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流是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發展循環經濟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物流的作用,并運用物流分析方法構建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同時要積極推進綠色物流管理。廢棄物物流在循環經濟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應是發展循環經濟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循環經濟;物流分析;評價指標;綠色物流
中圖分類號:F259.22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148X(2007)03-0209-02
我國“十一五”規劃綱要著眼于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保護修復自然生態,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強化資源管理,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全面實施可持續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循環經濟是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資源節約、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為重點,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促進資源利用由“資源——產品——廢物”線性模式向“資源——產品——廢物——再生資源”循環模式轉變,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成本,使社會經濟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相和諧。目前我國政府非常重視循環經濟的發展,全國各地發展循環經濟的試點和實踐十分活躍。但是,循環經濟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評價循環經濟的發展程度,并建立切實可行的循環經濟指標體系。這是循環經濟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筆者就物流分析方法及其在循環經濟中的運用問題進行探討。
一、物流及其對循環經濟發展的影響
物流(logistics)主要指原材料、中間產品和產成品從供應地向消費地的實物流動過程,其中,涉及運輸、倉儲、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等環節。物流活動在為社會提供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同時,隨著其范圍的拓展,也給環境、資源造成了重大影響。這種影響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流動源對環境和資源的影響。物流中的流動源排放主要指海、陸、空機動設備的排放。機動車燃料的燃燒是三大空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即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和氮氫化物,同時也是其他有害排放物的重要來源,比如鉛、重金屬和二氧化碳等。二是非流動源對環境資源的影響。主要指包裝、儲存、裝卸、流通加工以及信息處理對自然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和對資源的浪費現象。此外,不合理的物流資源配置,包括不合理運輸、倉儲、裝卸、包裝等,也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物流過程中發生的一些事故和災害也造成了突發性的嚴重損害,包括設備損失、商品損壞以及對環境的破壞。物流是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循環經濟,要求對傳統的商品生產、流通和消費進行變革。比如,生產過程要注意不浪費生產資料、搞好資源的回收利用,避免向周圍環境施加太多的外部壓力。同樣,在流通和消費過程中也要注意節約資源和環境的保護,否則,必然造成對自然資源的大量消耗,產生大量廢棄物,使空氣污染、交通擁擠等環境問題日益加重,嚴重阻礙循環經濟的實現。物流貫穿于循環經濟的全過程。由于社會再生產是一個循環不斷的過程,伴隨社會再生產過程的物流也必然是一個循環不斷的過程。在循環經濟的物質反饋過程中,物流分為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兩大類。正向物流是從原材料、中間產品和成品從供應者向消費者流動的過程;逆向物流則是同時伴隨的各種附帶物,如邊角料、破損物品、變質物品、退貨品、廢舊包裝物、廢品等重新被回收利用的過程。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結合構成了一個閉環的物質流動系統。
廢棄物物流在循環經濟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發展循環經濟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從概念上講,廢棄物物流是指將經濟活動中失去原有使用價值的商品,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收集、分類、加工、包裝、搬運、儲存,并分送專門場所時所形成的物品實體流動。現實生活中,廢棄物大量存在。比如,工業企業產生的費舊物料,流通中產生的廢棄物料,等等。近年來,廢棄物的收集、運輸、循環利用和最終處置,在一些國家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產業。對工業企業而言,實施廢棄物物流能夠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價值和環境效益。首先是能夠降低物料成本,增加企業效益。傳統管理模式的物料管理僅僅局限于企業內部物料,不重視企業外部廢舊產品及其物料的有效利用,造成大量可再生資源的閑置和浪費。隨著經濟的發展,資源短缺日益加重,資源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廢氣物物流將越來越顯示其優越性。由于廢舊產品的回購價格低、來源充足,對其進行循環利用必將大幅度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另外,由于不可再生資源的稀缺以及環境污染的日益加重,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必須把廢棄物物流納入重要日程,加強環境立法,改善企業運營,切實減少產品對環境的污染及資源的消耗。
二、物流分析與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
循環經濟的本質是改造或調控現有的線性物質流模式,提高資源和能源的效率,形成資源和能源效率較高的物質循環模式。因此,在制定循環經濟評價指標時,必須對經濟活動的物流進行分析。物流分析(MFA)已成為循環經濟的核心調控手段。國際上對于物流分析的理論方法研究非常活躍,特別是歐洲和日本等國家,普遍采用物流分析方法對本國的資源物質利用情況與經濟發展的關系進行分析,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簡要概括,物流分析就是指對經濟活動中物質流動的分析,它的基礎是對物質的投入和產出進行量化分析,建立物質投入和產出的賬戶,以便進行以物質流為基礎的優化管理。物流分析主要衡量的是經濟社會活動的物質投入、產出和物質利用效率。通過物流分析,可以控制有毒有害物質的投入和流向,分析物流的使用總量和使用強度,為環境政策提供新的方法和視角。
物流分析(MFA)包括物質總量分析模型和物質使用強度模型兩個方面。物質總量分析模型主要分析一定的經濟規模所需要的總物質投入、總物質消耗和總循環量,物質使用強度模型則主要關注一定生產或消費規模下,物質的使用強度、物質的消耗強度和物質的循環強度。物流分析的目標分為生態目標、經濟目標和社會目標三個方面。歐盟的環境行動計劃目標就體現了物流分析的核心思想,即通過提高資源效率實現可持續生產和可持續消費,實現資源消耗、廢棄物產生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分離或脫鉤,以確保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費不超過環境的承載力。物流分析重視的不僅僅是環境和社會效益,同時也非常注重項目的經濟效益,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多贏”。物流分析的核心是優化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的物質流動方式,引進清潔技術,通過技術支撐,構建物質流動網絡,通過有效的物質流動網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物質使用效率。物流分析要求循環經濟評價指標突出以下重點:
1.減少物質投入總量。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物質投入量的多少直接決定資源的開采量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程度。特別是對于不可再生資源,物質投入量的減少就直接意味著資源使用年限的增加,其對整個社會經濟和環境的意義是極為顯著的。因此,循環經濟強調要在減少物質總投入的情況下實現社會經濟目標。通過減少物質總投入,實現經濟增長與物質消耗和環境退化的“分離”。
2.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資源利用效率反映了物質、產品之間的轉化水平,其中生產技術和工藝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核心。通過物流分析,可以分析和掌握物質投入和產品產出之間的關系,并通過技術、工藝改造和更新,提高物質、產品之間的轉化效率,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盡可能少的物質投入達到預期經濟目標。
3.增加物質循環量。通過提高廢棄物的再利用和再資源化,可以增加物質的循環使用量,延長資源的使用壽命,減少初始資源投入,從而最終減少物質的投入總量。工業代謝、工業生態鏈、靜脈產業等都是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內容和實現形式。
4.減少最終廢棄物排放量。在社會經濟活動中,通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增加物質循環量,不但可以減少物質投入的總量,同時也可以實現減少最終廢棄物排放的目的。因此,在發展循環經濟過程中,生產工藝和技術的進步,生態工業鏈的發育和靜脈產業的發展壯大,可以通過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增加物質循環和減少物質總投入,達到減
少最終廢棄物排放量的目的。
三、綠色物流管理及其發展路徑探析
現代物流理念的核心在于,以系統的觀念進行物流功能整合,將運輸、倉儲、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等功能環節集成、一體化運作,從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的效率和效益,增強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力。目前,發展綠色物流已成為一種國際趨勢。
綠色物流(Environmentallogistics)是指在物流過程中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實現對物流環境的凈化,使物流資源得到最充分利用。隨著環境資源惡化程度的加深,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威脅越大,因此人們對環境的利用和環境的保護越來越重視。現代物流的發展必須優先考慮環境問題,需要從環境角度對物流體系進行改進,即需要形成一個環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統。這種物流管理系統建立在維護自然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基礎上,改變原來發展與物流、消費生活與物流的單向作用關系,在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形成一種能促進經濟與消費健康發展的物流系統。
綠色物流管理作為當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無論政府有關部門還是企業界,都應強化物流管理,共同構筑綠色物流發展的框架。一方面,政府應加強對綠色物流管理的政策調控。包括對物流過程中產生環境問題的來源進行治理,對交通流量進行限制,統籌物流中心的建設,建設現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網絡等,減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實現物流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企業要增強綠色經營意識,形成一套自律型的物流管理體系。要推行綠色運輸管理,包括開展共同配送,采取復合一貫制運輸方式,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等。倡導綠色包裝,途徑主要有:促進生產部門采用盡量簡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裝;在流通過程中,通過包裝模數化,包裝的大型化和集裝化,包裝多次、反復使用和廢棄包裝的處理,開發新的包裝材料和包裝器具等,實現包裝的合理化與現代化。同時,應積極推行綠色流通加工,變消費者加工為專業集中加工,以規模作業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集中處理消費品加工中產生的邊角廢料,以減少消費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廢棄物的污染。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