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是大家所關心的,在考慮這個問題時,很少有人提到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因此,根據目前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的現狀,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探索解決辦法是值得加以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鑒定
當前,農民工已成為我國產業工人隊伍中一支龐大的生力軍,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規定企業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為農民工繳納社會保險金、對企業實行農民工工資風險金等措施和政策紛紛出臺。然而卻很少有人注意到一個切實關系到農民工切身利益的問題,那就是開展針對農民工的職業技能證書的培訓與鑒定,筆者認為,關心農民工取得職業技能證書的問題是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現實問題。因此,對農民工參加職業技能培訓與考試獲得職業技能證書的問題加以探討是很有必要的。
改革開放后,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與各類民營企業的崛起,各工種技術工人的缺口越來越大,必須盡快培養出一支過硬的技術工人隊伍,來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國家為促進職業技能開發,提高勞動者素質,于1993年7月頒布了《職業技能鑒定規定》,提出“職業技能鑒定實行政府指導下的社會化管理體制”;2000年,出臺了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將職業技能鑒定納入職業資格證書制度;2004年,建立了新職業標準發布制度。幾年來先后公布了七批新的工種(職業)納入就業準入范圍,目前國家公布的職業標準已覆蓋247個職業,絕大多數工種(職業)都在就業準入之列。
勞動者取得職業資格證書,表明勞動者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是勞動者求職、任職的資格憑證,是用人單位招聘、錄用勞動者和兌現工資待遇的主要依據,也是境外就業、對外勞務合作人員辦理技能水平公證的有效憑證。
根據《勞動法》和《職業教育法》的有關規定,對從事技術復雜、通用性廣、涉及國家財產與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費者利益的職業(工種)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培訓,并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后,方可就業上崗。目前,農民工大軍所從事的大部分職業都在就業準入范圍之內,如此說來,有相當多的農民工必須持有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才能上崗就業。當農民工持有職業資格證書時,就可以憑借證書在勞動力市場上為自己找一份滿意的工作,可以以自己擁有一定的職業技能為由,在同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時謀求較為合理的工資待遇,或要求企業增加工資,可以在已取得職業技能證書的基礎上向取得更高級別的證書努力,可以憑證書理直氣壯地爭取自己的合法利益。農民工有了職業技能證書,甚至可以持證書向境外的企業求職。
農民工屬于弱勢群體,其職業技能證書持證率相當低,如果從法律的角度來說,目前還有相當多農民工的上崗是不合法的,可以說,農民工很少取得職業技能證書是我國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一個很重要的薄弱環節。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筆者認為,影響農民工參加職業培訓與職業技能鑒定的原因有如下幾項:
農民工自身對職業技能證書的認識不足大多數農民工來自經濟欠發達的地區,由于地理條件的關系,他們的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對國家相關政策和法律的了解相對有限,接受的培訓與鑒定相對較少,還有很多農民工并不了解國家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不知道自己需要參加培訓與職業技能鑒定,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才能上崗。加之農民工有著較樸實的想法,把打工看作是耕作土地一樣,認為出門打工,最重要的是有活干、有錢賺就行,自己是憑本事賺錢,根本不需要什么證書。
農民工取得職業技能證書負擔較重按有關政策規定,要先進行工種技能培訓,再參加職業技能鑒定考試,只有考試合格才能取得技能等級證書。而農民工往往來自經濟較落后的地區,文化水平相對較低,他們舍得下力氣,卻畏于文化考試,況且其收入較低,經濟負擔較重,要從工作崗位上抽空參加培訓與考試實屬不易,而且參加培訓與考試需要繳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培訓費,這對收入不高的農民工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負擔,因此,許多農民工只好放棄參加培訓與考證的機會。
某些企業農民工的職業技能證書被截留許多企業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也組織了農民工參加職業技能證書的考試,當這些農民工通過了培訓和考試,取得了職業技能證書后,企業怕農民工有了證書會“跳槽”或要求提高工資待遇,于是以統一管理、接受檢查等種種理由,將農民工的職業技能證書截留下來。這樣,農民工辛辛苦苦考取了證書,卻不能自己持有,其參加培訓與考試的積極性受到打擊。
部分職能部門與職業技能鑒定站(點)運作不規范一些地方的勞動行政部門對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不夠重視,沒有根據本地區的實際開展培訓與鑒定,只是簡單地將開展職業技能鑒定人數分解成指標下達到各個職業技能鑒定站(點),讓各個職業技能鑒定站(點)各自為戰,到年底將各站(點)匯報來的數據累加后,作為自己的成績上報了事。一些職業技能鑒定站(點),出于追求經濟利益的目的,在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時不規范,或收費過高,或只要交了錢就發給證書,培訓與考試成了走過場。有的地方則不能經常開展培訓與鑒定,農民工想參加職業技能鑒定卻不知道到哪里去培訓與考試。
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推行存在薄弱環節在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宣傳上力度不夠,還有相當多的農民工不知道上崗需要持有職業資格證書;相當部分工種(職業)雖然規定了職業準入,但題庫開發與考評人員培訓卻跟不上,無法正常開展鑒定活動;一些工種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僅限于初、中級技能的鑒定,高級工的培訓與技能鑒定較少,以至于技師、高級技師的培訓與鑒定幾乎沒有,具有較高技能的農民工取證無門;另外,企業在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上應有哪些義務,在法律上并沒有具體規定,如此等等。
由于有相當部分農民工沒有相應的職業技能證書,致使他們的部分合法權益受到損害。首先,國家執行就業準入制度,沒有職業資格證書的農民工就可能找不到崗位,即便是找到工作,也由于不是合法上崗,在企業里的合法權益就不能得到保證。其次,企業在制定工資待遇時,一般都會參照技能等級,技能等級越高工資就越高,職工如果沒有相應的職業技能證書,就得不到理應享受的工資待遇。再次,一些企業在招用農民工時,會以農民工沒有技能證書為由,刻意壓低農民工的工資。最后,沒有技能證書作依據,農民工的勞動技能水平提高了,也得不到社會的承認,得不到相應的晉級機會,只能永遠游離于技術工人隊伍之外。因此,切實做好針對農民工的職業技能證書培訓與鑒定工作,是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關鍵,其意義不僅在于可建設一支適合國家建設與發展的技術工人隊伍,更重要的是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與發展。要使我國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得到發展,使農民工能憑著自己的本領參加職業技能培訓與考試,獲得職業技能證書,必須加強對職業技能證書制度的管理。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是要完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體系。要牢固樹立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社會效益和質量第一”的觀念,抓緊建立質量保證體系,組織好技術工人的培訓工作,規范鑒定程序,加強職業技能鑒定質量管理,不斷增強職業資格證書的含金量與公信力,進一步維護職業資格證書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對于不規范的職業技能鑒定站(點)應予以撤消,有的地方對職業技能鑒定站(點)實行“紅黑榜”公示制度,這樣做可進一步擴大職業資格證書的社會影響力,推進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建設,確保職業資格證書體系的正常運行。只有這樣,農民工參加培訓與技能鑒定的工作才能得到保證。此外,要完善職業資格證書體系,建立職業技能培訓和考試網絡,針對目前高級職業技能鑒定較薄弱的現實,積極培養高級考評人員,開展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的培訓與鑒定,確保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工作的持續開展。
二是要加強推行職業技能證書制度的宣傳。應利用電臺、電視臺、報紙等宣傳工具,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重要性,利用工廠、企業的宣傳陣地(如標語、墻報、企業小報等)大力宣傳國家的職業技能證書制度。要讓農民工了解國家政策,提高參與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同時,企業應配合政府,對有特殊貢獻的技術工人予以表彰,給技能層次較高的技術工人以較優厚的待遇,鼓勵技術工人學技術,不斷提高職業技能。
三是要加強職業技能鑒定站(點)的管理。要落實國家的相關政策,規范職業技能鑒定的操作程序,技能鑒定站(點)要立足于服務廣大職工群眾,對技術工人的培訓與鑒定要經常化、規范化。有的地方正在試行依托企業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全覆蓋,通過職業技能鑒定站(點)在企業內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使企業職工職業資格持證率達到90%以上。用這個辦法推動企業建立培訓、考核與使用相結合并與待遇相聯系的激勵機制,可解決農民工低素質、低技能的問題,提高企業職工的綜合素質,增強企業競爭力。
四是要減輕農民工參加培訓與考試的負擔。職業技能鑒定應從降低成本、合理收費等方面入手,減輕農民工的經濟負擔,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利益。對農民工的知識培訓應以鼓勵自學為主,遠程教育的普及與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推廣可以為農民工提供接受技能培訓的平臺;對農民工的技能培訓主要應結合本職工作,在生產中向老師傅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在收費方面應盡量減輕農民工的負擔,湖北宜昌市地方政府將農民工的培訓與鑒定納入重要議程,規定農民工的部分培訓鑒定費用由當地政府承擔,并提出將免費培訓辦到農戶,將鑒定開展到鄉鎮,將證書送到田間地頭,這一舉措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工參加職業技能學習的積極性。
五是要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普及各項職業技能知識。不僅要建立技術專家隊伍,開發各工種(職業)的題庫,組織技能培訓與鑒定考試,而且要通過各種宣傳途徑與各種載體(如書本、電視、新聞媒體、聲像資料、遠程教育等)傳播相關的職業技術與技能知識,使農民工能通過各種手段獲取技能知識。有的地方試行依托高校實施校企結合,培養高級技術人員,利用高校專家隊伍的優勢,為企業職工實訓提供學習環境,共同合作,培養企業所需的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以保證技術工人隊伍的先進性,這樣做有利于解決職業技能鑒定停留在初、中級水平的問題。
組織農民工參加培訓與鑒定,幫助他們獲得職業技能證書,提高其就業技能與素質,是推行就業準入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重要環節,應當引起重視。只有認真做好這項工作,才能使就業準入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走上正軌,推動企業生產經營上水平,促進企業健康快速發展。為農民工著想,切實解決農民工參加職業技能培訓與技能鑒定難的問題,是為農民工辦實事的具體體現,只有將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工作認真做好,才能鍛造一支技術過硬的農民工高技能技術隊伍,經濟才能持續發展,國家才能穩定和諧。
作者簡介:
楊加寧(1955—),男,政工師,1987年電大黨政專業畢業,現任職于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勞動人事部,從事工會和勞動工資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