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水電人買一套房子實屬不易,把多少年的積蓄傾囊而出,還得按揭貸款,但我確實喜歡這房子。因為臥宅的窗正對著牛頭山公園,公園的一段風景活脫脫如一軸徐徐展開的油畫,恰到好處地裝飾了我的窗子。思來想去,花錢買一段風景,值得!
為了這段風景。我也花費了些氣力。首先要說服丈夫,因為房子臨街,人聲、車聲、嘈雜聲,丈夫說會影響休息。我找理由說服他:以前租用的房子樓下是飯店,也沒有影響我們休息,而且你常年在工地習慣于合著馬達轟鳴聲,甚至開山炮聲鼾聲大作。這算個啥!因為我的想法底線也占丈夫思想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以輕松過關。再者就是要實實在在地忍受臨街的吵擾、汽車的尾氣和飛揚的塵土。但主觀因素已定,客觀因素總是顯得那樣蒼白無力。
搬進房子,我自然形成一個習慣,總在不知不覺中走到窗前,倚窗凝望,細細欣賞那段風景,就像欣賞我精心挑選的一幅心愛的油畫。“畫”是簡約風格,山坡用塊石從山腳精心雕砌到山腰,呈規格的灰白色格子部局,紋理清晰、醒目;山腰上,一邊是栽種的竹林,黃綠色枝葉,泛青的竹子尚用竹桿互相纖拉、支撐著;一邊是綠色樹林,叫不出名字的樹木,只是翁郁蔥蘢,遮住了山坡;山頂依稀露出木質長廊與涼亭,逶迤前伸;山坡下,是一條小公路,路的外側是一排小樹,樹的外面是一道爬滿薔薇的鐵絲柵欄。知道是薔薇,是因為早春時節那上面開滿大片大片金黃的惹人心醉的薔薇花,好看極了,現在花謝了,繁茂的枝條勾肩搭背已將柵欄包裹成綠色的屏障。用不了多久,園藝師就會讓那灰白格子上爬滿青藤,而后的日子里,春天嵌滿繽紛的花朵,招來蜂飛蝶舞;夏天綠色充蔽,秋天紅葉如霞與淡黃的竹林、深綠的樹木交相輝映,定讓我的窗隨季節的遷徙而更加生動嫵媚,既使深冬,綠葉落盡,灰白格子上也會垂滿不規則的裸露的藤,那也將是一幅底蘊深邃、抽象的水墨畫,不乏妙趣橫生。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泵棵繎{窗眺望,我都會在心中反復默念卞之琳的《斷章》,用目光猜測那段風景是否有靈性,會不會也有一雙眼睛在注視著我?這是自然與現代的對峙。但彼此的距離仿佛在不斷拉伸,漸漸地越來越遠……
現代的人們更傾向于用水泥鋼筋筑造屬于自己的空間,在所謂規劃與決策中將格子一個一個延伸、擴張、自然的領地也隨之越來趣小。人們在水泥鋼筋格子里,封閉心靈老死不相往來,情感的淡陌就像飛揚的塵埃擴散、侵蝕人的肌體和心靈……或許多少年之后陶淵明筆下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真的成為想像中的世外桃源。假如果真如此,我花錢買這段風景豈不占了大便宜!
買一段風景,愛一片綠色,盡情揮灑我自然的情結,做不雕飾的本我,讓自然與人類做一次暢快的本我回歸吧!
(選自《水電五局報》第5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