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書記徐光春向省檔案館捐贈檔案 近日,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收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原軍事部記者郭學琳寄來的書信,并附有前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1992年到河南視察時書寫的11首詩詞,且多數沒有發表過。徐光春書記收到后親自簽發“請省檔案局存”的批示。這對豐富河南省檔案館館藏具有重要意義。省委書記如此關心檔案工作,對全省檔案工作者是極大的激勵。
編寫《檔案年鑒》留存蘭臺輝煌 日前,鞏義市檔案局抓住市委市政府創辦《鞏義年鑒》的有利時機,成立了《檔案年鑒》編寫領導小組,明確兩名責任心和使命感較強的同志為撰稿人。《檔案年鑒》的編寫將為《鞏義年鑒》增添濃重的一筆。也將成為展現蘭臺風采,宣傳檔案事業的窗口之一。
社旗縣公開選拔縣檔案局副局長 日前,社旗縣公開在全縣范圍內選拔縣檔案局副局長一職。選拔過程嚴格遵循干部選拔任用條例,采取自愿報名、資格審查、民主推薦、素能測評、綜合考核、部長辦公會研究、縣委常委會與全委會投票決定等程序,
漯河市參與拍攝《大槐樹尋根》大型系列電視節目 為了重溫漯河移民歷史,盤點漯河姓氏文化,漯河有線電視臺策劃拍攝了《大槐樹尋根》大型系列節目。在拍攝過程中。漯河市史志檔案局、市檔案館及縣區史志檔案局全力配合,發揮史志檔案部門資源優勢,負責漯河十大姓歷史名人的策劃拍攝工作,一名同志被聘為該節目顧問,先后有20余人次走上影屏介紹情況,發揮了史志檔案部門不可替代的作用。該節目在漯河有線電視臺、河南電視臺公共頻道播出后,取得了巨大的社會反響,獲河南電視臺公共頻道每月好新聞獎。
抓好村級檔案管理服務“百村富民工程” 8月6日至8日,濟源市檔案局組織了為期三天的“百村富民工程”建設檔案管理培訓班,全市“百村富民工程”建設的138個村的檔案工作人員參加了培訓。
管城區檔案館被區委、區政府指定為區委、區政府信息公開場所 在日前召開的管城回族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會議上,管城區檔案館被區委、區政府指定為黨委、政府信息公開場所,提出要加大對區檔案館的建設力度,2007年底區檔案館要達到國家二級檔案館的標準。
焦作市檔案館征集到《覃懷志》點校本 由焦作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點校的《覃懷志》共計49萬字,為清雍正九年間抄康熙時《懷慶府志》略加增刪上報清廷內閣一統志館的抄報本,現存本為手抄本。《覃懷志》點校本保持原貌。不依據《懷慶府志》改易。點校本將原志繁體字改為簡體字,右起豎排改為左起橫排。并加了標點符號。原志避雍正、乾隆皇帝名諱,點校時改正,通假、異體字改用本字。脫、衍、誤字加括號注明,原稿中所漏、辨認不清之處,用“口”表示。《覃懷志》(點校本)的征集入館,不僅豐富了館藏,而且為地方文史愛好者研究地方歷史提供了便利。
《焦作陶瓷史料專輯》征集入館 近日,由焦作市政協學習和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撰的《焦作陶瓷史料專輯》被該市檔案局征集入館。《焦作陶瓷史料專輯》的及時征集入館,不僅豐富了館藏,也極大地方便了陶瓷愛好者研究焦作陶瓷歷史文化,探究焦作古陶瓷在河南乃至中國陶瓷史上的地位、作用及其價值,為該市陶瓷文化和陶瓷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傳承的依據。
開封市檔案館發現抗大創校五周年布質獎章 近日,開封市檔案館第二保管部在清理原開封地區組織部死亡干部檔案時,發現抗戰時期抗大創校五周年布質獎章一塊。獎章是獎給張澄波同志為黨的教育戰線上的優秀戰士,校長:林彪,副校長:騰代遠,政治主任:張際春。獎章背面有手寫1941.6.1字樣,并印有一枚抗日軍政大學紅色方印。
《圖文老鄭州》榮獲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二等獎 第八屆中國民間藝術山花獎學術著作獎(2004-2006年)日前在北京揭曉,由鄭州市管城回族區檔案局組織編纂的大型文化叢書《圖文老鄭州》榮獲二等獎,這是該叢書繼獲中國民間文學藝術著作獎(2004-2006年)二等獎、中國檔案學會第五次檔案學優秀成果(2001-2005年)檔案學著作類二等獎之后獲得的又一殊榮。
(以上均摘自《檔案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