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時
1.概念:因經度而不同的時刻稱地方時。地方時是把當地當天太陽升得最高的時刻定為正午12點,并以此為標準來劃分的時刻。
2.地方時的計算要注意以下幾點:
(1)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一緯線上東邊地點比西邊地點先看到日出,東早西晚是計算地方時的關鍵。
(2)地方時與區時的差異。
(3)確定某一地點的地方時,該點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圖中或題干中隱含的。
(4)明確地方時的換算關系1小時/15°;4分鐘/1°;4秒/1′;“東加西減”。
(5)計算過程相加大于24小時,減去24小時,日期加一天;相減不夠減,借24小時,日期相應減一天。
二、時區和區時
1.時區的劃分: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占經度15°,每個時區內使用相同的區時,不同的時區有不同的區時。全球有24個區時(標準時)。
2.時區的名稱和分布:0°經線所在的時區(東、西經7.5°之間)叫中時區(或零時區),由此向東,每隔經度 15°,依次為東一區、東二區、……東十二區;中時區向西,每隔經度15°,依次為西一區、西二區……西十二區。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各占經度7.5°,它們之間的區時相同而日期不同。
3.中央經線和時區界線:0°經線是中時區的中央經線,其他各時區的中央經線的度數是15°的整倍數,即15°乘以該時區的時區數。例如東八區的中央經線是東經120 °(15°×8=120°)。
4.區時和時區的換算:各時區以本時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刻,作為全區各地統一使用的時刻,這種適用于同一時區的時刻,稱為區時。區時和時區的含義是不同的。區時是時間概念,時區是空間概念。區時和時區是有聯系的,兩地相差幾個時區,區時就相差幾個小時。也就是說,兩個時區之間有幾條時區界線,它們之間的區時就相差幾個小時。較東的時區,它的區時較早。
三、日期
1.日界線的含義。
(1)人為日界線:國際上規定,把東、西十二區中央的180°經線作為日界線,也叫國際日期變更線。日界線兩側的日期相差一天,當海船或飛機在太平洋上由西向東航行越過日界線時(從東十二區進入西十二區),日期要減去一天,由東向西航行越過日界線時(從西十二區進入東十二區),日期要加上一天。為了照顧同一行政區域內日期的統一,日界線有三處偏離了180°經線,曲折地繞過大陸和島嶼,使它通過海峽和大洋,避免穿過陸地。日界線兩側的東、西十二區,日期不同而區時相同。
(2)自然日界線:地球上地方時為0時或24時所在經線。
2.涉及日界線的計算問題。
(1)先確定日界線的位置即180°經線。
(2)按地球自轉方向越過日界線采用“東減西加”的原則。
(3)注意越過日界線計算日期時,要注意星期的變化,月份的變化(大小月差異,平年與閏年的月份變化),年份的變化。
(4)確定某一日期所占比例時除確定180°經線外,還要找到“零”時對應經線。
范例分析:
[例題1]一艘輪船,于2004年1月25日上午10點從上海港起航,經過90整天后越過太平洋到達美國的圣弗蘭西斯科(西八區),問到達地是幾月幾日幾點鐘?
解此題要注意下面的問題:
①換算區時題中有行程時間時,要統一歸算成出發地(或到達地)的區時,并加行程時間。
②出發日期和到達日期是跨月份的,要注意大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各月是31天),小月(四、六、九、十一各月是30天)的天數,二月份要注意平年(28天)或閏年(29天)。一般地說,這一年的公元年份能被4整除的(如2004年)是閏年,不能被4整除的 (如2003年)是平年。
答案:2004年4月23日18時

[例題2]如右圖中,中心點表示北極,陰影為3月21日,非陰影區為3月22日。讀圖回答。
(1)OP的經度為______,ON的經度為______。
(2)這時北京時間為3月______日______時。
解此題要注意下面的問題:
(1)由圖所給的條件,先畫出地球自轉方向(呈逆時針),因為
按地球自轉方向ON—OP為3月22日(非陰影部分),OP—ON為3月21日(陰影部分),則ON為新一天的開始即3月22日0時,OP與日界線重合即為180°,根據圖中120°推出ON為60°E。
(2)明確北京時間為120°E的地方時,因ON為3月22日零時,即可推出北京時間為3月22日4時。做題過程中可以把方向、日期標注在相應位置上,推斷北京時間可以采用畫數軸作輔圖的方法。
答案:(1)60°E180°(2)224
責任編輯 李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