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質量監控是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的保證,應做好教學督導、課堂教學全程監控工作,并建立科學的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關鍵詞:教學質量監控;教學督導;全程監控;評價指標體系
南陽中醫藥學校自1979年創建以來,始終緊抓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題,2000年被教育部首批命名為國家級重點中專。全校教職工為了適應當前生源素質不佳的狀況,建立健全了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使教學質量得到了保證。現將教學質量工作總結如下。
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加快和高校擴招,社會上出現了“高中熱”,為此大部分成績好的初中生選擇了高中教育,期望通過高考進入高校學習。而中職學校招生標準一再降低,一部分成績較低的初中生選擇了中職教育,職校生源質量下降的情況相當明顯。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普遍感到“現在的學生難教”,少數教師產生了畏難情緒,放松了對教學工作的要求。在這種形勢下,如何提高職校教學質量,真正落實教學工作在學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工作便成為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教學質量監控的意義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教學質量監控是確保教學質量提高的前提,其重要性是:其一,教學質量監控是規范教學程序、實現教學目標所必須堅持的環節。中職教育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中等教育,教學活動有其自身的規律,在貫徹實施的過程中,只有加強教學質量監控,才能確保按照教學大綱完成教學任務,切實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中職人才。其二,教學質量監控是學校管理的一部分,是衡量綜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中職學校務必遵循教學工作的基本規律,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全過程規范管理。其三,教學質量監控使教學領域的公平競爭科學化、規范化,能有效地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在監控評價的過程中,既有教師的參與,又有學生的評價,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推動教學質量全面提高。這就有利于領導和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學校按照教學規律組織教學和管理,既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其四,教學質量監控是學校領導及時了解教學工作的窗口,從而能夠對教學工作做出科學的決策,并針對存在問題加強對中職教育教學的研究,不斷改進工作,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
教學質量監控的方法
實施教學督導制,發揮教學督導的監督、檢查、評價、指導作用早在2002年2月,我校就從校內聘請11名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和6名在崗的高級職稱教師,成立了教學督導團。學校領導非常重視和支持該團的工作,經常過問其工作開展情況,定期聽取督導員的反饋意見,重視和采納他們提出的教學工作建議。督導團以課堂教學質量檢查、教案檢查為中心,每學期對全部有課教師采取隨機聽課和期末對教案集體評定的方式,對教師教學情況進行評判,將存在問題及改進建議及時向教師提出,幫助教師日后改進。教務處根據督導團的推薦,經常組織對教學效果好的教師進行觀摩教學,使他們的經驗得到推廣。督導團對教師的評價一般要求較高,看問題角度較全面,對考核指標執行較嚴格,評價分數較客觀準確,對教師存在的問題能提出中肯的意見,深受教師的尊敬和擁護。督導團還對教學中存在問題進行整理,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為學校領導改進教學工作提供參考。
對課堂教學質量實行全程監控課堂教學質量監控不能只局限在一節課,而應著眼于這節課的前期工作和后期工作。否則,監測到的只是不完整的課堂教學。對課堂教學實行全程監控,分為前期監控、課堂監控和后期監控。前期監控內容是教師的備課,主要檢查教師的授課計劃和教案,其重點包括:一是對教材的鉆研情況,包括是否按照教學大綱設計教學,對教材內容掌握的程度,是否抓住了重點難點,組織處理教學內容是否得當,以及查閱教學資料的情況等;二是了解本班學生的情況,包括學生的個性特點、知識基礎、學習態度、接受能力、對教師的適應性和希望等;三是教法的運用情況,包括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突破重點、難點使用方法以及作業、課后分析。前期監控雖然內容多且費時費力,但對教學環節的規范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至關重要。對教學計劃的檢查方法是,學校要求教學計劃由同課高級職稱教師牽頭制定,經教研室審查后,開學第一周由教務科、校考核辦審查備案,年終將此項工作完成與否及認真程度納入年終崗位責任工作目標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對教案的檢查方法則由教學督導團隨機評定和期末評定相結合,按照教案評比的指標進行評定。課堂監控主要是對課堂教學過程質量的監控,通過監控要評出優劣,使教學效果好的教師得到褒獎,其經驗得到推廣;教學效果稍差的教師的進行改進,使其提高教學質量。監控方法,一是由教學督導團采取隨機聽課按課堂教學質量評估標準評定;二是由學生在期末根據教師課堂授課整體情況按評課標準評定。后期監控主要評價教師是否布置課后作業,批改作業的認真程度,是否輔導等內容。而對期末考試情況綜合性分析,其中包括命題是否科學與恰當、試題覆蓋面是否符合教學大綱、學生成績的分布、未達到教學目的的原因分析以及今后改進措施等,則由教務處、學校考核辦審查,納入年終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后期監控是一項復雜的綜合性工作,在整個監控體系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必須高度重視。
建立科學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科學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標尺和導向,是對教師進行公正、公平、公開監督和評價的前提,應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準確性和有效性。針對建立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2002年我校出臺了《教師教學質量考核實行辦法》。此辦法規定:教師教學質量成績考核采用學校教學督導團評教、學生評教和教案評比三部分結合的“四四二”百分制方法,即教學質量總成績為100分,其中教學督導團評教占40分,學生評教占40分,教案評教占20分。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內涵是:第一,教學督導團評價指標體系。學校制定了《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估表》,此表由以下指標構成:(1)教師品德。重點檢查教師形象、教學態度、教書育人、教學紀律狀況。(2)教學內容。重點評價講授內容的科學性,對重點難點內容的處理與把握,教學信息容量,因材施教情況。(3)教學方法。重點檢查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采用啟發式教學和現代教學手段情況,啟發誘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傳授學法的能力。(4)教學效果。重點評判教師課堂教學計劃的完成情況,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情況,課堂氣氛狀況。以上四方面各項權重分別為0.1、0.3、0.3、0.3,均以定量百分制的形式出現。表中還有定性描述的內容,包括主要缺點及改進建議。第二,學生評教指標體系。學生既是教學的對象,又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效果好壞直接體現在學生身上,他們最有發言權。針對學生評教,我校設計了《學生評議教師教學質量成績評估表》,表中有“教師品德”、“教書育人”、“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講授水平”、“作業及輔導”、“嚴格考核”和“教學效果”等九項指標(除教學內容、教學效果兩項權重各為0.15外,其余各為0.1),對每項指標提出了詳細的評價標準。在學期末組織各班評教時,學生根據評價指標內容,對任課教師打分并陳述理由。學生評議后,由教務處將表收回并統計。為了克服因情感因素或認識不同所產生的非理性現象,采用“去分制”的辦法,即去掉幾個最高分和幾個最低分,算出平均數。第三,教案評定指標體系。教案是教師教學藝術水平的體現。我校制定了《教案評比辦法》,由以下指標構成:一是內容60分,主要檢查該學期每節課講授內容是否緊扣教學大綱、重點突出、難點明確,是否突出了基礎知識的講授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是否體現了啟發式教學,是否充實了本學科最新成果。二是書面得分,此項20分,主要檢查教案的書面整潔情況,書寫是否認真,是否為本學期用過的教案。三是項目得分,此項20分,主要檢查每節課教學目的是否明確,重點難點是什么,教法設計情況,作業及課后分析。教案評比由教學督導團實施,督導員們對每份教案打分,并指出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
教學質量監控取得的成效
我校教學質量監控開展六年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該工作督促每位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全校上年評出的C類課均在翌年上升為B類甚至A類,連續評為A類課的教師大幅度增加。由于監控采取的考核措施都是經教師反復討論而形成的,得到了教師的認可。教師教績考核成果的取得,為教師評獎評先和晉職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有效地促進了教師隊伍建設。如今,教師人人思進,個個爭先,已經形成比學趕超的局面。這一局面促進了我校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2001~2002年連續兩年榮獲全省統考第一名,每年畢業生供需見面會現場簽約達600多人,學生畢業后大部分都找到了工作。每年有2000多名新生踴躍來校求學。
教學質量監控的建議
進一步準確把握監控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對課堂教學質量監控的內容和方式都會發生變化。今后應進一步探討將教師因人而異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專業課教師通過實驗實習培養學生專業技能方面的指標引入監控體系,引導教師注重學生能力和技能的培養,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加強和完善規章制度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監控的規范化程度一是要完善以教學大綱、授課計劃、試卷及實踐考核分析等為核心的教學基本文件建設,形成教學的全過程配套化管理的規章制度。二是從規范課堂教學的過程監控出發,制定并完善從備課、課堂教學、課程考核、實驗、教學實踐環節到考試命題、閱卷等各主要教學環節的質量要求和標準,克服當前定量考核標準具有較大主觀性和模糊性的弊端。
重視開展教師評學、促學活動學風是保證教學目標得以圓滿實現的重要因素。由于中職學生學習基礎薄弱,個別學生自制能力較低,容易放松學業。因此,教學監控也應重視開展教師評學、促學活動。
作者簡介:
樊平(1976—),河南南召人,南陽中醫藥學校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