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物流行業的發展,物流管理人才出現了巨大的市場需求。作為一所較早開設物流管理專業的高等院校,廣西財經學院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人才培養思路。本文以此為基礎,首先分析了高職高專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然后從課程體系的構建,師資隊伍的培養,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創新等三個方面闡述了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通過研究,旨在建立一套適應高職高專發展需要的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物流管理;高職高專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7)02-0085-0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there is a great demand for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 in market. Being a higher school that earlier opens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s gradually formed its own consideration in the talent education. Based on above, the paper firstly analyses the talent education orient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 in 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school. Then it expatiates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alent education target from the following ways: the construct of course system; the training of the teachers;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ans and methods, etc.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form a suit of talent education mode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that adapts to the need of the higher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teaching.
Key words: talent education model; logistics management;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teaching
現代物流作為一種先進的組織方式和管理技術,被廣泛認為是企業在降低物資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之外的“第三利潤源泉”,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銀行曾做過一項研究,認為中國有4個服務性行業對于提高生產力和推動中國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它們是物流服務、商業服務、電子商務和電訊。其中物流服務所占的比重最大。一方面開發物流可以解決生產企業原材料和成品庫存過大,占壓資金過多問題,促進企業壓縮資金占用和加快資金周轉;另一方面開發物流,還可以降低運輸成本。我國運輸成本還有20%的空間可以去努力,只要能將現有的運輸成本降低10%左右,我國的國民經濟就能出現一次新的飛躍。為此,“十一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據專家預測,我國的物流市場將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2005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48.1萬億元,同比增長25.2%。經濟社會發展對物流的依存度明顯增大,據測算,2005年單位GDP對物流需求的系數已經上升到1:2.64,這說明目前我國每單位GDP產出需要2.64個單位的物流總額來支持,比1991年提高了一倍多。2005年,國內物流用固定資產額為9 293億元,同比增長22.8%。國內物流業實現增加值12 140億元,同比增長12.7%。
正是由于物流業的巨大作用,推動著現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對物流管理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要。據統計,目前,北京物流人才缺乏20萬,上海物流人才缺乏50萬,廣東缺乏物流人才80萬。物流人才已被列入我國12種緊缺人才之一。巨大的人才需求量使得物流幾乎一夜之間成為社會上的熱門專業,于是乎就像90年代全國興起計算機專業一樣,眾多高校紛紛開設物流專業。從2001年教育部批準第一家高等學校試辦物流專業起,到2006年3月,全國開辦本科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專業的各類高校已達160多所,而開設專科物流專業的學校達450多所。在廣西,目前已獲教育部批準開設物流本科專業的學校有3所,開設??茖I的學校,據目前手頭掌握的資料估計,大約在十所左右。設置物流專業的高校越來越多,也意味著競爭越來越激烈,只有在辦學中創造出自己的特色,才能賦予專業生存和發展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如何確定人才培養目標,采用怎樣的培養途徑,就成為擺在各高校面前要解決的一個緊迫問題。
廣西財經學院從2002年開始設立專科物流管理專業。經過幾年的摸索和實踐,不僅培養了一批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第一線物流管理人才,而且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培養模式。下面就我們研究與實踐高職高專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一些做法與讀者進行探討。
1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分析
1.1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一般來講,高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必須與所在地區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社會發展相適應,必須考慮到社會的需求,考慮到人才就業市場的需要。
從物流人才市場需求的角度看,今后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主要為以下四個層次的人才:
(1)物流政策研究人員。這類人員主要從宏觀層面對我國物流的發展問題進行研究,并根據我國物流實際運作情況制定物流發展法律、法規,為推動我國物流業迅速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2)高級物流管理人才。這類人員的工作中心是為企業的生產運作做好物流服務,從戰略的高度來規劃企業的物流戰略,與物流公司進行協調、管理和控制。這是企業戰略管理方面的運作。
(3)物流運營管理人才。這類人員是物流的實際操作者,包括倉儲、運輸、管理企業等。如何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如何根據客戶要求進行具體項目策劃和實際運作管理是他們的主要職責。
(4)物流作業的一線操作人員。這種人有著一流的操作經驗,對具體的作業上貨、分揀、堆垛、打包、配裝等作業很熟練,是一種熟練工種。
在這四類人才中,研究生、本科教育應該主要瞄準第一、二、三類人才,由于本身的局限性,高職高專教育應主要瞄準第三、四類人才。因為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明確指出我國的高職高專教學工作“要以加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應用性、實踐性為核心”,以培養面向基層的技術應用、技術管理和服務的各類應用型人才為宗旨。
1.2崗位能力分析
高職高專層次的物流管理專業以培養物流作業第一線和初、中級物流運營管理人才為宗旨,如倉庫管理員、配送員、保管員、信息員等。畢業生經過幾年崗位鍛煉,逐步升為中級或高級運營管理人員。因此,高職高專物流人才應具備以下能力:
(1)企業物流活動的實務操作能力,包括倉儲業務操作和管理能力、運輸組織能力、商品認知與養護能力、生產管理與組織能力等。
(2)物流信息的處理能力。
(3)國際物流的通關能力。
(4)物流市場的調研、分析及預測能力。
(5)物資的會計核算能力。
(6)英語應用能力。
(7)語言及文字表達能力。
(8)社會溝通及人際交往能力。
從以上人才市場需求及崗位能力兩方面分析,高職高專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可以描述為:培養富于開拓創新精神,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現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技能,具備從事物流活動所需的專業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具有實際工作能力的基層物流管理人員。
2構建合理的專業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的設置是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內容,它要求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構建一個合理的適應社會需求、體現自己特色的課程體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
課程體系的構建分為理論教學課程和實踐教學課程。
2.1理論教學課程體系構建
物流專業具有環節多、系統性強、科技含量高、理論與實踐緊密相結合的特點。根據這一特點及結合本專業的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考慮適應工作崗位對本專業人才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要求,確定本專業的5大知識板塊:經濟和管理理論基礎、數學基礎、計算機和信息應用技術、英語基礎和物流專業內容體系。在物流專業內容體系課程設置時,考慮幾個因素:一是考慮學生就業地域對物流人才的需求。二是考慮既讓學生掌握物流專業知識,又可從內容龐雜,課程繁多的專業課程中有重點的選擇,使專業課程設置更具針對性和科學性;三是考慮充分利用本校教學資源。據此,在按照物流基本功能設置專業課的基礎上,針對本校商科教學資源豐富的特點,增設商科類課程,如開設物流市場營銷、物流渠道管理、市場調查等課程,強調培養學生物流市場營銷能力,針對廣西構建東盟物流中心需求特點及部分學生畢業后到沿海地區工作特點,增設國際物流運作類課程,如開設國際貿易、國際貨運代理、國際物流等課程。
在課程體系設置上,筆者設計了“平臺+模塊”的模式?!捌脚_+模塊”的課程體系是:將學生必須掌握的大類基礎課程設置成若干基礎平臺,將專業課細化為幾個方向模塊。“平臺”包括職業基礎素質課程、職業基礎理論課程、職業核心能力課程三個方面;“模塊”主要是在平臺基礎上,結合地方物流人才需求及本校辦學特色設置相關課程,學生可根據自身興趣及今后就業方向進行選擇。
課程體系設置如圖所示:

2.2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構建
注重實踐是高職高專教育的特色,是培養學生把專業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創新的有效途徑,它不應僅是某一段時間的,而應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全過程。
在校外實踐教學方面,主要采取了“三段式”模式,即認識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認識實習安排在大一的第二學期期末,時間是一個月。主要是在完成高等數學、企業管理概論、物流學概論等課程教學任務之后進行的一個認識性教學環節,其目的是讓學生了解企業物流的倉儲、運輸等經營管理狀況,了解物流的業務流程及物流主要設施設備等。通過將學生學過的基礎課程與生產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對本專業所涉及領域及技術崗位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形成初步概念,為學習專業課奠定良好的基礎;專業實習安排在大二的第二學期期末,時間是一個月。本階段實習主要是在完成運籌學、采購與供應管理、倉儲與配送管理、運輸管理、物流信息技術、物流成本管理等部分專業課程教學任務之后進行的一項專業技能實訓的教學實踐。要求學生深入企業,通過崗位實踐,運用所掌握的專業理論知識去分析、解決企業中存在的一些經營管理問題,熟悉和掌握一定的物流業務技能;畢業實習安排在最后一學期,是學生學習最后一個環節的實習,也是最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通過實習,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加深對物流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進一步熟悉物流業務知識,提高實際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勤儉負責、刻苦耐勞的精神,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營造團隊合作氣氛,培養社會責任,為實際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在校內實訓教學方面,主要依托本校的區級重點實驗室——ERP實驗中心,為學生提供計算機物流系統仿真模擬實訓,讓學生進行直觀的仿真模擬試驗,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對于實驗室課程的設計,可遵循三種基本思想:按照物流的功能設計,按照物流的業務流程設計和按照供應鏈管理設計。按照物流功能設計的實驗課程就是根據倉儲、運輸、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等6個功能模塊設計出相應試驗,有序編排;按照物流業務流程設計就是以訂單管理、采購管理、庫存管理、出庫管理、出庫分揀、配送決策、配送作業、貨物跟蹤等作業環節到客戶管理、績效管理、資源管理等管理環節來設計實驗內容。我們提出的物流管理實驗課程主張按照供應鏈管理的思想來設計,即從采購管理、ERP管理、倉儲管理、配送管理、運輸管理、客戶關系管理到第三方物流
管理、國際貨代和報關管理、集裝箱碼頭管理及分銷管理等來設計實驗課程并有序排列。
3培養高素質專業教師隊伍
師資隊伍建設是學校最基本的教學建設,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辦出高職特色的關鍵。近年來,在高職高專教師隊伍中,存在著教師學歷偏低,教師教學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和精力從事科研和實踐工作,教師實踐動手能力低,“雙師型”教師偏少等問題。同時,由于物流管理專業還是一個新的專業,存在著教師數量嚴重不足的問題。為此,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建設師資隊伍,使之成為一支結構合理、素質精練、適應高職高專特色的師資隊伍是一項緊迫的重要任務。
我們主要有以下做法:首先,注重外部引進與內部培養相結合。在外部引進方面,除了考慮高學歷的碩士研究生外,還考慮引進實踐能力、管理能力較強,有一定物流行業相關背景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充實到教師隊伍中來。在內部培養方面,重視專業帶頭人及骨干教師的培養,鼓勵教師參加在職進修,提升學歷,同時鼓勵中青年教師積極參與企業的物流項目開發、物流業務實踐,積累物流行業經驗。經過幾年的引進和培養,物流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有一定的成效,已形成一支碩士研究生以上教師所占比例達57.9%,高級職稱教師比例達47.4%的結構相對合理的物流專業教師隊伍。其次,注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制定培養計劃,有計劃地安排青年教師到物流企業掛職鍛煉,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
4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為了避免物流管理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脫鉤的矛盾,專業任課老師積極改進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方法,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理論講授、案例研究、專題討論、情境教學相結合,全面實現國際通行的情境互動學習方法,啟發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加實踐課程,組織學生到物流公司、大型倉儲基地、貨物集配中心、超市連鎖店、港口碼頭、車站等的參觀學習,使學生在實際中去理解理論知識,親身感受物流系統各結點的感性知識,掌握實際技能。
在課堂教學上,要求教師應盡快地使用現代的教學設備和手段,充分利用學院多媒體教室和實驗中心的教學資源,通過課堂的演示和講解,讓學生盡快掌握實際操作技巧,培養學生的動手和應用能力。
5結束語
物流產業是21世紀新的經濟增長點,培養21世紀物流管理人才是社會的需要,是物質生產發展的需要。依據社會就業及社會實際崗位需要,合理確定物流??迫瞬排囵B目標,依據崗位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是培養高素質物流管理人才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 楊軼.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與課程設置初探[J]. 當代教育論壇,2005(21):120-121.
[2] 胡曉暉.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問題的探討[J].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學報,2005(S1):61-65.
[3] 柳和玲. 物流管理專業集群式模塊課程的探索[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4):48-49.
[4] 王駿,孫守成.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計劃及其人才培養[J]. 物流技術,2003(9):21-23.
[5] 陳代芬. 物流管理操作型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 物流技術,2002(5):37-38,42(轉頁).
[6] 李長霞. 對培養“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探討[J]. 現代技術開發,2001(9):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