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庭宣布,判處被告人黃廣銳5年有期徒刑,沒收違法所得100萬元人民幣,罰金600萬元人民幣……”
去年8月23日,審判長莊嚴的聲音回蕩在廣西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內。一直耷拉著腦袋站在審判席上的黃廣銳,聽到這兒終于無力地抬了抬自己的眼皮,他以國內被洗錢罪定罪的第一人身份載入歷史的卷宗。
神秘老鄉
1972年出生在廣東省惠來縣的黃廣銳,在廣東國際金融學校讀了3年中專,畢業后順利進入深圳一家銀行工作。
這份工作待遇不薄,黃廣銳應該心滿意足。可是他有著太多比天還高的夢想,上班下班日復一日的生活,對他來說未免太枯燥了。
1998年,黃廣銳辭職開始闖蕩江湖。說是江湖,仍舊脫不了銀行這個圈子。黃廣銳的主要業務就是幫人取錢。生意人都知道,能夠隨時獲得足夠的現金太重要了。可按照銀行規定,在銀行開戶如果是一般戶,只能轉賬不能取現,只有基本戶才可以用現金支票取現——金額上了5萬元還得提前一天跟銀行預約。所以那些一籌莫展的生意人,就成了黃廣銳的目標客戶。而他所憑借的,就是自己在銀行工作多年網羅的人脈資源。
黃廣銳幫人取100萬元收1000元的手續費,可是平均一個月能幫人取多少個100萬元?再加上難免要請自己的銀行朋友吃喝玩樂作為答謝,這樣一來,黃廣銳比以前更覺得錢不夠用。
就在這時候,老鄉黃錫填恰到好處地出現。
2002年,在一家豪華酒店里,兩個老鄉推杯換盞。酒過三巡,黃廣銳就開始抱怨自己的處境,再一看老鄉西裝革履揮金如土,一副大老板的作派,他更忍不住一陣艷羨:“大哥您這是在哪兒發財啊?”黃錫填問:“小兄弟,要不要跟著老哥我發財啊?”“怎么發財?”喝得正酣的黃廣銳頓時精神一振。“哈哈,加盟我的團隊,到我的公司做‘財務官’,保證你每個月都有固定可觀的收入,而且不限制你搞其他業務。怎么樣?”
黃錫填對黃廣銳提出的要求僅僅是:將匯到其賬戶上的人民幣換成港幣轉入指定的香港賬戶——簡直不費吹灰之力!試想,黃錫填財大氣粗,得有多少款項要自己兌換啊?而每筆兌換,黃廣銳都可以按港幣總額的千分之一抽取傭金,他以為自己時來運轉,遇上了財神爺,幾乎想都沒想就答應了黃錫填的要求。
真相
殊不知,黃廣銳才是黃錫填的財神爺。
黃錫填人稱“汕頭王”。1999年,當東南沿海的走私狂潮波及兩廣地區時,黃錫填就已不亦樂乎地搏擊其中。四五年的時間,他身邊就聚集起14個“志同道合”者,這個“團隊”一直出沒在中越邊境。
幾年來,黃錫填早已習慣在夜色里乘坐“團隊”的飛艇從越南四屯飛過北部灣海域,飛艇上裝滿了“萬寶路”、“南洋雙喜”、“555”等各種品牌的香煙,甚至還有柴油。每當飛艇降落在廣西合浦縣山口鎮中堂村的一個蝦塘里,黃錫填懸著的心就可以放下一半。
這個蝦塘是“團隊”走私品的“集散地”。源源不斷的走私品被裝上貨車運到廣州、深圳、湛江等地,賣給更多的人。為了安全,蝦塘辦公樓的樓頂還安裝上了專門用于監控海關、海警等執法部門出警情況的雷達。
最開始走私規模有限,黃錫填還可以用現金跟越南賣家直接交易。可隨著走私量的增加,需要支付的現金數額越來越多,不僅在攜帶和交割上很不方便,而且也不安全。從2002年開始,黃錫填就跟賣家協商,決定先交貨后付款,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進行國際結算。
讓黃錫填始終放不下另一半心的是,如果賣出去的走私貨被查獲,當地執法人員逮住銀行匯款順藤摸瓜,豈不是要把“團隊”一網打盡?怎樣才能將這些“黑”錢安全地收入囊中并且支付給越南賣家?
精明的他深知,“團隊”迫切需要一雙生花妙手來專職進行走私款的銀行結算劃撥。
經過一番暗中甄選,銀行背景加上同鄉身份讓黃廣銳最終入了黃錫填的法眼。
黃廣銳也不是白癡。如果說最開始,他還懵懂不解自己的老鄉怎樣大發橫財,當后來一筆筆巨款接二連三地從各地匯入自己幫黃錫填開設的銀行賬戶,他就已逐漸明白老鄉做的是什么生意。他這個美其名曰的“財務官”,事實上負責的就是洗錢!
“浸泡、搓洗、再甩干”
經典的洗錢程序是“處置、分層和融合”,用行話來講就是“浸泡、搓洗、再甩干”。在國外,干這一行的都是律師、會計師、審計師、金融顧問等專家,所以嚴格地說,黃廣銳還是只“菜鳥”。
可這只“菜鳥”足夠幸運。“浸泡”——把黑錢存入金融系統流入正常流通渠道這一階段,最容易被監管部門發現。試想,一大筆資金突然匯入轉出,如何不讓人生疑?偏偏黃廣銳采取了最普通的辦法應對。
2003年5月27日開始,他在農業銀行深圳分行翠竹支行和交通銀行深圳分行文錦支行,用虛假身份證開設了30多個賬戶。賬戶一多,資金就容易分散,沒那么引人注目。然后,黃廣銳將賬號告訴黃錫填。結算后的款項,通通匯入黃廣銳設立的虛假戶頭。
初步“浸泡”完成,立馬開始“搓洗”——讓黑錢離來源越遠越好。
走私款都是數十萬元地轉入賬戶。為了形成一個復雜的財務交易網,讓審計查賬都無可奈何,必須盡量多地變換賬戶。所以往往在款項匯入的當天或是第二天,黃廣銳就立刻全額轉出。2003年7月1日,“黃慧娟”賬戶匯入33萬元,當天黃廣銳就轉出了這33萬元,第二天又有80萬元到賬,黃廣銳又是當天轉出。不到半年時間,僅“黃慧娟”賬上,就匯入轉出了近4000萬元。不到兩年,黃廣銳的傭金就已近300萬元。
經過反復“搓洗”,黃廣銳終于可以放心地將走私款提現了。然后,他只需要把現金交給“阿南”,由“阿南”將人民幣現金換成港幣后,通過地下錢莊轉到黃錫填提供的香港賬戶和越南賣家的賬戶。資金合法回收匯總“甩干”,這次交易就算大功告成。
黃廣銳和“阿南”
在黃廣銳的洗錢版圖中,“阿南”無疑占據了一席之地。
2000年底,黃廣銳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阿南”。似乎沒人知道“阿南”的真實姓名,兩人的最初交往,也僅限于黃廣銳通過“阿南”幫人境外付匯,少則幾萬元,多則四五十萬元。在這種所謂的小額境外付匯過程中,“阿南”從不輕易露面,黃廣銳卻一次又一次見識到“阿南”操縱地下錢莊的神通。
其一,勾結國內某合資廠。“阿南”跟這個合資廠商定一定的匯率后,就向廠方提供人民幣現金,然后合資廠就在香港將相應的港幣劃到指定的香港賬戶。
其二,在國內直接將人民幣兌換成港幣現鈔,通過“蛇頭”等帶到香港。
其三,大陸人投注香港賽馬、六合彩,贏了港幣交給“阿南”,“阿南”在境內付人民幣給這些人。
其四,在境外收取走私犯罪銷貨后收到的港幣,在境內按匯率折算成人民幣支付給相關人員……
提現之后,黃廣銳先詢問“阿南”當天的人民幣和港幣匯率——當然,這個匯率一般高于官方匯率,然后再視情況向黃錫填匯報一個合適的匯率。這當中除了傭金,黃廣銳還能賺取不少的匯率差價。
黃廣銳忍不住沾沾自喜:再上哪兒去找這么劃算的生意?
下 場
5年來,黃錫填的“團隊”走私香煙4.7萬件,黃廣銳為其洗白了1.7億元人民幣。當他們暢享其財富蛋糕的時候,萬萬料不到盛宴會這么早收場。
(邱寶珊薦自《商界》原標題為《黃廣銳的洗錢生涯》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