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實訓教學應注意掌握學生心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教學組織靈活多樣;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和教學方法多元化。
關鍵詞:階梯式的教學安排;分層式的作業(yè)布置;任務驅動
高職院校是培養(yǎng)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搖籃,而實訓課教學在其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學生從實訓課中能夠獲得多少職業(yè)技能與動手能力,與學生情況、教師水平與指導方法、學校實訓設備的數量與質量、教材合理性等因素密切相關。
掌握學生心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人的心理因素對人的行為會產生很大影響,教師不經意的一句話也會影響學生的心理狀況。上實訓課時,指導教師與學生處于頻繁的交流與互動之中,教師能否正確把握學生心理,將對實訓課的效果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學生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現為:
好奇在實訓初期,學生普遍對陌生的實訓場地、新鮮的實訓課題存在著好奇心。指導教師對此首先應持肯定態(tài)度,因為這是學生求知的開始。其次,指導教師應將一些技術圖表、操作要領盡量掛在醒目的地方,以渲染實訓的氛圍。最后,實訓的開課導言要多與學生的切身利益掛鉤,比如就業(yè)、前途等,最好能夠通過實例將學生的好奇心引向實訓的具體內容。
好玩有相當多的學生對實訓目的不明確,覺得實訓課沒有理論課重要,行動較為自由、散漫。指導教師對此應在強調紀律的同時,正確引導他們明確實訓在本專業(yè)中的地位與作用。注意多準備一些與實訓目的相關、輕松且有趣味的例子來說明問題,切忌過于理論化。
畏懼動手一些學生缺乏動手經歷,對陌生事物存在恐懼心理,在實訓中表現得縮手縮腳。指導教師對此應注意循序漸進,多鼓勵、多示范,適時表揚,切忌一次提出過多過高的要求。
愛面子有的學生比較好學,也肯動腦筋,但就是怕在眾人面前“丟面子”,明明有問題,可就是不敢問,怕別人笑話。指導教師應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主動進行問題誘導,讓學生把問題說出來,要注意發(fā)掘其中的閃光點,并對其加以表揚。
求索大多數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訓后,對實訓初期產生的一些想法已得到了部分驗證,感覺頗有收獲,興趣提高。指導教師對此應積極引導,根據實訓內容提出高一層次的要求,讓他們成為實訓教學的主導力量。
競爭與好勝競爭可以大大調動學生實訓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加速提高實訓效果。指導教師應在實訓內容的安排和組織上,有意營造和誘導競爭的氣氛,比如分組開展課題、強調質量與速度等,但要注意“穩(wěn)”,切忌急于求成。
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教學組織靈活多樣
學生的個人基礎、理解接受能力、動手能力都存在著差異,要上好高職實訓課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重視因材施教,才可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學組織既要符合實訓課的總體目標,又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到互動與隨機。可采取以下措施:
階梯式的教學安排將實訓課題分成若干階段,包括每個學生必須完成和掌握的基礎階段、大多數學生能夠選擇掌握的提高階段以及優(yōu)秀學生參與的綜合項目設計開發(fā)階段等。教學初期,所有學生先進入基礎階段的學習,按課題完成情況,分批讓學生進入下一階段學習。這樣,可保證所有學生對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時,利用競爭心理調動學生實訓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加速提高實訓效果。進行階梯式的教學不是依靠個別指導教師就能夠完成的,需要學校的統(tǒng)一組織和安排。
分層式的作業(yè)布置指導教師在布置實訓作業(yè)時,要以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個人特點為根據,把同一實訓內容的作業(yè)分為A、B、C三種難度,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選擇不同層次的作業(yè)。這樣,有助于防止學生掉隊,又能使全體學生都能完成合理的作業(yè)量,尤其是使差生與優(yōu)等生都得到發(fā)展。指導教師要注意評分標準的合理化,公平對待每個學生。
分組式的實訓管理在實訓的中后期,每名學生的基本技能已初步掌握,這時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一組由一名或兩名能力強的學生當組長,各層次學生平均分配到各組。指導教師安排好各組的總體任務后,由小組長負責安排各組的實訓順序、分配各組員的任務,并監(jiān)督實訓過程,甚至組織討論、處理實訓結果等。指導教師做各組的總指導,通過傳、幫、帶,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訓能力以及協(xié)作互助的精神,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鍛煉與發(fā)揮,同時也有利于課題的開發(fā)。
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教學方法多元化
21世紀需要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是高職院校的必然選擇。開展創(chuàng)新實訓可以調動學生的探索精神,改變學生被動實訓的心態(tài),提高實訓教學的效果和質量。這就要求指導教師在實訓教學中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廣闊的空間,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充滿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
演示法對于基礎性的實訓內容可利用演示法,以提高實訓教學的效率。比如電工實訓中電動機的拆裝、萬用表的使用等。運用演示法時,除了教師現場演示外,還可以通過觀看教學錄像片、制作多媒體課件等方法進行演示,也可以組織參觀等活動。在此過程中,指導教師一定要善于啟發(fā)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接受實訓,通過采用不同的演示方法,開拓學生的知識面與思路。
仿真法利用計算機軟件進行仿真操作,比如電工實訓PLC模塊的組態(tài)王軟件、電子技術模塊的EDA軟件、自動控制模塊的MATLAB軟件等。計算機軟件的功能齊全、方便快捷、安全高效,既彌補了實訓場所設備不齊全等問題,又可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任務驅動法開設綜合性實訓課題,教師布置分派好實訓任務后,由學生分組進行,從理論到實踐都由學生自主設計完成,教師只在必要時做適當指導。這樣,鼓勵學生獨立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實訓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與創(chuàng)新意識。
技能創(chuàng)新競賽由學校相關部門組織、實訓指導教師配合指導開展大學生技能創(chuàng)新競賽活動,學生直接參與資料收集、方案設計、系統(tǒng)制作和軟硬件調試的全過程,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動手能力、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鍛煉。
高職教育要在市場經濟中獲得長久的發(fā)展動力,必須在實踐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廣大實訓教育工作者應了解學生的心理,深入探討和研究教學方法,迅速地完善實訓教學過程,提高實訓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鄒炳文,孫淑敏.高職院校實訓教學的功能與重點探討[J].南方論壇,2006,(2):16-27.
[2]黎輝雄.淺談如何提高實驗實習教學效果[J].大眾科技,2006,(3):141-142.
作者簡介:
張文蔚(1978—),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高職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為電氣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