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教育價值觀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關系。越來越多的班主任發現,想做好新時期高中生的德育工作已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筆者有如下深刻的體會。
體會一:班主任要把“微笑”送給每一個學生。現在的高中生個性都很強,無論是嚴厲的班主任還是民主的班主任,都覺得很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我覺得,“嚴師出高徒”沒有錯,但嚴格有時會使學生的逆反心理更強烈,導致師生關系的僵化;民主是正確的,但有時也未必能讓學生佩服。最好的方法是把微笑送給每一個學生。在學生成功時,用微笑送去欣賞;在學生犯錯時,用微笑送去寬容;在學生失落時,用微笑送去鼓勵;在學生迷茫時,用微笑送去信念。微笑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
體會二:教師要把“關愛”送給每一個學生。每一位教師都懂得愛學生的重要性,但不一定人人都會愛。有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一天,班里一位女同學找我說:“老師,從初四起我就把自己封閉起來了,努力學習。到了高中以后,壓力特別大,而且老師們都不注意我,我有時甚至想通過故意犯錯吸引老師的注意……”。聽了這番話,我驚呆了。一個在老師眼里,文靜、懂事、學習努力、成績良好、最讓老師放心的女同學,竟然如此渴望與老師交流,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愛。看著她臉上的淚痕,我知道了,我不是一個好的班主任。我們這些班主任習慣于把自己的愛過多的分給那些學困生、德困生、貧困生,卻忘記了那些不讓老師操心的好學生也同樣希望多得到老師的關愛。
體會三:班主任要把“真誠”送給每一個學生。我發現,多數學生與班主任之間都會保持一定的距離,“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的朋友式的師生關系”也不像說起來那么簡單。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應該是心與心的交流才行。在與學生交流過程中,真誠是我恪守的準則。久而久之,學生都愿意與我交流思想,甚至把自己的秘密說給我聽。一天課間,有一位男同學找到我說有事要跟我說。起初很不好意思,后來鼓足勇氣,“老師,我跟你說了,你別笑我。我發現自己挺喜歡我同桌(女生)的,我知道這樣不對,可又不知怎么辦,不想讓別人知道,所以我想跟您說說。”聽完他的話,我的心里熱乎乎的,因為這種敏感的話題學生通常是不說給父母和老師聽的,能得到學生的信任,是我最大的幸福。在德育工作中,師生間的溝通,一定是心與心的交流才最有效。
體會四:班主任要把“正氣”送給每一個學生。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深深體會到,一個班級風氣的好壞與班主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我的帶班宗旨是,班級必須有強大的凝聚力,必須有強烈的集體主義觀念,必須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一定要為學生創造一個學習和做人的良好的環境氛圍。記得班上一位復讀生上大學臨走時對我說:“老師,咱班學生真是非常團結,班級風氣特別正。”這句評價我至今難忘,這是對我工作的一種肯定和鼓勵。
體會五:班主任要把“反思”留給自己。如果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學生卻不認可,那么,你就是一個失敗的班主任。失敗的原因不在于學生而在于老師。這時不要抱怨、煩躁,可以從工作方法、態度上找原因,切忌把所有的過錯都推到學生身上,否則你將失去很多。
無論是班主任還是科任老師,要想得到學生的認可、贊同,除了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授課技能外,必須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敬業心。課堂授課有風格,語言表述精彩,知識豐富準確,學生會喜歡你;有愛心,富有情趣,有高尚情操的老師更會令學生由衷地敬愛。“親其師,信其道”是至理名言!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