙扎。
學習上一連串的打擊已使他壓抑苦悶,對現實的不滿更讓他身心疲憊,看著身邊的那些虛偽做作,聞到周圍的那些腐敗氣息,水手覺得,自己置身于此,有些格格不入。
水手很驕傲。盡管他沒有背景,學習很差,他依然不改變自己的驕傲。他驕傲于自己的尊嚴與人格,理想和抱負,那是一種骨子里的驕傲。徐悲鴻說:“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形容水手,再恰當不過。
水手并不孤傲。他接近每一位同學,用自己的真心幫助每一個人。水手經常笑,他的笑聲很大,也很爽朗。
不了解水手的人,會覺得他很樂觀活潑,只有懂他的好朋友明白,那是因為他不想把自己的痛苦流露出來。水手為這份友情感到欣慰,畢竟,能夠明白他心思的人,寥寥無幾。
日子在并不輕松中輕易度過,父母也在為他操勞著。每每看到父母忙碌的身影,水手總是為他們也為自己感到悲哀,尤其是當他拿著少得可憐的成績單看到父母那蒼蒼白發時,更是心如刀絞。
突然,水手萌發了離開學校的念頭,此刻,這個念頭在他心中竟是如此強烈。
水手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父母。意料之中,父親勃然大怒,對他大發脾氣。水手什么也沒說。只是悄悄地走出家門。
深秋的夜晚,空蕩的大街上,水手獨自一人,形影相吊,黑夜比白晝更讓他不知所措。秋風襲來,落葉飄零,荒涼又加濃了他悲哀的色彩。路燈拉長了他的身影,抬頭望望夜空,不見星斗,月亮被烏云遮住,像是燈泡蒙上了厚厚的黑紗。面對當前的一切,他該如何選擇?
后來,水手還是走了,不顧許多人的反對走了。
校園的路上,水手抱著自己的課本,瀟灑地走著,就像易水的荊軻那樣頭也不回。也許沒有人知道,水手的心中正在隱隱作痛。
水手將一段話留給了他的朋友:
每個人都是一只杯子,但杯子的大小不同。
有的杯子裝得下一片汪洋,有的杯子裝不下自己的痛苦。
每個人都是一只杯子,但里面盛的東西不一樣。
有的杯子里盛的是大塊文章,有的杯子里盛的是小肚雞腸。倒空你的杯子,讓人生做別樣想。水手便是一只與天地同形的杯子,把痛苦埋在杯子最深的地方,浮在表面的是用來掩飾傷痛的笑。
坐上南下的列車。水手又望了一眼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嘆一口氣,悵然若失。水手又望了一眼綿延的鐵路,他相信,盡頭的那端便是自己成功的地方,無論這段距離有多么遙遠,在某一個時刻,他必將到達。列車開動了,剎那間,無數幅關于昔日生活的畫面涌上心頭,時而清晰,時而模糊。終于,兩行清淚潸然而下。水手相信自己的堅強,也許,堅強和淚水并不是相矛盾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