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紹興市越城區塔山街道望花畈社區的居民群眾眼前一亮:社區內小區環境煥然一新,亂堆放的垃圾不見了,亂搭建的棚屋拆除了。“沒想到像我們這個老的小區,也有了保潔、保安、保綠這樣的簡易物業管理。”社區居民王某高興地對記者說。
原來,在2006年區人代會期間,區人大代表高維英、周嬌娥、楊藕云等分別提出了對老住宅小區進行改造、逐步實行封閉式管理的建議和意見,但承辦的幾個單位協調不好,沒有及時辦理。去年底,區人大常委會組織對代表建議辦理進行“回頭看”,對這件建議進行了督辦,促成區政府作出決定:用兩年時間,對城區范圍內160余個未實行物業管理的老住宅小區,實行以保潔、保安、保綠為主要內容的簡易物業管理。塔山街道望花畈社區成為最先推行的社區之一。
這是越城區開展人大代表建議、意見辦理工作“回頭看”帶來的可喜變化。
“回頭”查看 督促辦理
2006年,越城區人大常委會交區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辦理的代表建議批評意見共67件,這些建議批評意見于2006年7月已辦理完畢。
為了客觀全面地掌握辦理的情況,進一步促進辦理工作,2006年11月,越城區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作出決定,組織對2006年區人大代表建議批評意見辦理進行“回頭看”。越城區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會同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對承辦單位的辦理情況逐個進行督查。
督查期間,各承辦單位首先對辦理代表建議批評意見的情況進行自查,爾后人大常委會通過組織匯報會、座談會、走訪或現場檢查等方式,對承辦單位進行普遍檢查或重點抽查。
2006年人代會期間,孔興堂、何偉屏等代表提出了關于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的建議。承辦單位及時進行了答復。為了了解實際落實情況,督查組首先聽取了區食品安全委員會關于該建議辦理落實情況的匯報。隨后,又走訪了區農水局、質檢分局、工商分局、計衛局、食品藥品監督分局,召開了由區人大代表、部分鎮村干部、村民代表參加的座談會,并到東湖鎮實地走訪了5個自然村、1所學校和1個外來民工聚集點,比較全面地了解了食品安全的監督情況。督查組認為,全區完成了農村“放心店”100%全覆蓋,并且“放心店”建設已向學校、社區、外來人員聚集點延伸。同時層層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形成了由“區政府——鎮街(部門)——村(社區)——企業”組成的食品安全責任網。督查組肯定了辦理工作的成效,也提出了要建立長效機制等意見建議。
對區人大代表葛永娟提出的關于要求對學校周邊環境進行整治的建議,承辦單位答復的辦理結果為“正在解決”。對此,區人大常委會及時進行督辦,促成區行政執法局成立清理整頓學校周邊秩序領導小組。區行政執法局多次組織集中整治,有效制止了市區各中小學周邊200米范圍內的無證攤販占道設攤、流動叫賣,車輛亂停亂放等現象。看到這種情形,參加督辦的葛永娟代表滿意了,稱贊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回頭看”是個好辦法。
建議辦理有了抓手
近年來,隨著人大代表履職意識的增強、履職水平的提高,代表建議批評意見等辦理的質量受到了更多的關注,要求相關辦理部門加大辦理力度、提高辦理質量、注重辦理實效的呼聲越來越高。
越城區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的同志認為,從歷年來代表建議批評意見辦理的實踐看,確實存在提高辦理質量的空間。特別是幾個部門共同承辦的建議意見,在辦理中常常出現相互推諉、扯皮的現象,甚至還出現人大代表連續幾年提出相同建議的尷尬局面。
如何使人大代表建議的辦理落到實處,辦出成效?越城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偉春認為:“通過‘回頭看’,人大機關對承辦單位及時督促、緊盯不放,盡量使辦理結果讓代表滿意;承辦單位也認真檢查自己的答復是否已從‘紙上談兵’變成實際行動;還可以及時對那些辦理不力的單位敲警鐘,增強承辦單位和辦理人員的責任心。”
政府部門參加“回頭看”督辦的同志深有體會:“‘回頭看’不僅要看資料,聽介紹,還要到代表和選民中去了解情況,有的還要到現場去實地查看,這對承辦部門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督促,有利于提高落實率、滿意率。”
據悉,越城區人大常委會今后將進一步修訂“回頭看”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機制,從而使代表建議辦理工作真正實現從回復型向落實型、數量型向質量型、就事論事型向舉一反三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