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許多國有企業完成了公司制改造,企業股份進一步多元化,除了少數由國家壟斷經營的企業外,都積極發展多元化投資主體的公司,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盤活了部分存量國有資產。但在資本運營中中還存在大量問題亟需改進。要發展和完善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需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資本運營者隊伍,積極培育資本市場,加強完善中介機構隊伍,與宏觀產業結構調整緊密結合,建立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關鍵詞:國有企業;資本運營;產業結構;社會保障
中圖分類號:F27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7)04-0025-02
一、國有企業資本運營的障礙及存在的問題
(一)資本運營者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資本運營是高智力密集型活動,發展資本運營需要造就一批熟練掌握資本運營知識,富有實戰經驗的高素質的資本經營者隊伍。但目前我國資本運營者隊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資本運營者逐步進入高學歷的知識結構,但綜合職業素質有待提高;企業領導制度改革成效顯著,但還需進一步科學化、規范化;經營者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但缺乏長期激勵機制等。
(二)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善
目前我國各地的產權交易市場形成時間比較短,運行不規范,相應的制度建設又很滯后,可以說還處于起步階段,具體表現為:產權交易市場缺乏宏觀指導和統籌規劃,政府外部推動作用過大,產權交易主體不規范,立法滯后導致行為不規范等。我國的證券市場發育只有10年左右的時間,可以說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存在的問題較多。一是行政化是我國證券市場的第一個制度缺陷。由于行政權力和行政機制的大規模介入,我國證券市場被嚴重行政化了。二是競爭機制、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的三重缺陷。我國的證券市場缺乏產權關系明確的市場主體,缺乏通過正常競爭而形成的市場價格,缺乏市場主體間通過價格而形成的有效競爭,這些都是我國證券市場上資源流動和動態組合機制不健全,從而不能形成有效的資源配置機制的根源。三是市場結構單調是我國證券市場的重要制度缺陷。如我國的證券市場只有股票、債券等現貨市場,缺乏期貨期權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場。四是缺乏價格市場化的基礎是我國證券市場的功能缺陷。在我國證券市場上價格形成的市場機制還遠不具備,市場的起落往往不是供求關系的真實反映,這種失真的市場價格是不可能擔當起引導社會資源流向從而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的重任的。
(三)缺乏規范化的中介機構
資本運營的主要業務是從事資金融通、產權交易和資產重組等,這項業務需要廣泛而正確的信息、深入且專業化的分析、需要資本市場的操作能力等,而這些僅僅依靠企業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借助于一種高度專業化的中介服務,這種專業中介服務通常是由投資銀行來完成的。但我國的投資銀行等中介機構起步較晚,對企業的購并、內部財務管理等知之甚少,服務意識淡薄。正是由于缺少規范化的中介機構導致了國有企業資本運營過程中出現了信息風險。
(四)產業結構亟待調整
我國產業結構不合理是目前經濟中突出的問題。從地區產業結構來看,主要是“大而全”、“小而全”、結構重復等現象嚴重;從行業結構來看,主要是優勢不突出,沒有形成優勢群體;從產品結構看,主要是技術水平低,產品雷同,重復生產,產品更新換代慢,產品結構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中、低檔產品過剩積壓,高新技術產品短缺;從企業組織來看,主要是企業規模小,生產集中度低,核心競爭能力沒有形成,適應市場的能力不強。
(五)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存在的問題是:統籌層次低、社會化管理和服務程度低。除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比較成形外,其他社會保險仍然處于試點階段,并沒有全面實行社會統籌;覆蓋面不完整,待遇水平存在較大差別;社會保障制度總體籌資比例偏高,企業負擔過重。雖然我國在社會保障這方面的制度框架已初具雛形,并按現有的在職職工共同承擔的原則提取基金。但目前存在這樣一種情況,本該用于社會保障的基金積累,用在了生產建設投資方面,形成了保障基金的歷史欠賬,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徹底解決。因此,我國應該健全社會保障制度,以推動國有企業的資本運營,盤活存量資產。
二、發展完善國有企業實行資本運營的對策
(一)造就一支資本運營者隊伍
經營者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培養高素質的資本經營者,除了經營者自身的努力,還需要提供一定的外部條件。第一,建立和完善資本經營者培訓制度。如建立資本經營者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加強培訓基地的規范化建設,加大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等措施。第二,建立和完善資本經營者激勵約束機制。可選擇年薪制度、產權激勵制度、榮譽激勵等措施激勵資本運營者。
(二)積極培育資本市場
首先,規范上市公司的行為,做到明晰產權,理順它與地方政府、國有銀行、主管部門的關系,解決好企業的資金軟約束及內部管理失控等問題。其次,改造和培育資本市場的投資者。資本市場上理想的投資者應該是各機構投資主體,如投資銀行、投資基金、各種社會保障基金等。再次,加快產權的有形市場建設,充分發揮產權交易市場的作用。最后,加快立法和監督體系的建立。建立一套規范市場主體、規范市場活動秩序、改善和加強宏觀調控及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法律,以保證企業資本運營的順利進行。
(三)加強中介機構建設
中介機構的行為直接關系到資本運營的成敗,中介機構在資本運作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因此,我們應建立一系列完整配套的中介機構,如金融機構、信息網絡、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所等等,其中最為關鍵的是要建立和發展我國的投資銀行,即金融市場中最具活力和創新性的行業。投資銀行是指資本市場中所有從事有償中介業務的金融性機構,其業務范圍很廣,如證券承銷、分銷和買賣,代理企業兼并和收購,提供財務和投資咨詢等,實質是資金短缺者和資金盈余者之間的中介人,在經濟生活中的基本功能是融資中介功能,是提供融資中介服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投資銀行在資本運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對于籌資者,可以開辟籌資渠道,擴大資金來源,降低發行費用,減少籌資成本,加強證券信用,協助理財;對于投資者,可以指導投資方向,降低投資風險,擔任投資顧問,促進資產增值,開拓投資領域。國有企業可以通過投資銀行把企業增資減債和股份制改造結合起來,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投資銀行體系。投資銀行可以選擇一些有上市前途的國有企業作為投資對象,幫助企業解決在上市集資前的融資安排和發展計劃,對企業注入資金和技術,讓企業改善自己的產品,樹立企業的形象,然后,投資銀行負責做企業的保薦人,將企業推薦上市給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再將前期投入的資金套現回收。因此,政府可以有計劃地建立一批以包裝國有企業上市為目的的投資銀行。
(四)與宏觀產業結構調整緊密結合
要把國有企業進行資本運營和國有資產戰略性重組有機結合起來,有利于國有經濟整體上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國有經濟的整體效益。政府可以運用宏觀調控手段通過資本運營實現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在綜合考慮全局的條件下,制定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調整計劃,明確產業發展順序和重點,利用各種調控手段引導和鼓勵企業通過資本運營增強優先發展產業的實力,推動產業升級。要想進一步調整我國不合理的產業結構,就必須宏觀上加以引導,依托優勢企業進行兼并、收購、聯合等資本運營活動,實現優勝劣汰,使存量資產得到優化得組。
(五)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在資本運營過程中,必然會使一些企業被兼并收購或破產,由此導致一部分富余人員進入社會,因此應盡快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支柱,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要加快形成獨立于企業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范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可靠、穩定的社會保障基金的籌措機制和有效營運、嚴格管理的機制。堅持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推進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制度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失業保險制度,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把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納入失業保險。加強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市貧困人口救濟補助標準。積極發展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優撫安置和社會互助等社會保障事業。發揮基層組織、社區組織在社會保障以及管理和服務方面的作用,對于由于歷史原因造成的國有企業社會性負擔重的情況,將通過一部分國有企業資產變現所得的收入用于社會保障的基金的積累,彌補國有企業在社會保障方面的歷史欠賬。
參考文獻:
[1] 余東華.海爾的資本運營型管理模式探秘[J].企業經濟,2004(1).
[2] 趙三淵,曹杰.資本結構優化及資本運營初探[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5(7).
[3] 王學東.國有資本運營機制重構論[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4] 魏杰.產權結構多元化的實現方式[J].上海國資,2002(5).
[責任編輯 孫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