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000萬救護重點檔案日前從財政部獲悉,2007年國家重點檔案搶救和保護補助項目的評審工作順利完成,中央財政設立的全年共9000萬元專項補助資金已經下達到涉及的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目前,我國各級檔案館保存著近2億卷珍貴檔案,其中有1200萬卷屬于國家重點檔案,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情況,時間跨度長達近1300年,是國家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軍首個專門檔案數據庫標準誕生 日前,全軍首個專門檔案數據庫標準——軍隊紀律檢查檔案數據庫及著錄格式,在沈陽軍區檔案館通過專家論證,標志著軍隊專門檔案數據庫建設有了更加科學規范的標準。
唐山開通“七·二八”抗震紀念網 由河北唐山市檔案局、市民政局共同建設的“唐山紀念網”于近日正式開通。“唐山紀念網”的開通,為關注唐山7·28大地震的社會各界朋友提供了一個網上交流空間,為人們表達情感提供了新的形式,唐山市檔案局將在網站上陸續公布館存31年來有關唐山7·28大地震的珍貴史料。
廣東多部門聯合推動家庭建檔 繼今年5月廣東省檔案局、省文明辦、省民政廳、省婦聯、省總工會首次聯合召開全省家庭建檔推介工作會議之后,近日,多家部門再度合作,聯合發出《關于在全省開展家庭建檔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推動全省范圍的家庭建檔工作。截至7月底,廣東全省已有近10萬戶家庭建立了檔案,并先后誕生了4家私人檔案館。今年新修訂的《廣東省檔案條例》還新增了“公民建立個人檔案館”的規定。省檔案局計劃到2010年,全省實現20萬戶左右家庭建檔的目標。
200多件中國檔案文獻遺產珍品在瓊展出 近日,在海南省檔案館開幕的中國檔案文獻遺產珍品展,將200余件來自全國各地的檔案珍品展現在公眾眼前。此次展覽的檔案文獻上起盛唐,下至民國,時間跨度超過1200年。展品來自全國20多個檔案館。在這些展品中,明代金書鐵券、清代皇室玉牒、康熙帝傳位遺詔、孫中山手跡“博愛”等特別引人注目,價值極高。
浙江建立界線檔案管理制度服務社會 浙江省政府日前要求各級民政部門依法建立界線檔案管理制度,加強界線檔案的利用服務,為政府土地、資源普查以及社會各界提供服務。其中,為政府土地、資源普查等提供檔案數據屬于無償的,對社會提供服務將采用市場化手段。根據浙江省政府日前發布的《浙江省行政區域界線管理辦法》規定,從今年9月1日起。在界線勘定、維護、檢查、變更等過程中形成的界線檔案資料,應當立卷、歸檔、保管、移交、驗收。行政區域界線檔案管理工作接受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南京市秦淮區率先試點建立公務員誠信檔案 日前,南京市秦淮區在全省率先試點,由區紀委聯合人事局為紀檢、組織、宣傳、機關工委等9個部門的190名機關干部建立了公務員誠信檔案。誠信檔案內容主要包括個人基本信息、金融信息、消費信息、商業信息、獎懲信息和交通肇事信息等六大類,具體記錄公務員廉潔信用、守法信用、納稅信用、公德信用、借貸信用等方面的情況。
潮汕僑批申報“世界記憶遺產” 被譽為“僑史敦煌”的潮汕僑批由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向省檔案局申請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后,目前已由省檔案局上報到國家檔案局,
“珠海市數字城建檔案館示范工程項目”通過驗收 2007年6月2日,“珠海市數字城建檔案館”示范工程項目通過建設部驗收。珠海市數字城建檔案館示范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標準規范的制定、數據資源建設和應用系統開發建設四部分。珠海市數字城建檔案館系統示范項目的驗收,標志著我國城建檔案信息化建設進入一個新階段和層次。
廣東省檔案館“名家講堂”開講 由廣東省檔案館、孫中山基金會聯合舉辦的“名人名家講堂”近日在廣州正式開講。7月12日,由中山大學任劍濤教授擔任首講嘉賓,接下來將基本以每月一次的頻率為市民提供系列公益文化講座。“講堂”擬邀請張豈之、張磊、任劍濤、朱維錚、黃天驥、雷鐸等全國知名專家。就中國文化,特別是廣東地方文化以及當前社會時政熱點等問題發表演講。
(以上均摘自《檔案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