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巴導彈危機的刺激下,蘇聯把狠勁都用在了核潛艇制造方面。
全球最大的核潛艇制造基地

當前,俄羅斯擁有4家核潛艇總裝工廠,它們是:阿爾漢格爾斯克州的北德文斯克北方機器制造廠(蘇聯時代的代號叫402廠)、圣彼得堡的海軍造船廠、遠東阿穆爾河(即黑龍江)上的列寧共青城造船廠和中部地區下諾夫戈羅德(原來叫高爾基市)“天青石”股份公司紅色索爾莫沃造船廠。這些船廠的核潛艇生產線,都是在冷戰時期發展起來的。現在,經過俄政府的重新產業組合,402廠和紅色索爾莫沃造船廠已成為全球兩家最大的核潛艇制造基地。
402廠是俄羅斯生產核潛艇制造廠家的“大哥大”。據悉,它的建造能力,遠遠超過美、英、法三國全部總和,曾有過年產6艘萬噸級核潛艇的紀錄。
402廠所在的阿爾漢格爾斯克是俄北方古老的港口城市。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北德文斯克位于北德維納河入白海——北冰洋的入???,接近北極圈。白海、巴倫支海是俄羅斯北方艦隊基地所在地。二次大戰前,為應對希特勒德國侵略擴張,蘇聯政府決定在距德國較遠,且艦艇可以自由進入大洋的這一地區,建立一個新型的大型造船廠。
1938年5月31日,在北德維納河入??诘臑┩可系倪x址報告正式獲準,6月18日,建廠施工隊伍進駐工地。所需技術管理骨干,則從各地船廠中抽調。高度集權的政體,確保了對造船廠的高強度資源投入。為了加快建造速度,總計有10余萬勞改犯投入了402廠的建設。1939年12月,“白俄羅斯”號戰列艦開工建造,標志著這個大型船廠正式投產。
由于402廠的主要任務是建造各類大中型軍事艦船,加上后來發展為戰略武器裝備的生產基地,因此被官方視為高度保密的軍事禁區。直至20世紀80年代初,沒有專用通行證,就連本廠職工的父母親,也不能進入該地區。工廠自身的保衛制度也相當嚴密,從現代的電子設備到古老的獵狗(廠里養了上百條狗),應有盡有。
402廠規模大,設備全,生產加工能力強,連某些特種鋼都可以自己冶煉。重要的車間備有很好的采暖系統,即便在-40℃,生產也可正常進行。402廠占地面積300多萬平方米,擁有一個巨大的42號船塢車間,長436米,寬130米,高72米,面積相當于7個標準足球場。如此之大的一個室內空間,可以同時建造4艘核潛艇,其規模、設施號稱世界之最。工廠職工人數最多時,達到4.6萬人,現在仍有2.3萬人。
從1957年8月9日下水的蘇聯第一艘核潛艇“列寧共青團”號,到今年3月19日俄羅斯潛艇節下水的第四代核潛艇“弗拉季米爾-莫諾馬赫”號,402廠共為蘇俄海軍提供了128艘核潛艇。目前廠內在建的核潛艇至少有3個型號5艘艇。
“天青石”股份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設計和制造潛水艇的俄國營企業。先是制造柴油發動機潛艇,后來負責制造攜帶巡航導彈的核潛艇。該公司的骨干工廠是紅色索爾莫沃造船廠。該廠從20世紀40年代初開始建造潛艇,如“麥克級”、“塞拉級”攻擊型核潛艇,W級、R級常規潛艇和J級導彈潛艇、G級導彈核潛艇、P級試驗導彈核潛艇。蘇聯第一艘G級導彈核潛艇也是該廠于1967年建造完成的,后來又建造了一艘P級試驗導彈核潛艇。70年代后,它也建造過T級,即“臺風”級核潛艇。紅色索爾莫沃造船廠現在被列為俄戰略后備的核潛艇制造基地,可以隨時接受國家的新制造任務。
好勇斗狠的潛艇紀錄
古巴導彈危機后,赫魯曉夫痛下決心,加快戰略核潛艇的研制和生產,只要施工需要,一切大開綠燈。1967年“十月革命”節前夕,蘇聯海軍一天之內就從3家造船廠接收了3艘大型戰略核潛艇。而402廠建造的第二代核潛艇667A一共建造了77艘,真正體現了赫魯曉夫流水批量生產的預言。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核潛艇最大批量生產的一個型號。
667A型艇的批量建成,打破了美國在核潛艇領域的優勢,迅速扭轉了冷戰中美蘇戰略力量的對比。冷戰競爭是通過實力來說話的,美蘇限制戰略武器的談判多年踏步不前,在第一艘667A艇出現后5年的1972年,雙方終于達成了第一階段限制進攻型戰略武器的協議。
當美軍海軍造船工業開始努力挽回劣勢時,蘇聯的核潛艇制造業卻一次又一次重創美國的心理優勢。第二代核潛艇中,有幾個蘇聯人引以自豪的型號。如世界上航速最快的661型K-162艇(P級)。該型核潛艇擁有世界上最高的水下航速紀錄——44.7節,這個速度至今仍沒有被打破。
K-162是世界上第一艘以鈦合金為主體材料建造的潛艇。由于鈦合金加工要求高度清潔的施工環境,402廠要求進入車間的人員必須穿白色工作服,戴白手套。每天對施工場地進行濕法打掃清理。在用鈦制造核潛艇方面,俄羅斯領先于世界所有國家20年。美國也曾試圖用鈦合金建造潛艇,但因焊接工藝未過關而失敗放棄。
如果P級核潛艇帶有試驗性質的話,那么隨后批量建造的“阿爾法”(A級)則徹底將美國海軍的心理優勢擊敗。1979年春,美國海軍編隊的聲納捕捉到了一艘“阿爾法”,而當發現“阿爾法”能潛入700米深的水下時,竟然不知所措。數艘美國當時最好的“洛杉磯”級潛艇企圖跟蹤對方時,“阿爾法”憑借著43節的高航速和鈦合金殼體所具有的高強度、低磁性特點,輕而易舉地將“洛杉磯”級遠遠地拋在了后面,并在片刻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為了保存顏面,美海軍竟然聲稱遇到了水下“UFO”。
是中國給了這些工廠第二次生命
蘇聯解體時,402工廠在建的核潛艇至少有9~10艘。起初由于軍費緊張,工程款不能及時到位,連工資都發不出,但工廠仍千方百計地維持著,力爭每年交一艘核潛艇。國家也設法安排一些其他項目維持它的運作。
2000年6月,俄羅斯海軍在對自己的水下核力量進行盤點時感到非常震驚:只有25艘核潛艇還能服役,所攜核彈頭為2272枚,遠遠低于國家戰略需求。于是俄政府馬上開工建設第四代“北風之神”級核潛艇。2001年12月,普京總統專程到北德文斯克的402廠,參加第7艇“獵豹”號交付北方艦隊的儀式。普京總統不時親自過問潛艇建造的事宜,還給402廠的工人提高工資,節假日時必發賀電鼓勵,大大提高了工人們的士氣。此時,俄羅斯新一代核潛艇的建造速度是過去幾年的10倍。
2002年5月,中俄簽署價值16億美元的8艘“基洛”636型潛艇采購合同,這筆“世紀采購”幾乎拯救了俄羅斯瀕臨死亡的潛艇制造業。按照俄國家武器出口公司的指令,圣彼得堡的海軍上將造船廠、北德文斯克的“星星”造船廠、下諾夫哥羅德的紅色索爾莫沃造船廠以及遠東共青城造船廠平分了工作量。于是,從遙遠的北歐到中俄界河黑龍江的對岸,到處傳來久違的車床轟鳴聲與電焊槍火光,一位海軍上將造船廠的老技師告訴來訪者:“我們真要感謝東方的鄰居,是他們給我們工作。從蘇聯解體后,這里就沒有像今天這樣興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