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甩圖版”網絡建設后,勘察設計行業進入了以CAD應用為主的第三個信息化階段。然而,作為設計師“母語”的CAD,卻仍然是國外巨頭的天下。
這種局面并非該領域特有,細算起來似乎所有行業都難逃此劫,可以算是中國特色了。論技術比不上國外巨頭,論資格相差更遠,國產廠商似乎沒有翻身的機會。尤其是在WTO的壓力下,壟斷伎倆也不好使了。
究竟是技術問題還是廠商的經營問題?目前國產廠商市場力度不大,缺乏行業協會的正確有效引導,同時與用戶的溝通渠道也并不暢通。這就造成國內CAD軟件發展的好壞,用戶并不知情,很多被“正版化”逼迫的設計單位是硬著頭皮購買國產軟件的,正版的錢是花了,到頭來還要偷偷摸摸地繼續使用盜版軟件。
“十一五”期間, 行業協會將狠抓行業信息化建設。推進行業CAD軟件正版化、國產化是重點之一。在中國,政策是很有用的東西,既然國家發話了,行業協會自然是義不容辭。
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共有勘察設計單位497個、地方協會團體單位44個、部門行業協會團長體單位23個和協會分會、工作委員會15個,基本覆蓋了全國的勘察設計咨詢單位。把握著廠商和用戶的資源,一方面要積極走進應用一線,了解實際需求,進行貼近應用的評測; 另一方面要帶動廠商研發,組建良性互動,用協會的力量推動CAD國產化進程。
工作委員會牽頭的CAD評測結果出臺后,中勘協向全行業推薦了以浩辰、中望為代表的國產軟件廠商生產的CAD產品。“行業協會搭臺、廠商唱戲、會員單位受益”——工作委員會開始探索這樣的國產CAD的應用之路。
讓一線設計人員“棄洋從中”就要發揮榜樣的力量。一是要積極宣傳應用案例,讓潛在用戶看到使用者的成果,有機會接近國產CAD。另外,推動“一把手”工程,給企業的領導者“洗腦”,讓他們認識到CAD國產化、正版化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榜樣的作用是積極的,因此塑造榜樣時就要格外認真。行業協會不同于媒體廣告,除了具備鑒別能力,義不容辭的責任感更應該是該協會的價值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