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文化為企業引航讓文化為企業努力讓文化為企業造勢』
文化理念的落地是個系統的工程,是一個長期動態演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從生存到成熟,從優秀到卓越,從企業原始經營欲望到理性與人文結合的企業管理境界……其實,企業文化落地的過程,狹義上看是文化理念的推廣、滲透、考核與完善過程,但廣義地看,是企業本身成長的過程。那么,怎樣推廣自己的企業文化并讓企業文化生根呢?我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讓企業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對于已經提煉得很好的企業文化理念,需要制定成各種制度,重要的理念寫在墻上,讓員工時時都可以看到,然后通過各種手段讓價值觀、理念深入人心,比如舉行各種活動等等。在這里需要一提的是,很多企業認為舉辦各種活動就是搞企業文化的全部,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這些活動只是讓企業文化理念深入人心的手段,不是拿出來給外人炫耀的。企業文化只有深入到每一位員工的心里,讓員工接受企業文化,才算做好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在良好的開端之后是要企業文化理念內化為員工行為,社會公眾及企業的客戶是通過員工行為來認知并感受企業文化的,因而員工不僅要接受企業文化,還要在自己的行為中實踐這些理念。此外,企業文化內化為員工行為,仍不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最終結果,最終結果是形成一種氛圍。海爾的張瑞敏說過這樣一句話:“企業文化就像空氣一樣存在企業中,人員流動可以帶走客戶資源、內部材料,但帶不走企業文化。”的確,企業文化一旦成為氛圍,無形中同化著企業中每一位員工,有時候甚至從員工行為中可以看出他是哪個企業的,這就是企業文化的力量。
營造宣貫立體網絡
我們每個單位都要充分認識推進企業文化宣貫工作的重要意義,不能把企業文化做成墻上標語、紙上文化,要注重處理“三要三不要”關系,讓企業文化真正在本企業落地生根。
要“上”“下”和諧,不要“上熱下冷”。企業文化包含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為組織成員所共同認可和遵循,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所在。企業領導理應做企業文化的倡導者和指揮者,但塑造企業文化的原則是以人為本,也就是以本企業的員工為中心,充分體現員工的特點和要求。推進企業文化宣貫,不能使員工產生與己無關的錯誤認識,不能認為企業文化建設是領導的事情,只有廣泛調動參與和支持企業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創造力,企業文化才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強勁的生命力。為此,筆者以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考慮:
一是要尊重和關心員工。尊重和信任員工,把員工看成可以信賴的朋友,幫助他們樹立起自尊和自信,員工就由被動變主動,就會極大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竭盡全力地為企業服務。二是企業首先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其次要運用各種溝通方式,加強組織與員工的溝通。三是要盡力組建自我管理團隊。知識經濟時代,員工更多地把工作當成是生活方式的一種選擇,而非僅僅作為謀生的手段,他們希望在工作中尋求自我發展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希望從組織中獲得更大的工作自主權、參與決策權、更多的責任、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信息的分享、多樣化的工作等,組建自我管理團隊是滿足這一需求的重要途徑,團隊為實現這一需求提供了可能。四是要滿足員工不斷學習的需求。航空企業文化須著力建立學習型組織,為員工提供系統、長期、有針對性的培訓,為不同層次的員工提供不同的培訓,讓所有員工都有機會為獲得新知識而不斷學習,從而為企業作出貢獻。
要“內”“外”和諧,不要“內熱外冷”。增強企業美譽度和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我們在組織企業文化宣貫活動的同時,在企業對外宣傳中,特別是在市場營銷和鞏固客戶關系的各項活動中,要突出航空企業核心價值觀和主流行為規范的宣傳,有意識地打造中國航空的文化品牌,提高社會對本企業的認同感。這就要求各航空企業要圍繞著如何適應客戶需求、如何解決好企業與社會的關系等問題,提升單位經營理念,打造航空經營文化,從而更好地“經營客戶”。
要“長”“短”和諧,不要“時熱時冷”。要以科學求實的態度來推進企業文化宣貫。集團公司所確立的服務理念、經營理念、核心價值觀、主流行為準則具有相對穩定性,各航空企業以及員工必須一貫堅持。這是一個漫長的系統工程,不能急于求成,要面向未來,持之以恒,通過確立“永不停頓、不斷創新”的理念,來保證長期宣貫和短期宣貫的和諧統一。這就要求一方面要通過領導者行為、管理層示范、關愛員工、團隊活動等多種途徑持續對企業文化理念的傳播,另一方面要加強創新教育,增強員工學習新知識、勇于創新的意識;使員工在各項培訓、管理和實踐中,得到創新訓練、創新實踐,進而提升創新能力、挖掘創新潛力、提高創新成果。只有營造出這樣一個創新環境,企業文化底蘊才會增強,企業才能獲得永久的動力,企業文化的宣貫之路也才會越走越暢達。
建立宣貫工程“四體系”
表面看來,企業文化是無形的、虛幻的、摸不著邊、不可操作的概念。其實不然,企業文化是可操作的,是一個有計劃、有執行、有評估、有調整、有變革、有升華的科學體系。它的宣貫和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為此,可從這樣具體的“四個子體系”入手,形成企業文化的領導體制、工作機制和運行機制,保障企業文化宣貫工作的有序推進。
組織領導體系。各航空單位要把企業文化宣貫和建設作為一項長期的、事關企業發展的戰略任務,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制定規劃,明確任務,狠抓落實。應在單位企業文化宣貫推進辦公室的領導下,明確企業管理者對企業文化宣貫和建設負有主要責任和綜合管理職能,建立起由黨政領導主管的、逐級負責的責任層次。黨組織要調動黨政工團根據各自的特點發揮作用,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干出成效。各級黨群、綜合、人力、發展、市場等管理部門要擔當起對企業文化宣貫的組織實施工作,當好參謀,深入調研,制定好規劃,加強服務指導,積極推動企業文化宣貫和建設出成效、出實效。
目標創優體系。目標就是方向,目標引導宣貫。在集團公司《企業文化手冊》的指導下,各航空單位應結合自身實際擬定宣貫規劃,細化目標要求,制訂和明確每年及各個分階段的工作重點、責任部門,從而“積跬步以致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海”,實現各年度的階段目標,促進文化宣貫的步步深入,穩步推進長遠規劃的實施。
推進控制體系。企業文化既然是可操作的,就要建立完善的宣貫推進、信息反饋、考核評估、激勵獎懲機制,增強企業文化宣貫和建設的約束力。要通過這一體系加強對員工的企業文化知識普及培訓,幫助全員對航空企業使命、企業目標、核心價值觀、服務理念等從認識→認可→認同→信任→忠誠→信仰;要通過這一體系強化對各部門實施宣貫的考核,激勵各部門圍繞企業文化宣貫目標共同出力。
持續創新體系。企業文化宣貫的過程也是企業文化建設不斷創新的過程。環境會變,市場會變,競爭的方式也在變,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經營戰略的一面旗幟,也要應時而變。要適時對其進行補充、變革和提升。要加強對先進文化的研究和引進,借鑒和吸收先進的文化建設成果,跟蹤先進文化的發展潮流,推進企業文化的不斷創新。
以人力資源管理為推廣手段
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共有的價值體系,但是,企業要真正做到本企業的文化能集中體現員工的價值觀,并能使其深入人心,發揮指導精神的作用,就必須要與人力資源管理結合,使人力資源管理成為企業文化推廣的重要手段之一,強勢推動,起到引導企業向前發展的作用。具體的企業文化建設與人力資源管理結合的作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出發:
將企業的價值觀念與用人標準結合起來。這要求企業在招聘過程中對應聘者進行嚴格的培訓,在制定招聘要求時要選擇對本企業文化認同較高的人員。
將企業文化的要求貫穿于企業教育培訓之中。 人力資源管理可以通過員工教育培訓方式來推廣企業文化。這種教育培訓既包括企業職業教育培訓,也包括非職業教育培訓。尤其是非職業教育培訓,要改變以往的生搬硬套的模式,而應采取一些較靈活的方式,如非正式活動、非正式團體、管理游戲、管理競賽等方式,將企業價值觀念在這些活動中不經意地傳達給員工,并潛移默化地影響員工的行為。
將企業文化的要求融入員工的考核與評價中。大部分企業在評價員工時,以業績指標為主,即使有些企業也提出德的考核,但對德的考核內容缺乏具體的解釋,也缺乏具體量化的描述,使考核評價的各人根據各人的理解進行,并未起到深化企業價值觀的作用。在考核體系內,要將企業價值觀念的內容注入,作為多元考核指標的一部分。其中對企業價值觀的解釋要通過各種行為規范來進行,通過對鼓勵或反對某種行為,達到詮釋企業價值觀的目的。我們可以把對企業文化的考評作這樣的量化考核:對于企業價值觀,可細分為以下可量化的指標:對顧客需求的重視程度;對企業員工利益的重視程度;對管理人員領導才能和領導藝術的重視程度;對技術創新及技術人員的重視程度;對個人的尊重程度及員工對企業管理的參與程度;員工和企業的冒險精神、革新意識及創造力的發揮程度等。
(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