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運用博弈論的觀點,通過對無限次重復采購過程中交易雙方的博弈分析,并建立出一般模型,進而具體分析影響交易雙方合作動機的因素,提出相應的解決思路,以使交易雙方整體收益最大化。
[關鍵詞] 供應鏈采購管理博弈論
一、引言
采購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內容,它在企業及其上游企業之間構建起一座橋梁,同時也為企業內部的庫存管理、生產管理和質量管理提供了保證。傳統采購管理的重點放在與供應商進行買賣交易的活動上。采購企業通過供應商的多頭競爭,從中選擇價格最低的作為合作者。由于供需雙方都是經濟利益的實體,遵從個體理性原則,在交易中常常隱瞞信息,互不信任,這種采購管理思想是典型的非信息對稱的博弈,大大增加了損害伙伴企業利益的可能。
本文以一條供應鏈上的兩個相鄰企業(制造商和供應商)作為研究對象,對無限次重復采購情況下交易雙方的因應策略進行了討論。
二、無限重復采購情況下交易雙方的博弈分析
本文把供應商和制造商之間長期或多次發生的采購看作無限重復采購,并做以下假設:
1.供應商和制造商在進行一次性采購之前互不了解。
2.個性理性原則。供需雙方以本企業利益最大化為交易原則,對伙伴企業會采取合作,也會選擇隱瞞信息。
3.一方一開始合作,如果另一方也選擇合作,雙方就一直合作下去,但如果一方一開始選擇不合作,則另一方將在隨后的交易中永遠選擇不合作以示報復。
下面我們舉一個完全信息的博弈例子。其支付矩陣見下表。
先分析交易雙方的行動策略。雙方在無限
重復采購博弈中的策略組合分別是:S1=(合作g-合作…合作,合作z-合作…合作);S2=(隱瞞g—隱瞞…隱瞞,隱瞞z—隱瞞…隱瞞);S3=(合作g—隱瞞…隱瞞,隱瞞z—隱瞞…隱瞞);S4=(隱瞞g—隱瞞…隱瞞,合作z—隱瞞…隱瞞);(“合作g”表示供應商選擇合作;“合作z”表示制造商選擇合作)。
無限次重復博弈的交易雙方的每一次采購博弈也都構成納什均衡。此時,我們引入貼現系數ρ(0<ρ<1)(ρ主要由訂購費、訂貨費、庫存費等相關費用的時間價值來決定,ρ的意思是說下一時間的一元人民幣相當于現在的ρ元人民幣),可以把每次采購交易的收益轉換為凈現值(NPV)。下面對制造商在應對供應商不同策略時的總凈現值進行分析:
1.供應商首次選擇合作的情況
如果制造商應對以合作,隨后雙方一直采取合作,此時制造商的凈現值為:
如果制造商始終采取隱瞞,隨后雙方一直采取隱瞞,此時制造商的凈現值為:
(1)如果NPV1>NPV3,即,亦即貼現系數時,制造商始終采取隱瞞戰略的總收益比始終采取合作戰略的總收益要小。在本例中,,不妨設,此時NPV1=30>NPV3=24,雙方的策略組合為S1。
(2)如果NPV1=NPV3,亦即,用表1來說,則NPV1=NPV3=15,此時,制造商選擇合作或隱瞞策略收益相等,雙方的策略組合為S1或S3。
(3)如果NPV1<NPV3,亦即,在本例中,,不妨設,則,制造商會采取隱瞞策略應對供應商,雙方的策略組合是S3。
2.供應商始終選擇隱瞞的情況
如果制造商也始終選擇隱瞞,此時制造商的凈現值為:
如果制造商首次選擇合作,隨后雙方一直選擇隱瞞,此時制造商的凈現值為:
如果NPV2>NPV4,即ρ<1,制造商會始終選擇隱瞞,雙方的策略組合為S2。
可以看到,當交易中的一方首次選擇合作策略時,ρ越接近1,就是說,明天的一元與今天的一元越“足夠”等價,另一方就越熱衷于在每次采購中采取合作策略。當交易中的一方首次選擇隱瞞策略時,另一方的最優策略就是始終采取隱瞞。
三、結論與建議
本論文主要分析了供應鏈上的供需雙方在多次采購中的博弈策略,并找出了如何規避交易雙方選擇隱瞞、拋棄合作的措施,具體說:
在重復采購中,交易雙方要重視客戶關系管理,注重與上下游企業建立長期戰略伙伴關系,因為這相對增大了支付矩陣中的b,而減少了a,這樣貼現系數ρ大于的可能性就越大,交易雙方采取合作策略的積極性也就越高。另外,企業要推行JIT(準時制)采購,因為影響ρ的因素主要是采購資金的周轉速度和采購原料利用率,推行JIT(準時制)采購管理,小批量、小周期采購,推行經濟訂購批量(EOQ)采購,會使ρ相對增大,這樣既有利于減少交易雙方在采購中采取隱瞞策略的可能,也有利于降低庫存量,減少資金積壓,增大生產的柔性和企業供應鏈價值,提高企業競爭力。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