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6日,恰是無官無職、一介草民的謝長廷最后力挫群“王”,殺出重圍,贏得了民進黨“總統”初選的勝利。這不禁令人大跌眼鏡,輿論紛紛表示,這個“九命怪貓”將會成為2008年國民黨翻盤的最大障礙。
傳奇的民進黨元老
1946年5月18日,謝長廷生于臺北市一個中醫師家庭。父親喜歡詩詞歌賦,常和孩子對對子,培養謝長廷的國學底子。不幸的是,在他小學五年級時,父親因投資生意失敗而遠走異鄉避債,大字不識的母親帶著三子二女投奔娘家,靠擺地攤、做衣服、種菜,一面維持全家生計,一面償還父親留下的債務。母親的堅忍和對家庭的無私奉獻,給謝長廷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至今仍把母親奉為心中的“活菩薩”。

由于家境困苦,謝長廷曾賣過冰棒、撿過廢鐵、糊過花燈,幫助母親維生。中學時謝迷上體操,曾獲臺灣省中專以上學校運動會體操吊環冠軍,也因迷戀體操而成績一落千丈,只好以同等學歷考取公立臺北商專。商專畢業后,謝經過一年的補習,考入臺灣大學法律系,并在三年級(1969年)時以全臺第一名的成績通過律師資格高考。大學畢業后,謝同時考取臺大法律研究所和日本文部省獎學金留學考試,他選擇赴日本京都大學留學攻讀法哲學并獲碩士學位,1975年因父親病危而中斷留日法學博士班學業返臺。
1981年12月,謝長廷以推動民主運動“當仁不讓”的態度投入臺北市議員選舉,首次競選即以第一高票當選,與陳水扁、林正杰一起被稱為“臺北市議會”的“黨外三劍客”。1986年6月,臺灣黨外勢力成立“秘密建黨委員會”,謝作為10人小組成員之一,全程參與了民進黨的組建及黨綱、黨章的研擬,“民主進步黨”的黨名即由謝在建黨大會上所提出并被采納。
“九命怪貓”屢屢翻盤
從1981年涉入政壇當選臺北市議員,到后來轉進“立法院”,謝長廷憑借扎實的法律學識、無礙的辯才、認真問政的表現,累積了相當的人脈、人氣和聲望。然而1994年7月,一心問鼎臺北市長的謝長廷在黨內初選中不敵陳水扁,黯然退出,政治行情急轉直下;1996年3月,謝長廷以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身份與彭明敏搭擋競選“總統”遭遇慘敗;隨即又因妻子卷入轟動一時的邪教案件“宋七力宗教詐財案”而聲名狼藉,跌入從政以來最大的政治深淵中。
然而,一直以日本幕府將軍德川家康講求謀略、忍辱負重、待機而動為精神指導的謝長廷經過一段時間沉潛后,毅然決定離開自己生長和從政的地盤,南遷高雄,以競選高雄市長為重新出發點。經過一年余的努力耕耘,特別是在1997年底,只身前往南非駐臺官員住宅,成功游說“白曉燕案”嫌疑人陳進興釋放人質并棄械投降,謝長廷重新在媒體爭得機會,獲得正面評價,增加了再度崛起的資本,1998年12月,他以4000多票的微弱優勢擊敗尋求連任的吳敦義當選高雄市長,政治行情止跌。
在6年的高雄市長和兩年的黨主席任內,謝長廷精心經營,為再上層樓積蓄能量。在市政建設上,他舍棄循序漸進的方式,提出“本地特色、跳躍成長、區域整合、不搞對抗”的施政方針,下大力改善高雄飲用水質,聯合南部民進黨執政的五縣市高分貝地向“中央”喊話,爭取南部建設;要求調整重北輕南的政策。在高雄形象塑造上不遺余力,不僅爭取到民進黨黨慶活動、“國慶”煙火、元宵燈會南下高雄,還頻頻走出島內,到國際上活動,為高雄市爭取到2009年世界運動會的主辦權。經過6年的努力,謝長廷的施政滿意度節節上升,據2004年7月《中國時報》對北、高兩市長的施政滿意度的民調顯示,謝長廷以78%超過馬英九的76%。
長廷兵法:忍、詐、狠
此次民進黨初選,被臺灣媒體評為“刀刀見骨”,面對著主要對手蘇貞昌的進逼,謝長廷殺出重圍,盡管在最后72小時,爆發了他的“政治獻金案”,但謝長廷卻扭轉劣勢,順勢操作,反而得到了更多的同情與支持。中評社認為,謝長廷完全繼承了日本政治家德川家康的政治手腕,那就是以“忍、詐、狠”為主的“長廷兵法”。
謝長廷年輕時熱衷體育,體操的特性也因此融入了他的性格中:柔軟、圓融、不強求、不硬碰。他曾說:“體育追求的是力與美,有點冒險精神,大概我的一生也是這樣。”謝長廷一貫擅長吃四海飯、喝五湖水:一貫道的廟宇寺觀,他去上香、去稱兄道弟;基督長老教會的殿堂圣地,他也去祈禱、去下跪讀經;至于大企業、大財團,謝更常有接觸。

在民進黨初選前夕,有位臺灣政治評論家親自問謝長廷,你現在什么職務都沒有,你能有什么策略對付呢?謝長廷回答得很智慧,他說“沒有官職最大”。換句話說他認為無官一身輕,他沒有什么行政資源可以供給他揮灑,但也不會有什么負擔。于是他走南闖北,所有地方比較有聲望的人,他可以個別的、一個一個去拜訪,可以厚植,他慢慢就生根于基層。
臺灣最新一期《新新聞》精辟地分析了“長廷兵法”的套路:在丑聞面前,謝長廷“忍”住反擊,大打悲情牌,博取民進黨支持者的同情心;當對手抨擊謝長廷的“憲法一中”(謝在行政院長任內曾表示,贊成“憲法一中”)時,謝則拉上急獨分子葉菊蘭、蘇治芬走上臺前吶喊,而自己躲在后面,透露出他“詐”的另一面;對于其他幾大天王卷入的逼陳水扁退位之說,謝坐看別人發起攻擊,自己卻在一旁打了就跑,這就是他的“狠”。
“無情的忍耐”、“無比的謀略”、“斗爭、謀略、殺機、詭詐”這些德川家康的政治謀略在謝長廷身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身邊的女人
當然,頭一位是他的太太游芳枝。游是謝長廷的臺大法律系同窗,也是他的初戀。這對夫妻可真是人生知己,總是共同進退,一致對外,包括夫妻雙雙拜倒在臺灣神棍宋七力門下,都是同聲同氣。
這次民進黨黨內初選,游芳枝配合謝長廷的“悲情戰術”,在選前一天站出來,帶淚泣訴:“我先生每一次選舉都這么辛苦,看得我很不舍”,這點非常博得民眾同情。
除了謝長廷的太太,葉菊蘭是謝長廷政治生命中重要的一位。謝擔任“行政院長”時,請了她擔任副院長。這次黨內初選,葉菊蘭積極為謝長廷奔走,搶攻客家選票。作為女人,葉菊蘭跟游芳枝一樣,敢在電視上熱淚揮灑。
葉菊蘭之所以被謝長廷相中,是因為葉在臺灣的獨特地位。由于葉菊蘭亡夫鄭南榕為抗議國民黨箝制言論自由,自焚而死。她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臺獨教母”,在民進黨內地位頗高。當謝長廷的對手以“憲法一中”來攻擊謝長廷時,謝指著身旁的葉菊蘭說:“如果我真的贊同憲法一中,她是獨派的代表,會跟我站在一起嗎?”
謝贏得黨內提名后,葉菊蘭專程到高雄拜訪南部獨派大佬,拍胸脯為謝長廷說話,“我葉菊蘭幫謝長廷背書,他絕對沒問題”。據悉,葉菊蘭還將陸續拜會辜寬敏等北部的重量級獨派人士,幫謝長廷化解綠營內部的矛盾。
謝長廷身邊的第三個女人便是云林縣縣長蘇治芬。蘇深受葉菊蘭的影響,始終力挺謝長廷,當其他縣市長打電話要她挺蘇貞昌時,她的回答是:“我姐姐(她以葉菊蘭為姐)挺誰,我就挺誰”,并賣力站臺演講,號召黨員“請大家給謝長廷溫暖”。
馬英九最大的絆腳石
初選勝利后,謝長廷雖忙于弭平黨內裂痕,但對外相當低調,且不愿觸及“后扁”話題,以免觸動陳水扁;臺灣輿論認為,隨著陳水扁任期屆滿,黨內未來逐漸形成“謝總統核心”已是大勢所趨,他與馬英九的爭奪戰將會是臺灣今后一年的最大看點。

為了2008年的選戰熱身,謝長廷已經開始了“嗆馬”行動。5月10日,謝長廷在桃園學校演講,談論到“危機”時,不忘貶損馬英九。謝長廷說,我有什么危機,都會圓滿解決,但馬英九,本來不是危機,被他搞一搞就變成危機。
現在,馬英九的選戰班子對謝長廷頭疼不已,國民黨高層對謝長廷評估是“這個人很難纏,選戰好打但是不好贏”。國民黨黨內多位“立委”都覺得謝長廷人格特質陰柔,而且辯才無礙,操作選舉犀利,因此常常讓對手掉落陷阱,是個非常厲害的對手。馬英九的幕僚甚至認為,這場大選已不可避免將陷入負面選舉的泥淖。
可以想見,善于玩弄手段和搖動舌頭的謝長廷必定會在下一年替馬英九制造不少難以處理的政治危機,令小馬哥感到頭痛無比。但謝長廷的活潑口才和靈敏頭腦不一定保他于2008年打敗馬英九。臺灣有分析家尖銳地指出,謝長廷太過權謀,雖有包容之心,但利字當頭;政治手腕雖活,但大智慧不多。玩政治,除了口才和頭腦,還需要很多其他的元素,例如狠毒、奸詐和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