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褐斑是一種常見的影響面部美容的皮膚色素性疾病,其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臨床各種治療方法效果均不理想。2002年1月~2005年12月,我們采用口服止血環酸片聯合超聲導入生物美白液治療黃褐斑患者120例,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入選的120例患者均停止影響色素代謝的一切治療1個月以上,且不伴有心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疾病等。隨機將病例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在治療前均用wood燈進行分型:①Ⅰ型(表皮型):皮損以片狀分布為主;②Ⅱ型(真皮型):皮損以點狀分布為主;③Ⅲ型(混合型):部分以點狀分布。其中治療組70例,女65例(占92.86%),男5例(占7.14%),年齡18~55歲,平均為38.5歲,病程1個月~20年,平均5.8年,Ⅰ型32例,Ⅱ型22例,Ⅲ型16例;對照組50例,女47例(占94.00%),男3例(占6.00%),年齡18~50歲,平均為37.8歲,病程2個月~20年,平均為5.0年,Ⅰ型23例,Ⅱ型11例,Ⅲ型16例。兩組患者在治療前的性別、年齡、色斑面積、病程上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治療組:口服止血環酸片(徐州萊恩藥業有限公司)0.25g,3次/天,每天早晚涂抹生物美白液(廣州金日美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衛妝準字:29—X—0941)于面部皮損處各一次,每周做面膜1次,潔面、按摩后,用超聲波(廣東康美斯美容用品實業有限公司生產,型號為222-ULTRA-SONICSPECIFICATIO機型)導入生物美白液10min,外敷營養面膜,30min后去除面膜即可;對照組:除口服維生素E膠囊0.5g、維生素C片0.1g,3次/天外,其他治療措施同治療組,療程均為60天。分別于治療開始與治療60天后觀察療效。
1.3 療效判定標準:參照黃褐斑的臨床診斷和療效判定標準(2003年修定稿)。治療60天后判定療效,基本痊愈:肉眼視色斑面積消退>90%,顏色基本消失;顯效:肉眼視色斑面積消退>60%,顏色明顯變淡;好轉:肉眼視色斑面積消退>30%,顏色變淡;無效:肉眼視色斑面積消退<30%,顏色變化不明顯。總有效率以基本治愈+顯效計。

1.4 統計學處理:臨床實驗結果有效率用SPSS軟件處理,計數資料比較用X2檢驗。
2 結果
2.1 療效分析:臨床療效結果顯示:治療組用藥后患者面部黃褐斑癥狀有所改善,總有效率為78.5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4.00%,兩組療效比較有顯著性差異(X2=6.44,P<0.05)。結果發現皮損類型不同療效不同,臨床統計:表皮型>真皮型>混合型。
2.2 不良反應:治療過程中發現兩組均有3例患者在治療2周后面部出現少許痤瘡,減少生物美白液的使用次數后,痤瘡自行消退,不影響治療。
3 討論
止血環酸治療黃褐斑的機制是通過競爭抑制酪氨酸酶(TYR)活性,以干擾酪氨酸酶代謝而阻止黑素形成,皮膚科臨床利用這一機制來治療黃褐斑。有實驗與臨床研究也證明了止血環酸的祛斑作用,止血環酸治療黃褐斑是有效安全的。本實驗結果顯示止血環酸治療黃褐斑療效優于對照組(治療組總有效率78.57%,對照組為54.00%),治療過程中發現止血環酸對表皮型的黃褐斑療效明顯優于其他兩型(真皮型和混合型),與朱鴻津等研究顯示的止血環酸對點滴型大部分療效不明顯相吻合,這可能與黃褐斑不同類型的產生機制不同有關。因此,在臨床中應注意分型治療以提高療效。
止血環酸是一種止血藥,主要通過抑制纖溶酶的活性,阻止纖維蛋白溶解達到止血的效果。有研究顯示如果將有血栓形成傾向者列為禁忌,止血環酸治療黃褐斑是安全的。筆者認為在開展此項治療前應詳細詢問患者的病史,并作血液流變學的檢測,在治療過程中也應注意觀察患者血液流變學的變化。另外,用止血環酸治療黃褐斑,劑量大小與療效無明顯相關同,我們采用了小劑量服藥法,3次/天,0.25g/次,增加了治療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