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37歲的他走了,從發(fā)病到辭世只有短短兩個月。當他的遺體從北京運回時,鳳陽法院院黨組全體成員在凌晨2點冒雨趕往20多公里之外的蚌埠淮河大橋處等候。凌晨3時,當護送趙家忠遺體的車子經過鳳陽法院和臨淮法庭門前時,同事們燃起“爆竹”,以最古老、最傳統(tǒng)、最真情的方式來迎接魂歸故里的好戰(zhàn)友、好兄弟。
安徽省鳳陽縣人民法院臨淮法庭審判員趙家忠,留下的是一名普通黨員、基層法官用生命鑄就天平的閃光足跡:自1997年任助理審判員到2005年,他9年共審結各類案件155l件,位居全院審判人員榜首,且沒有出現(xiàn)一起錯案。15年的審判工作,趙家忠先后十余次被評為辦案能手、優(yōu)秀法官、先進個人、優(yōu)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2001年至2003年連續(xù)三年被評為優(yōu)秀公務員,2001年被安徽省高院評為全省法院系統(tǒng)先進個人。
在趙家忠同志去世一個月之際,鳳陽縣法院舉行了一場“身邊人說身邊事——趙家忠同志的故事”演講報告會,共同追憶了一個個留在人們內心深處的故事。
法庭就是他的家
臨淮法庭庭長陳柯說:家忠就是一頭黃牛,他是把法庭當成了自己的家。陳庭長為我們算了一筆賬,近年來,鳳陽法院審判人員年均結案不到50件,而趙家忠自1997年任助審員以來的9年間,共審結各類案件1551件,按全院法官平均結案數(shù)計算,他是9年干了其他法官30年才能干完的活。
家忠之所以能辦這么多案件,沒有任何秘訣,在他身上,你會感受到法官那種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他看到當事人有困難、有難處,就想立馬解決,所以在平時的工作中,你看到的他總是來去匆匆,就像是一股風,永遠沒有停息的時候。無奈,好的法官就如同醫(yī)院里的知名醫(yī)生一樣,由于多年來家忠在辦案中形成的良好信譽,他已經成了我們法院的一張品牌,很多當事人就是慕名奔著他來的。
2004年秋天的一個傍晚,正準備下班的趙家忠接手了一起贍養(yǎng)糾紛案件。當事人是一位家住淮河對岸五河縣年逾古稀的高義其老漢,由于老漢的子女下落不明,案子一時難以審理。而此時,趙家忠的愛人又打來電話告訴他女兒發(fā)燒,叫他趕快回家。但是,面對高老漢出現(xiàn)的急躁情緒,他一面耐心地向其講解法律規(guī)定,一方面仔細詢問其生活困難,表示一旦找到其子女下落將立即審理。做通了高老漢的工作后,趙家忠見天色已晚,老人年事已高,行走不便,為了安全起見,他親自把老人送到碼頭,并從自己身上掏出20元錢作為路費。
視當事人為親人
審判員丁偉和趙家忠是一對好搭檔,倆人平時在一個辦公室。談起他對家忠最深的印象,他不假思索地答道:家忠同志有一顆火熱、善良的心。無論對同事還是對當事人,工作中凡需要家忠?guī)兔Φ?,他歷來是有求必應。他對待別人的事就像是對待自己承辦的事一樣仔細、認真。

丁偉回憶到:那是2004年7月的一天,我承辦一起贍養(yǎng)糾紛案件,當我向家忠同志提出想到原被告家中再去做一次庭前調解的意見時,他沒說二話就爽快地答應了。當時正是七月酷暑天,原被告遠在30多公里外的石門山鎮(zhèn)一個偏遠的山村,到達原告家中,我們都已是汗流浹背。70多歲的秦老太見我們大汗淋淋,忙催老伴去打盆水來讓法官洗洗。家忠同志見狀忙接過水桶,直奔水井,秦老太說什么也不愿意。家忠懇切地說,您老這么大年紀了,就當我們是自家的孩子。一句話說得老兩口淚眼汪汪,不再阻攔。家忠看到其家中的一口水缸空著,執(zhí)意把水缸洗刷干凈,直到把水缸打滿清水。事后,秦老太感嘆地說:幾個兒子成家后就沒有為我們打過一桶水,要是能有一個像你這樣的兒子多好啊。事后,原告的子女也為家忠同志的言行所感染,最終使該案調解結案。
想當事人之所想,急當事人之所急,盡其所能地方便群眾訴訟,使當事人充分感受到法律的公正與溫情,是趙家忠在辦案中的一個顯著特點。2004年初,他審理了一起轄區(qū)內殷澗鎮(zhèn)桃園村村民王忠仁、康正英老兩口訴其子王從中贍養(yǎng)糾紛一案,在送達應訴材料時,趙家忠同志發(fā)現(xiàn)原告都是70歲以上的老人,年老體弱,而且當?shù)亟煌ㄊ植槐?,到法庭要?0多華里的山路。對此,趙家忠當即向同去的書記員說,我們把開庭地點就定在原告家里,這樣,既可方便了原告二老,又可以通過現(xiàn)場開庭,擴大法律宣傳效果,增強農村愛老敬老意識。
在法院工作十多年來,對有困難的當事人趙家忠同志總是充滿了善心與愛心,在平時的辦案中,他始終堅持能調則調的辦案理念,2003年在他所承辦的案件中,調解撤訴結案率高達68%,2004年調解撤訴結案率達59%,2005年1到4月份,在他帶病審結的63件案件中,其中判決的僅有8件,55件是通過調解撤訴結案的,其調解撤訴率高達87%。
把審判工作看的比天還大
執(zhí)行員張世偉與趙家忠同是2004年3月院機構改革后一同來到臨淮法庭工作的,在一年多朝夕相處的日子里,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他的眼中,趙家忠同志不僅是一位熱心腸的好兄弟,更是一位善學習、愛思考、把審判工作看成比天還大的好法官。
他說:家忠同志經常說,法官是個責任比天還大的職業(yè),要當好一名法官,必須掌握一定的法學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司法能力,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在法院工作期間,家忠同志從來沒有一天放松過學習,在基層法庭工作十多年來,他先后取得了法律???、本科文憑,又報名參加了法律研究生班的學習,打下了堅實深厚的法學理論素養(yǎng),成了庭里名副其實的學者型法官。對我們在工作上遇到的難題,他總是有求必應,耐心講解。
在工作中,趙家忠同志在全院法官中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這不僅表現(xiàn)在的辦案數(shù)量上,更體現(xiàn)在他一貫的工作作風上。府城法庭庭長張祖成說:1996年秋,趙家忠同志在我庭工作期間,還是一名書記員,患上了嚴重的腰椎間盤骨質增生,每天腰彎著堅持上班達半年之久,直到實在無法堅持上班了,最后到醫(yī)院動了手術。手術出院后,他不顧醫(yī)生多臥床休息的囑咐,回家的第二天就跑到庭里吵著要求上班,我要他立刻回家休息,可他就是死纏硬磨不愿走。他說,年底庭里工作這么忙,我又是負責內勤的,訴訟費結算、卷宗整理裝訂,哪一樣也少不了我??吹剿醢蟮纳袂椋覍嵲诰芙^不了這個一心想著工作的年輕人,也只好同意了他的請求。
鳳陽縣臨淮鎮(zhèn)的裝潢個體戶張國忠是趙家忠所辦的最后幾個案件中的一名當事人,當我們在臨淮法庭采訪趙家忠的事跡時,恰巧遇到他來法庭領取執(zhí)行款,他在接受我們采訪時,這位當事人如是說:在趙法官的身上,我們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公正力量和極端負責任的敬業(yè)精神。今年元月,因鎮(zhèn)上的一家醫(yī)藥公司拖欠我7萬多元的工程款,我起訴到當?shù)胤ㄍ?,案子是趙法官辦的。以前我們不認識,通過接觸,我感到趙法官特別誠懇熱情,由于我經常在外施工,在訴訟中遇到問題,我每次打電話給他,他從來沒有一絲怠慢,總是熱心解答我的問題。去年4月,他的病情已是很重了,我也看出他人消瘦了許多,但他仍帶病堅持查封了對方的兩處房產,其中一處在40公里外的偏遠山鄉(xiāng)。前幾天,我聽說趙法官去世的消息,我很震驚,怎么也不敢相信這么好的人怎么這么快就走了,今天我連本帶息拿到了8萬多元的執(zhí)行款,我很感謝趙法官為我主持了公道,現(xiàn)在我想請趙法官吃頓飯的機會也沒有了。
在鳳陽縣法院審判大樓一樓門廳的顯著位置,在全院優(yōu)秀法官的光榮榜上,“趙家忠”依然名列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在安徽省舉行大會,追授趙家忠同志“全國模范法官”的榮譽稱號。
在法庭二樓的辦公室里,趙家忠的辦公桌擺在一前一后兩個同事中間。桌上那本臺歷翻到了4月14日,那是他離開法庭前往北京就醫(yī)的日子。過了這個日子,他就再也沒有回來。同事張世偉每每瞅見趙家忠辦公桌上的浮塵,都會習慣性地擦去。在他感覺中,趙家忠還會回來,回來辦理那些永遠辦不完的案子。望著那塊壓在臺歷上的刻有“不息”二字的大理石鎮(zhèn)紙,張世偉說,趙家忠是不息的。
今年農歷八月十四中午,趙家忠的妻子黃家秀一家人正準備吃飯,一位大姐帶著豇豆又來到她家,一進門便喊著:“家忠弟弟,姐來看你了。”趙母抑制著悲痛告訴她:“家忠走了?!贝蠼氵€不知情地說:“家忠真忙,快中秋節(jié)了也不在家,又去辦案了,我每次來總是見不到他?!焙髞懋敶蠼愕弥抑矣肋h走了時,放聲大哭說:“我們住在大山里,不知道家忠弟弟的事,要是知道,說什么我也得看他最后一眼?!?/p>
黃家秀深情地說:“家忠走了,他靜靜地躺在那兒,我看到他的法官制服已穿出舊色,便花了2200元給他買了一套西裝,這是他今生穿在身上最貴的一套衣服啊,但我還是把他一直喜歡的法官制服穿在了西裝的外面,因為他是那樣的熱愛自己的職業(yè)啊,在他的生命中,他心頭裝著的永遠是他辦理的案件,永遠是他的當事人?!薄?1月2日是你37歲生日,你的妻子在心中為你默默點燃了37根蠟燭。你走向天堂的路一定光輝燦爛?!?/p>
編輯:陳暢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