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銑工實訓不只是學生在實訓中增加感性認識、了解生產知識、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同時也是指導教師教學活動創新的過程。
關鍵詞:銑工實訓;不良原因;對策
銑工實訓是職校機械加工專業學生必須完成的一門操作課,是結合專業理論課有關銑削加工的知識運用生產工具和銑床,有計劃地學習生產知識、操作技能和技巧的一門課程。為達到實訓目的明確、重點突出和效果優良,指導教師在實訓過程中要把握以下基本環節:
實訓課題導入課題導入是整個實訓過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環節。生動而貼切的課題引入能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由此引發學生對該課題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學習激情。如銑齒輪實訓課題,齒輪雖然是機械傳動中最基本的零件之一(見圖1),但對于沒有接觸過齒輪的學生來講,無論指導教師如何講解,大部分學生仍處于茫然之中。這時指導教師可針對銑床主軸變速系統作講解:銑床的主電動機輸出的固定轉速是如何傳遞到主軸的,主軸的不同轉速又是如何實現的,參與傳遞的齒輪是如何制造出來的。由此順利地導入該課題。
相關工藝知識講解實訓過程中所涉及的相關工藝知識較多,必須給學生講解。但是,單純的工藝知識講解,一是組織難度大、講解占用時間長,二是學生理解困難、感到空洞乏味。因此,實訓時要緊緊圍繞被加工零件的結構特點和主參數展開綜合工藝分析。如銑矩形齒花鍵軸,首先要對花鍵軸的實物及工作過程進行模型演示,加深學生對花鍵軸的結構特點認識:鍵齒對稱分布、鍵的齒側線平行于軸截面的中心線且對中(見圖2)。由此決定刀具選用、對刀方法及加工步驟。然后通過綜合分析花鍵軸圖紙技術要求,確定定位基準和切削用量的選用。這樣,整個銑花鍵軸的加工工藝知識也就連貫起來了。

操作示范、安全注意事項的提出以及巡回指導實訓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親自上機動手操作,增加感性認識、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如在實訓銑刀裝卸時,用彈性夾套配偏心式鎖緊螺母裝夾直柄立銑刀(見圖3)。首先指導教師要對加工步驟進行講解,接著示范操作,同時提出安全注意事項,提醒學生觀察操作細節并用心模仿。然后指派一位學生進行操作練習,指導教師在旁指導和講解。最后安排學生分組練習,指導教師巡回指導,并對操作能力差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不良原因分析及提出對策實訓過程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操作相應的加工設備、按示范步驟加工出相應的工件,還要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合適的量具,按圖紙技術要求,對工件進行檢測,記錄檢測結果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斷。然后以組為單位,對不良項進行統計(見表1),找出主要不良項(見圖4)。最后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操作技能和理論知識,對主要不良項進行綜合分析,找出原因,提出相應的預防對策(見表2),達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

銑工實訓不只是學生在實訓中增加感性認識、了解生產知識、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同時也是指導教師教學活動創新的過程。因此指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廣泛收集資料,以學生為本,把深奧的理論、復雜的操作用最簡單的語言和示范傳授給學生,充分體現實訓在整個教學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培鈞,等.銑工生產實習(96新版)[M].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6.
[2]《職業技能鑒定教材》、《職業技能鑒定指導》編審委員會.銑工[M].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6.
作者簡介:
唐仕興(1969—),布依族,貴州省電子信息技師學院一級實習教師,長期從事機械加工實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