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對于高職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體系優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應從制度建設、內容規劃、管理強化三個方面探討在高職教育中建立社會實踐長效機制的措施。
關鍵詞:高職教育;社會實踐;長效機制
從本質上,高職教育的教學過程應該是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的過程。因此,克服高職教育社會實踐過程中出現的組織不強、引導不力、形式單一、內容膚淺等缺點,充分認識社會實踐的教育意義及其在高職教育中的功能,探討其在高職教育中的長效機制十分重要。
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意義
實現思想教育知與行的和諧統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貢獻社會,鍛煉能力、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實現觀念構建中理想與現實的理性調節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與世界觀的解構階段,需要多方接觸和積累,不斷豐富與調節即將成型的價值觀念體系。在校期間的社會實踐可以提供一個平臺,讓大學生感受改革開放,感受社會價值體系的各種沖擊和張力,從而使他們能夠理性地看待并調節理想與現實的矛盾,進而不斷矯正自己的價值觀念。在這種理性的調節過程中,大學生即將成型的價值觀念體系因為受到現實社會的檢驗而會變得日益成熟。
實現技能教育課堂與社會的平穩銜接課堂教育強調邏輯的闡釋、推理的論證以及間接經驗的傳承,并在闡釋、論證與傳承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的傳授累積與技能的培養提高,使受教育者擁有一技之長和安身立命之本。而社會需求是現實和理性的,其運行遵循客觀規律的指引,傳統的課堂教育可能會偏離或者滯后于現實的需求,使課堂上所傳授的技能在現實中不具備效用場,從而浪費了資源、荒廢了時間,社會實踐可以使師生在社會中感受技能的生命與潛能,獲得生產一線的技能資訊與情報,使技能培養緊跟社會需求,使學生能夠自覺自主地探求技能,掌握技能。
社會實踐在高職教育中的功能
師資隊伍建設功能高職教育本身的特點要求教師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充足的實踐經驗,從而在實際技能的豐富與拓展上給高職學生更多的指導和教益。但高職院校的教師不可能全部由實踐第一線的熟練工程師擔任,因此高職教師在社會實踐中,無論是以員工角色頂崗工作,還是以指導教師的身份參與實際操作,或者以參觀學習和科研課題研討等方式進行實踐,都將促進其理論的豐富與技能的提高,從而體現出建設與高職教育要求相適應的師資隊伍的功能。
課程體系優化功能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將課堂所學的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并將實踐中碰到的問題反饋給教師或者帶到課堂,可以實現課程體系優化的功能。如我院涉外秘書專業的學生在“廣交會”上親身經歷貿易單證的填寫以及報關手續等相關工作,對他們以后從事外貿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專業指導教師親身感受“廣交會”上的各種信息并將其反饋到教研室,在涉外秘書專業的教學體系中增加相關的外貿知識與技能培養的環節,可使課程體系更具有社會適應性。
技術素養提升功能職業教育生存與發展的根本驅動力在于其所培養的高職畢業生是介于工程型與技能型之間的技術型人才,社會實踐可以使高職生將理論與技術嫁接到實際操作上并謀求一定的技術改良。例如,我院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在公司人員的要求和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借鑒國內相關案例資料,開發出網絡營銷商務平臺,得到了公司的高度評價,學生也在這個過程中探索和積累了相關的平臺建設經驗。他們憑借自身的技術素養組建了可提供小型商務平臺的外包制作服務工作室,這是實踐可以提升技能的經典案例。
校企合作推動功能實現靈活的校企合作是決定職業教育成敗的關鍵。校企之間的科研活動不僅可以促進學校的教學,也可以加快企業的技術革新,使兩者均可受益。教師在實踐中指導學生熟練掌握技能,學生在企業中接觸一線設備與技術,使理論與技能結合起來,從而推動校企之間的友好合作與良性互動。在這方面,國內第一家校企合作的物流學院——南方物流學院的實踐就是最好的佐證。
就業品牌推廣功能在這個品牌競爭的時代,就業品牌的打造直接決定著高職教育和高職院校的生存空間。酒香也怕巷子深,通過社會實踐,高職學生可以利用自身的技術素質糾正企業的偏見,從而為自身正名、為院校增光、為高職教育立威。如我院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實踐中表現出的良好素質使他們成為就業市場的寵兒,也使學院在酒店業有了良好的口碑和魅力。
高職教育社會實踐長效機制的探索
完善制度完善各項實踐制度,既能促使各種力量共同關心、支持社會實踐活動,又能確保實踐方案落到實處,更好地完成設定的實踐目標,建立社會實踐的長效機制。首先,應完善社會實踐的課程化制度。要將高職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納入學校教育課程和學分體系,將社會實踐課程作為必修課和必修學分,制定出教學大綱和學分細節,明確實踐環節的比例與計劃安排,建立科學的定量指標,并以規范的形式固定下來,防止和糾正社會實踐活動中的隨意性和不平衡性。其次,要探索教師參與社會實踐制度。高職教師只有經常參加與本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深入基層參與科研活動,將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才能使自己的知識結構更加合理完善,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以提高。再次,要建立教學、科研和實踐相結合的運行機制和綜合基地,從制度上克服教學與實踐脫節、學校與社會斷層等問題,使技能培養更具針對性。院系可與企業簽訂有關開展實踐活動的協議,明確實踐活動的項目情況、服務方式、后勤保障等具體內容和要求,規定合作雙方的權利與義務,開發基地的資源功能,以取得人力、物質投入和產出效益的最大化。基地應兼具教學、科研、生產、育人的綜合功能,由基地領導和工程技術人員擔任社會實踐活動指導教師,直接指導學生開展活動。
豐富內容要科學地界定社會實踐的基本功能、地位和作用,設計豐富多樣的實踐形式,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就業教育開展社會實踐,建立社會實踐的長效機制。首先,實踐活動要體現時代主題。只有富有時代性、具有針對性的社會實踐活動,才能受到社會各界的認同,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因此,要針對社會熱點、難點問題,明確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題和指導思想,賦予實踐活動鮮明的時代特征,從而實現人才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豐收”。其次,社會實踐活動的內容要體現個性。個性的培養是高等教育的宗旨,特殊技能的培養是高職教育的目的,在實踐項目的設計上要充分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在實踐活動的項目上,應允許學生根據所學專業、所處年級、個人興趣與特長自由選擇,這樣才會充分調動大學生社會實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其實踐興趣。再次,要使社會實踐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就業推薦相結合,使與高職生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實踐活動能夠激發和強化其實踐意識,使社會實踐的效果更具長效性。
科學管理要以點面結合的方式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以專業人員和輔導教師雙重指導方式開展社會實踐、以及時總結、常抓不懈的理念堅持社會實踐,從而保障實踐激情的長效性。首先,要點面結合,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在點上,從熱點問題、專業實習的角度組織精干隊伍,進行示范性實踐,在面上,以各專業、各年級或者班級為單位廣泛動員與宣傳,形成全員參與社會實踐的熱潮。其次,實踐過程要實施雙線指導。由專業教師進行專業指導,由輔導教師進行思想指導。在考核上要聽取專業教師、輔導教師、實踐師傅三方的意見,摒棄以實踐報告為唯一考核依據的做法,以科學的量化指標體系考核社會實踐效果。再次,要完善總結制度,堅持常抓不懈的工作機制。應將實踐經驗總結作為一項重要制度確定下來,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并上升為理論,指導教學工作。要高度重視社會實踐在高職教育中的意義,從時間上加以延伸,從內容上加以拓展,從意識上加以強化,力爭實現社會實踐的常態化。
參考文獻:
[1]朱順祥.對高職教育特色的若干思考[J].職教論壇,2004,(6):18-20.
[2]馬麗,周莉.加強高校社會實踐,培養高素質人才[J].科技資訊,2005,(26):170-172.
[3]趙麗霞.對增強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長效性的思考[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2005,(2):122-125.
[4]王學儉.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J].高校理論戰線,2005,(5):30-32.
[5]丁華.探討社會實踐的長效工作機制,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綜合人才[J].燕山大學學報,2005,(8):165-167.
作者簡介:
朱鐵漢(1978—),男,廣東廣州人,工程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電子商務信息流、信息流優化。
周炳全(1962—),男,廣東廣州人,學士,高級政工師,講師,研究方向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