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明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營銷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品牌研究中心主任。
《成功營銷》:最近的消息,北京奧運會共有贊助企業48家,預計總收入將超過歷屆奧運市場開發的收入,而且絕大部分體育明星已經與各大企業簽約。您能不能為更多希望開展奧運營銷的企業,提供一種“搭車”的思路?
江明華:從大的方面來講,邀請體育明星的企業,不一定要去找現在特別有名的,可以去找特別有潛質的;另外也可以去挖別人的,了解一下誰的合同快到期了。比方說朱芳雨和一家企業簽了三年,現在已經兩年半了,可以提前和他談談,價碼足夠就可以了。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搭車方法,就是“埋伏營銷”。舉個例子,有一屆在北歐舉辦的冬奧會,VISA不是贊助商,但是他們想借助冬奧會來宣傳自己,因此他們的廣告詞是這樣:在北歐一個美麗的國家,舉辦了一次冰上體育比賽。去那里看比賽,您只需要帶上護照,而不需要帶VISA……
所以,具體怎么去做,是要我們根據具體情況去具體討論的。埋伏營銷有很多招。德國世界杯,有倆荷蘭球迷穿著印有“喜力啤酒”字樣的大褲衩,卻在入場時遭到保安的拒絕,因為德國世界杯的官方啤酒贊助商是百威啤酒。既然不讓進,荷蘭球迷就把褲衩脫了,這樣就吸引了媒體和球迷的注意。
埋伏營銷可以這樣在電視里做文章:比如,可以打出“祝賀中國健兒為國爭光”,或者主打某個奪冠運動員的“家鄉牌”。總之,實現埋伏營銷,有很多辦法。
《成功營銷》:企業如果想借助贊助大型的體育賽事來擴大自己的品牌影響力,應該如何對贊助的賽事進行篩選,以達到深度營銷的目的?
江明華:從企業借助體育組織進行營銷的角度來看,體育活動可分為兩類常見的類型:一是企業借助體育賽事進行贊助活動;二是企業選擇體育明星作企業形象代言人。
企業贊助體育賽事,首先要懂得選擇什么樣的比賽,企業產品的基本屬性是否和想要贊助的賽事相關。這就是體育贊助的關聯性。比如,NBA的贊助商基本就沒有什么汽車企業,這就是講究體育賽事和品牌的關聯性:贊助的體育賽事,至少能夠讓消費者聯想到企業品牌的基本屬性。
《成功營銷》:舉個例子,您怎么看聯想贊助2008北京奧運會的一系列深度營銷行動呢?包括與之后收購IBMPC業務的關聯性?
江明華:聯想贊助奧運會,是他們早就準備好了的。為什么要把“Legend”改成“Lenovo”?這是聯想走向國際化的第一步。之后他們并購IBM的PC業務,這意義也不大,因為聯想的PC機不可能被拿到全世界賣。實際上,從體育營銷的角度來講,聯想把投資的順序搞反了,贊助奧運會應該是他們并購IBM PC業務的第二步。
因此,最后的現實是,聯想對IBM的PC購買不是很理想。據悉,IBM的報價是10~20億美元,實際成交價是17.5億美元,這接近對方報價的上限—原因就是聯想已經贊助了奧運會。
另外,通過贊助所要達成的具體目標也應該注意。通過贊助,不論是做品牌,還是提高銷量,最終都是為了實現短期銷售和長期銷售的目標。中國很多企業一般關心比較多的是短線。包括聯想,在大手筆贊助奧運以后,在2006年世界杯請來小羅拍廣告,前后共投入了1000萬美元,其實小羅與聯想筆記本電腦有什么實際的關聯性呢?這就是企業選擇代言人的問題。
《成功營銷》:那么,在選擇代言人的環節上,企業應該把握好哪些要素?
江明華:企業如果請體育明星作代言人進行體育贊助,首先要考慮體育明星的吸引力。并不是所有體育明星都具有吸引力,能有吸引力的體育明星,首先是他的外表。NBA的尤因,雖然球技出色,可是很難有吸引力。體育明星的吸引力和個性也有關,鄧肯也不具備吸引力,因為個性不夠;而奧尼爾和巴克利之所以人氣很旺,正是他們張揚的個性。
另外,體育明星的吸引力不僅僅靠他們的外表,還有他們“絕技”的專業性。可以說,沒有球迷不喜歡喬丹和馬拉多納,因為他的專業性之強讓人們贊嘆不已。因此,很少有球迷說,就是因為漂亮而喜歡某個球星。
《成功營銷》:說到這些大牌明星,咱們不妨談談中國的當家球星—姚明,他屬于什么類型的明星呢?
江明華:姚明很有市場,除了他足夠聰明之外,他身后的團隊也很重要—“姚之隊”。“姚之隊”里的核心人物,是一位芝加哥大學的營銷教授。他能夠幫助姚明認識到美國人眼中的東方人應該是什么樣的形象。
姚明永遠都沒有必要變成奧尼爾那樣,因為那樣就不符合商業利益。美國人之所以喜歡姚明,是因為他們欣賞姚明的謙和與幽默,還有東方人的面孔。人都是這樣,喜新厭舊,希望有變化。
有一個因素需要考慮:女球迷和男球迷的評判標準大不相同。我們做過類似的研究,女球迷和男球迷對男女體育明星的評價大不一樣。女球迷喜歡長得漂亮的男明星,但是不一定喜歡長得漂亮的女明星;男球迷喜歡長得漂亮的女明星,卻很少喜歡像大威、小威那樣的女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