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析—第九屆北京國際汽車展
關于2006年的北京車展,已經有太多的文章和報道在評說它,這里筆者想說說車展對于市
場的影響以及對未來汽車市場發展變化所起到的作用。車展作為體現汽車企業實力、展現公司創造能力、實現品牌傳播、近距離的與消費者互動以及尋求合作的平臺,越來越受到汽車行業乃至整個社會的關注。它的影響力毋庸置疑,但它又折射出了什么,或者說,它要向人們表達些什么呢?
豪華車廠商瞄準中國市場
本次車展,共有572款乘用車參展,進口豪華車占總數的近五分之一,除勞斯萊斯、賓利等頂級豪華車外,以往只以經銷商身份參展的法拉利、瑪莎拉蒂也首次以廠家名義登場中國車展。
豪華車對北京車展趨之若鶩的原因在于中國市場對豪華車驚人的消費能力。按國際流行的說法,豪華車的市場份額一般為8%,而2005年中國的汽車銷量已經達到近600萬輛,按照這個數字計算,中國豪華車市場有20多萬輛的缺口。這個保守估算出的數字在豪華車廠商眼里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商機。
經濟型轎車排量上移

在本屆車展上,眾多企業所展出的經濟型新車,價格大都集中在6-8萬元,排量在1.3-1.6升。歸結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油價的持續上調使部分原本買得起1.0升以下小車的消費者,卻承受不起昂貴的使用成本,因而放棄了買車,使1.0升以下轎車的市場萎縮。另一方面,原來買得起1.6升以上排量轎車的消費者,也因為使用成本過高,轉而選擇經濟型轎車,增加了1.3-1.6升區間的市場需求。
從政策方面看,4月1日正式施行的汽車稅費改革中,小于1.0L排量車型的稅率沒有任何變化,價格也沒有因新消費稅的實施而受惠。而消費稅調整后,1-1.5升的乘用車稅率下降了2個百分點。起碼從新稅率這一條來看,1.0L以下的車型沒有受到鼓勵。1-1.5升的乘用車得到政策的扶持,作為廠家深明這一點,所以經濟型轎車排量的上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自主品牌將更有作為
在本屆車展上,國內汽車自主品牌推出的新車型較以往任何一屆都多。自主品牌的代表——奇瑞汽車,更是展出了10款新車、5款發動機和1款CVT無級變速箱,創下了本屆車展自主品牌之最。
據統計,2006年前10個月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國內市場份額已升至26.4%,首次超過日系、韓系、德系、美系、法系品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06年前10個月,奇瑞、吉利和夏利三大轎車自主品牌的累計銷量分別位居轎車企業銷量排行榜的第五、第八和第九位。而SUV自主品牌d勢頭更為強勁,在銷量前五名的品牌中占據三席。
經過多年的吸收借鑒,汽車自主品牌在產品質量上已有明顯提高,在10萬元以下的市場上,已經確立了信任度,近兩年的銷售猛增就是一個明證。奇瑞QQ6、長安奔奔、夏利威志等大量新車型的面世,有望促進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在2007年繼續提升。
國家政策也偏向自主品牌,國家商務部提出了三點具體扶持的措施:一是在全國推出一批自主品牌先進典型,帶動品牌建設工作全面展開。 二是安排專項資金,用于企業開展自主品牌建設,支持名牌企業在目標市場投放廣告、設立營銷機構、售后服務體系以及拓展營銷渠道。在研發和自主創新方面,對名牌企業開發設計的新產品以及在海外注冊商標和專利,給予支持。三是為名牌企業在國外投資建立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體系提供便利。
除此之外,國家在宏觀政策等方面也給予了自主品牌很大的扶持,如擴大產能方面、消費稅方面等,從種種現象看,自主品牌在今后的市場中將會更有作為。
北京車展這一國際性的A級車展,向人們展示的不僅僅是車輛本身華麗的外表,更多的是表現未來市場發展的趨勢,比如電子技術的應用、人性化配置的體現、個性化汽車的不可思議、環保型車輛的層出不窮等等都代表了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趨勢。
第四季度市場分析

根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10月份乘用車銷量409962輛,1-10月累計銷量4110966輛,已突破400萬輛大關,與去年同期累計相比增長了31.68%,但與9月份相比下滑了10.04%。
10月份銷量的下滑,與十一黃金周不無關系.由于7天長假內不能辦理上牌照的一系列手續,所以在黃金周期間購車的消費者微乎其微。整個10月份實際工作日只有18天,銷量比9月份少也是正常的。用“金九銀十”來形容汽車市場這一說法,看來有些名不副實。
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11月全國乘用車銷售49.97萬輛,比上月增長21.88%,同比增長26.41%。在乘用車品種中:基本型乘用車(轎車)銷售37.39萬輛;多功能乘用車(MPV)銷售1.66萬輛;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銷售2.06萬輛;交叉型乘用車銷售8.86萬輛。
在每一年的年末,都會出現車市的繁榮,但這繁榮的背后,卻隱藏著極大的禍根。
雖然11月銷量十分可觀,但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公布的數字顯示,當月最后兩天乘用車的銷量占全月銷量的40%。很顯然,廠家最后兩天向經銷商出貨,將壓力轉移到經銷商身上了。

下圖顯示,2006年10月廠家庫存量同比增加了17.54%,而11月的庫存量同比只增加了3.02%,與10月份相比下降了24.34%。4萬多的庫存,并非完全被市場消化,而是有相當的一部分被經銷商吸收了,當然,這并非是經銷商自愿的。如此大的庫存壓力轉嫁給經銷商,不但讓經銷商吃不消,整個市場也變得混亂不堪。12月9日,山西新寶鼎汽車公司專門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與長安福特汽車公司解除合作協議,并建議福特汽車罷免長安福特銷售公司總經理湯德為。經銷商公開叫板廠家是國內首次,公開呼吁罷免銷售老總更是全世界首次。當然這只是一個特例,大部分經銷商為了回籠資金,還都采取一貫的優惠促銷,有的甚至是不計成本地大甩賣,其讓利幅度遠遠超過了廠家的返利。 “年關難過”這句舊社會窮人口中的話,在現今社會中的經銷商老總們口中說出卻別有一番滋味。
12月份乘用車銷售總量預計會超過50萬輛,全年乘用車總量將超過400萬輛。由于2007年春節在2月份,因此對消費者來說,選擇年底和春節前購車時間上比較寬裕。按照以往的慣例,年底價格大戰在12月份打響,經銷商會十八般武藝其上陣,為完成年底目標做最后的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