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火把花根片治療激素依賴性皮炎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患者81例,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次,1次/天,同時外用氧化鋅軟膏;治療組:在對照組用藥的基礎上加服火把花根片,5片/次,3次/天;療程均為2個月。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達68.29%,對照組總有效率達24.24%,兩組療效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結論:火把花根片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安全、有效。
[關鍵詞]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火把花根
[中圖分類號]R758.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07)03-0374-02
2002年3月~2006年10月,我們采用火把花根片聯合其他藥物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81例均為門診患者,其中男13例,女68例,年齡18~52歲,平均為25.4歲。表現為面部不同程度的紅斑、水腫、脫屑、干燥,有瘙癢、灼熱、刺痛或緊繃感。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時間1個月~5年。曾經使用的藥物有皮炎平霜、膚康王、膚輕松、祛斑霜及其他醫院或美容院自制產品等,所含成分主要為地塞米松、氟輕松、氯倍他索、曲安縮松等。使用藥物的原因主要為尋常痤瘡、脂溢性皮炎、單純糠疹、酒渣鼻、濕疹、黃褐斑等。
1.2 診斷標準:①有長期外用皮質類固醇史;②具有外用皮質類固醇的副作用,如紅斑、丘疹、干燥及脫屑等;⑧停用皮質類固醇后出現面部皮膚發紅、灼熱和瘙癢,嚴重者出現水腫,復用皮質類固醇可以緩解癥狀。
1.3 納入標準:凡符合診斷標準,年齡在18~55歲的患者,能按時用藥和隨訪的均可納入。
1.4 病例排除標準:①年齡在18歲以下、55歲以上者;②肝、腎功能不全或貧血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④胃、十二指腸潰瘍活動期患者;⑤未按要求用藥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者。
2 治療方法
按患者就診先后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6例,治療組45例。兩組患者臨床病情、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均無顯著差異。對照組:氯雷他定片10mg,1次/天,外用氧化鋅軟膏;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火把花根片,5片/次,3次/天,1個月后改為3片/次,3次/天。治療開始時兩組均停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2個月后觀察療效,治療組患者在治療結束時進行肝、腎功能及血常規檢測。
3 療效判斷標準
療效觀察指標包括客觀指標(紅斑、水腫、脫屑、干燥)和主觀指標(瘙癢),各指標按四級評分法進行:O=無,1=輕度,2=中度,3:重度。療效標準根據皮損消退及自覺癥狀緩解的積分進行評價。療效指數=(療前積分-療后積分)/療前積分×100%。痊愈:皮損和自覺癥狀消失,療效指數≥90%;顯效:皮損大部分消退,自覺癥狀明顯減輕,療效指數為60%~89%;進步:皮損和自覺癥狀減輕,療效指數為20%~59%;無效:皮損和自覺癥狀無明顯改善,療效指數<20%。總有效率按痊愈加顯效例數計。
4 結果
4.1 治療結果:見表1。因未能按時用藥或隨訪,治療組和對照組各有4例、3例患者被剔除。兩組總有效率分別為68.29%、24.24%,差異有顯著性(X2=14.20,P<0.01)。

4.2 不良反應:在療程初始階段,治療組有9例患者出現上腹不適、惡心,但堅持數天后可耐受。余未見其他不良反應。
5 討論
皮質類固醇激素具有很強的非特異性抗炎及抗過敏作用,局部外用能迅速改善自覺癥狀和體征,但使用不當,尤其是長期外用容易出現潮紅、干燥、脫屑,甚至毛細血管擴張和皮膚萎縮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面部美觀。激素依賴性皮炎近年來呈明顯上升趨勢Ⅲ,已引起了廣大學者關注,但臨床尚無有效治療方法。盡管激素遞減法是被公認的治療激素依賴性皮炎最有效的方法,但從治療效果及患者依從性來看,效果并不佳。火把花根片為傳統中藥,其有效成分為生物堿、萜類、內酯、酚酸類等,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清熱解毒等功效,現代醫學還發現火把花根片具有抗炎作用及較強的免疫抑制效應,對遲發型超敏反應的抑制作用強,有類似糖皮質激素的作用,且無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已有學者應用火把花根片治療激素依賴性皮炎取得滿意療效,在此基礎上我們采用了更加完善的療效判斷標準,以探討火把花根片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的療效。
本研究采用隨機平行臨床對照試驗,治療組和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68.29%、24.24%,稍低于文獻報道,可能與本研究療程較短有關。兩組總有效率經統計學處理有顯著性差異,提示火把花根片治療激素依賴性皮炎療效確切,明顯優于對照組。治療組患者在治療結束時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均無異常,提示火把花根片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副作用小、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