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隸永平府灤陽城是個不大不小的商埠,城內有一家天盛商行,掌柜吳天盛四十出頭,秀才出身,因屢試不第,心灰意冷,便棄文經商。天盛號在灤陽城也算數得著的商家,各種貨物齊全,生意紅火,年年贏利。
深秋已過,初冬到來,正是生意旺季,來往顧客絡繹不絕。吳掌柜興致大發,便親自書寫了一副對聯,貼在商行門口:
綾羅綢緞醬醋茶糖四時應有皆有
士農工商東西南北八方客來必來
橫批是:至敬至誠
這天,來了一位上年紀的外地顧客,望著店門口的對聯看了許久,然后走進店內對站柜臺的伙計說:“我要買幾樣東西,不知柜上有沒有現貨?”
伙計說:“老先生,您沒看見門口那副對聯嗎?各種貨物本店應有盡有。您想買什么只管說吧。”
那老者說:“好,貴店門口上的對聯上說‘四時皆有’,我就買‘四時’吧。”伙計一聽這位老先生是難為人來了,商行賣的是吃、喝、穿、用的東西,哪有賣什么“四時”的?可是,任憑他怎么解釋老者卻咬定要買“四時”。伙計無奈只好去稟報吳掌柜,吳掌柜聽了不免有些吃驚。看來這位客人一定有些來頭,說不定要找自己的麻煩。吳掌柜只好親自來到柜臺上,對老者抱拳一揖道:“老先生,晚生這廂有禮了!”
那老者道:“想來你一定是大掌柜了?”
吳掌柜道:“不敢。在下吳天盛,初學經商,感謝老先生光臨,還望老人家多多指教……”
老者道:“豈敢豈敢!小老兒見貴店‘四時’皆有,今天正好遇上了,我就想買下這‘四時’……”
吳掌柜道:“‘四時’者。春、夏、秋、冬也,老先生要買哪一時?”
老者道:“你說的‘四時’我全都不買,我買的是‘時運四時’——一買‘早得時’,二買‘晚得時’,三買‘正得時’,四買‘不得時’!”
吳掌柜一聽不由得心中暗暗吃驚!看來這位老者來歷不凡,若是應對不上來出丑丟臉不說,恐日后聲譽受損……吳掌柜默想片刻,面帶微笑說:“老先生,對不起了,你老晚來了一步,這第一個‘早得時’已被干羅買走了,故干羅十二歲為上卿……”
“那我就買‘晚得時’吧。”
吳掌柜又拱手道:“‘晚得時’也被梁灝買走了,故而梁灝八十二歲中了狀元。”
“那么,就買‘正得時’吧。”
吳掌柜說:“老人家,我看您老相貌不凡,氣宇軒昂,福氣正旺,‘正得時’早已被您占了……”
老者哈哈大笑道:“說得好!說得好!可是,我還要買那個‘不得時’。”
吳掌柜道:“老人家。你老一個‘正得時’就夠了,那個倒霉的‘不得時’您就留給我吧——我吳天盛苦讀詩書十數年,幾度進京科考卻終是榜上無名,真正是‘不得時’呀。萬不得已才開了這個商行維持生計……”
老者兩眼把吳掌柜打量一番后說:“吳掌柜,不要灰心。我看你面相上帶著福氣,聽你剛才應對自如,可見才學不淺。說不定有一天就要時來運轉。小老兒今日與大掌柜結識。也是你我的緣分,我想幫幫你的忙。實不相瞞,小老兒有一個親戚在京城做事,我給他寫封書信,你帶著我的書信去皇宮找一位‘錢老頭’,讓他幫你弄個差事,他決不會不管……”老者說完要吳掌柜取來筆墨紙硯,刷刷點點將信寫好交與吳掌柜。吳掌柜接過書信又躬身施禮道:“老人家如此厚愛,吳天盛沒齒難忘,請老先生留下尊姓高名、府居何處,日后天盛也好上門叩謝……”
老者道:“吳掌柜不必過謙,緣分天定,后會有期……”老者說罷便轉身離去。
數日后,吳掌柜帶著老者的書信來到京城,在皇宮外將書信呈給守門官,說要求見一位“錢老頭”。守門官接過書信展開一看立刻雙手將那書信舉過頭頂口中高呼:“吾皇萬歲!萬萬歲!”然后對吳掌柜說:“請先生稍候。小的馬上進宮通稟……”
過了約半個時辰后,守門官回來了,對吳掌柜說:“萬歲爺宣先生進宮……”吳掌柜聽了心不覺有些惶惶然,他本來是找“錢老頭”的,怎么驚動了萬歲爺?待他跟隨守門官進了宮后才明白了一切:原來“錢老頭”不是別人,正是當今皇上乾隆——那天到他的商行買“四時”的老者!
乾隆皇帝親點吳天盛為山西某縣知縣,吳天盛感激皇恩浩蕩,一生為官清正廉潔,頗有政績,深受百姓愛戴。乾隆皇帝買“四時”私訪惠賢的故事,也成了當地人們傳誦的佳話。
責任編輯 趙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