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斷深入,當前已有為數不少的農村信用社成功地改制為農村合作銀行,那么,新生的農村合作銀行怎樣才能發展成為一個各方面關系都能得到協調的、和諧的現代金融企業呢?筆者認為,重在建立健全農村合作銀行六大運行機制:
建立健全責任明確的風險控制機制。我們應從基礎管理入手,建立健全業務發展與內部管理工作責任制,實行強有力的責任追究制度。要努力健全內控管理體系,培養健康向上的企業管理文化,從制度上控制信貸資金風險和內部管理風險,提高資產質量和管理水平。要進一步落實黨風廉政工作責任制和案件查防工作責任制,確保不發生各類案件和重大責任事故,為農村合作銀行的和諧發展創造良好的內外環境。
建立健全人盡其才的人才使用機制。要制定好人才培訓發展計劃,健全管人、用人的人才機制。要積極推行職工等級管理,按照不同崗位制定不同的技術等級標準,按照崗位的不同和同一崗位技能要求的不同,劃分不同的等級,實施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動態管理,實行職工等級資格準入制度。在制定各崗位職責的基礎上,對職工定期進行等級資格測試,全面推行持證上崗和等級管理。
建立健全疏導有序的矛盾化解機制。農村合作銀行內部要建立健全以領導層、工會、黨員為主體的維護職工政治、經濟權利的維權機制,通過不斷完善職代會制度,推動行務公開,充分發揮全體職工主人翁精神,進一步加強民主管理,調動職工民主參與、民主監督的積極性,鼓勵職工為企業改革發展獻計獻策,使企業民主管理的水平不斷提高。
建立健全科學嚴謹的考核獎勵機制。只有占絕大多數的職工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建設和諧農村合作銀行才有可能。我們要逐步建立市場化工資分配、考核獎勵機制,進一步完善績效掛鉤考核辦法,按照責任、風險、貢獻大小和工作復雜程度確定績效工資,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多元化的組合激勵方式,整合工資、保險、福利、培訓等工資性費用資源,提高職工整體福利待遇。
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困難職工保障機制。農村合作銀行領導者要利用公共權力資源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困難職工生活保障機制,保護困難職工的利益,幫助困難職工解決工作與生活中的問題,為困難職工編織一個可靠的生活保障安全網,讓困難職工也能享受到改革開放和單位發展帶來的成果。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減輕和化解大量的、在微觀層面上的利益沖突,為創建和諧農村合作銀行打下基礎。
建立健全“三個文明”共同發展的協調機制。首要的工作就是通過加強作風建設,在高級管理人員中牢固樹立七種意識:在推動發展上下功夫,增強發展意識;在學習政策上下功夫,增強執行意識;在聯系群眾上下功夫,增強公仆意識;在選拔人才上下功夫,增強培養意識;在把握重點上下功夫,增強全局意識;在防腐拒變上下功夫,增強自律意識;在調查研究上下功夫,增強科學決策意識。其次,要積極研究和把握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探索新途徑、新方法,要研究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內容、形式、方法、手段、機制,從中找出帶規律性的東西,學會新的條件下做好職工思想工作的本領和方法,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第三,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建立健全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教育、監督、懲處并重的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
(作者系江蘇丹陽農村合作銀行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