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年創刊于英國曼徹斯特的《衛報》是世界上著名的報紙,或者不能僅僅稱其為報紙,數字化轉型使其在新媒體的時代活力依舊。2007年3月12日《衛報》推出近12年來的第一個品牌廣告,意圖告訴大家,《衛報》現在代表的是什么。這個品牌廣告只有簡單的四幅圖,卻以其簡潔和深刻展現了《衛報》信息時代的新轉型,更強調了《衛報》所賴以生存的核心價值,進一步彰顯了這張被稱為屬于知識階層的報紙在這個信息的世界里想要帶給人們的東西:
第一幅: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觀點”(Opinion)和“事實”(Fact)從交疊到逐漸分開,越來越遠。《衛報》告訴我們,觀點并不是事實,現實中所發生的和你所感受的,是兩個不同的事情,人們應該知道哪個是哪個。
第二幅:一連串由驚嘆號組成的音量標志從小→大→小組成了一個圓環,就像人的聲音逐漸變大,但是這個聲音太大了以至于像沒有聲音一樣。《衛報》說,每個人都需要控制自己的音量;如果你每天都在大吼大叫,似乎所有的事情都要讓天塌下來,那么,當你需要去告訴別人真正重要的事情時,沒有人會再聽得進去。
第三幅:一朵盛開的菊花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五彩繽紛,每一片花瓣都有著鼠標一般的末端,這是信息時代所孕育的花朵。“要多聽一聽不同的意見而不是偏聽偏信,這樣你才能自己做出決斷,而不是由別人告訴你該怎么思考。難道你不同意嗎?當然,你不一定必須要同意。”《衛報》在告誡我們一個真理: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第四幅:排列毫無規則的箭頭肆意延展,宛如自由自在鋪滿夏日墻壁的爬山虎。這就是《衛報》的精神:自由。“當你不被任何人所束縛時,沒有人可以控制你的言論。無論你想說什么,那就說吧。盡管這會讓一些人造成不便,但對其他人來說這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啊”。
就這簡單的四幅圖,已經足夠了。大家已經明白,無論你是依賴傳統的紙質媒體,還是屬于前衛的網絡愛好者,在《衛報》這個巨大品牌之下的核心價值都能夠滿足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