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運用合理的稅收政策對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資源實現再利用是循環經濟的重要內容。現行稅收政策在促進資源再利用方面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包括稅收優惠支持力度不夠;稅收優惠手段單一;稅收優惠待遇不公平的等方面。因此,要進一步完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資源再利用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 循環經濟再利用稅收優惠
一、稅收政策對循環經濟發展的作用
發展循環經濟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和實現方式。循環經濟倡導的是一種建立在資源不斷循環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這種資源的循環利用旨在最大程度地實現企業和家庭生產和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廢舊物資的再利用。這些廢舊物資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可以通過一定的加工處理后再利用的。而如果這些廢舊物資被白白的扔掉,不僅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也會對人類的生存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因此,促進廢舊物資的再回收利用,是實現循環經濟的重要內容。稅收政策作為政府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對鼓勵和引導行業發展,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過制定合理的稅收政策,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減輕資源再利用企業的稅收負擔,擴大企業生產規模,不斷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提高這些企業對資源再利用的能力;另一方面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可以吸引和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到物資回收再利用領域中來。
二、現行稅收政策的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物資再利用的優惠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現行增值稅方面稅收優惠政策主要包括:生產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入廢舊物資,可按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開具的由稅務機關監制的普通發票上注明金額的10%抵扣進項稅額;對利用工業“三廢”生產的產品享受即征即退、減半征收和免稅待遇。雖然物資再利用企業從物資回收公司購買的物資可以扣除10%的進項稅額,但是,許多物資再利用企業收購的廢舊物資除了從物資回收公司購入外,還有相當多的物資是從個人、機關事業單位和一些個體收破爛的人手中購買的,由于無法取得發票,因此無法享受抵扣10%的進項稅額稅收優惠,稅收負擔加重。從而導致許多企業不得不另外成立物資回收公司,以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或者與廢舊物資回收公司勾結,由物資回收公司虛開發票以達到抵扣的目的。這樣不僅造成稅款流失,而且加大了這些企業的經營成本。
所得稅方面,現行的稅收優惠政策中規定為處理利用其他企業廢棄的、在《資源綜合利用目錄》內的資源而新辦的企業,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后,可減征或者免征所得稅1年。由于許多廢舊物資再利用的企業在經營前期一般都處于虧損期,有的虧損期較長,因此對這類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1年基本上不會起到鼓勵和激勵作用。這項優惠政策顯然無法有效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到物資再利用行業中來。例如象廢水回收再利用企業,由于其需要鋪設中水管道,費用巨大,在經營前期肯定會處于虧損階段,在這個階段免征企業所得稅顯然是沒有意義的。
此外,目前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集中在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這兩個稅種,而在其他稅種方面沒有給予一定的優惠。例如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等方面沒有任何減免。許多物資再利用企業在其他方面的稅收負擔也是比較重的,例如像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等一些單位,一般都占地面積較大,土地使用稅等稅收負擔自然比較重。
2.稅收優惠手段單一。現行優惠政策主要是采取減免稅的直接優惠手段,而允許加速折舊、擴大扣除項目等間接的稅收優惠手段很少運用。一般情況下,直接優惠手段對納稅人爭取或騙取稅收優惠的刺激作用大,而間接優惠對納稅人調整生產經營活動的激勵作用大。因此,在選擇稅收優惠的政策手段時,主要應當運用間接優惠,盡可能少用直接優惠。
3.現行的稅收政策存在不公平。現行稅收政策規定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減半征收和免征增值稅的僅限于工業“三廢”和資源開發伴生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而對其他廢舊物資的再利用,例如對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舊輪胎、舊電池、廢玻璃、舊家電回收利用等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行業則不享受上述優惠政策。另外,目前對列入《資源綜合利用目錄》的產品和企業采取同等稅收待遇。但實際上在《資源綜合利用目錄》所包括的項目中,許多資源在綜合利用過程中無論是從投資規模、還是技術要求、難易程度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別。例如利用廢輪胎等廢橡膠生產的膠粉、再生膠、利用廢電池提取的有色(稀貴)金屬和生產的產品等再利用就存在投資大,技術要求高,回收費用高的特點。而廢紙和廢舊鋼材的再利用則相對容易,技術要求也不高。這種不公平的稅收政策制約了這些企業的發展,限制了資源的再利用。
三、完善稅收政策的建議
1.進一步完善增值稅政策。一是擴大增值稅優惠的范圍,除利用工業三廢以外,將再利用屬于《資源綜合利用目錄》內的一些具有重要意義的產品也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減半征收和免征的優惠政策,對以廢舊物資為主要原料的產品免征增值稅或者采取即征即退優惠政策,對以廢舊物資作為輔助材料的產品減征增值稅;二是對企業購買的用于物資再利用的機械和設備實行增值稅轉型,允許抵扣進項稅額。三是對進口國內不能生產的直接用于物資再利用的設備和機器,免征進口環節增值稅。
2.調整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一是將物資再利用企業的所得稅的減免待遇調整為從獲利年度起開始享受;二是延長優惠期限,建議從獲利年度開始享受3年~5年減免稅待遇。這樣才能真正起到促進這些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鼓勵和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到這些行業中來。
3.擴大間接稅收優惠手段。允許企業購買的用于物資再利用的固定資產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提高這些企業研發費用的扣除比例;這些企業開發的和購買的無形資產縮短攤消期限。
4.在其他稅種的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優惠。對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等一些占地面積較大的企業在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和耕地占用稅等給予一定的減免待遇。
5.實行差別稅收優惠政策。根據物資再利用處理的難以程度、技術要求、資金要求等來制定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到目前亟待鼓勵發展的再利用行業中來。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